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人物 > 正文

来自热带的“冰雪公主” 听尼日利亚四女将讲述她们的奥运故事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特派记者 华心怡     作者:特派记者 华心怡     编辑:陆玮鑫     2018-02-18 10:48 | |

图说:尼日利亚女将与新闻官(左二)(新民晚报特派记者 华心怡摄)

  这个故事,有些“悬”。就像是要在冰上生起一堆火,或是在严寒中渴求一朵迎春花。在年平均气温达到摄氏27度,身处热带的尼日利亚,有四个姑娘守着一个冰雪梦。跨界,众筹……这个梦由太多鼓舞人心的元素筑成。昨日,阿迪贡进行了双人雪车首次官方训练。她和她的姐妹们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她们说:“平昌我们有四个人,到了北京,一定会有更多人加入我们。”尼日利亚在冬奥会上的首度亮相,激励着家乡的年轻人。

  裹上六层衣服来御寒

  问阿迪贡来平昌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她毫不犹豫,“冷,真的非常冷。”一旁的尼日利亚队新闻官奇颂赶忙补充,“不对,是冷死了。”虽然训练的时候,阿迪贡和同伴们也会去雪山上训练,可对她们来说,平昌的严寒还是有些难以忍受。奇颂开始数自己套了几件衣服,“一件、两件、三件……”加上最外层的羽绒服,她整整裹了六层。从外套到裤子鞋子,这些装备都是为了参加冬奥会特别添置的。

图说:尼日利亚代表团在平昌冬奥会的开幕式上(东方IC图)

  除了四名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尼日利亚代表团还派出了11名官员。来到平昌,这是一次漫长的旅途。姑娘们从尼日利亚飞到阿姆斯特丹花了16个小时,经过14个小时的等待后,又搭上了飞往首尔的飞机,耗时10小时,“最后又坐了三个小时大巴从首尔到达平昌。”上个周末,尼日利亚奥委会副主席古迈尔来到平昌与选手们汇合。古迈尔自称去过许多寒冷的地区已做好准备,但一来到驻地便表示自己已经冻傻了。稀疏了头发的古迈尔“恳求”阿迪贡把帽子借给自己戴,“你有那么多头发,肯定不怕冷。”

  不接受大自然的安排

  除了飞行距离,尼日利亚的首次冬奥之旅也经历了一条漫长曲折的道路。足球不错,田径很棒,但这几乎是这个国家体育的全部。“我觉得自己有责任让更多尼日利亚人了解冰雪运动,这其中包含了许多励志的内容。”阿迪贡生活在美国,曾主攻短跑和跨栏。她是前NBA球星奥拉朱旺的外甥女。阿迪贡获得过全非运动会的金牌,又参加了伦敦奥运会,成为女子100米栏项目中唯一的尼日利亚选手。

图说:尼日利亚选手享受冬奥之旅 华心怡摄

  退役后,阿迪贡在休斯顿上学。她在田径场的好朋友找她一起去雪场玩。“那时我还在电视里看到了索契冬奥会,真的非常酷。”正是在那个时候,阿迪贡萌生了一个念头,“为什么我不能组织一支队伍去参加冬奥会?”这是一个关于“限制”的问号。“为什么尼日利亚人就不能玩冰雪?为什么我们的世界有如此多的‘禁忌’?”阿迪贡很快实现了向雪车项目的跨界。她拒绝了美国雪车队的邀请,并写信给尼日利亚奥委会表达了自己想法。没有队友也没关系。阿迪贡联系了另两位尼日利亚籍的田径选手奥温梅里和奥梅奥加。三人一拍即合组队完成。去年11月,她们在加拿大举行的国际有舵雪橇和俯式冰橇联合会(IBSF)北美杯比赛中,尼日利亚女子双人雪车位居第13位,获得了冬奥会的参赛资格。

  疯狂而惊人的旅程

  雪车队算是建立了,但经费是个大问题。雪车这个大件,初步估算至少要花费15000美金。没有钱,还有脑子和手艺。三个姑娘用一架由五金废料和木头制成的“雪车”来训练,但依然杯水车薪。无奈之下,她们于2016年在网络上发起众筹来募集资金。在14个月的时间里,队伍募集了超过75000美元的资金,这笔钱不仅足够支付基本装备,还让她们终于有了一架真正的雪车。历经重重困难,阿迪贡没有丝毫气馁。她所渴望的成就远不是一个运动场上的成绩:“我们就是要创造历史、为人类留下遗产,并推动体育运动向前发展。”阿迪贡的语调激动起来,“这比我们成为一名奥运选手意义有着更多的意义。”

图说:双人雪车项目训练图(东方IC图)

  至少,姑娘们已经推动了冰雪在尼日利亚的发展。她们的故事上了新闻之后,尼日利亚前跳远选手阿戴博主动联系,“我一直以为雪车是四个人参加的,她们是不是还差一个人。”36岁的阿戴博已经转型知名运动品牌的市场经理,后来她才发现女子雪车项目只需两人比赛,而阿迪贡的团队连替补都有了。2017年7月,阿戴博看到尼日利亚雪车协会在美国进行钢架雪车选材试训的消息。已经九年多没有专业训练的她想都没想就订了机票,在试训的当天早上赶到了休斯敦,第二天又飞回了南非。阿戴博入围了,在三个月时间里,她掌握了运动的要领,并达到了国际雪车联合会制订的冬奥参赛标准。

  这四个尼日利亚姑娘是疯狂的。但常常,历史的进程就是在疯狂中被推动。(新民晚报特派记者 华心怡)


  【场外音】体育无极限

  很多人说,为什么要和尼日利亚人谈冰雪冬奥?那里,终年无雪,常年高温。连看完比赛想去冰场操练,也没个着落。倘若叫大家打着飞的去阿尔卑斯山度假,那显然是奢侈且空谈的。在热带凭冰雪笼络人心,费劲!

  无极限,不仅仅是挑战身体极限。阿迪贡和姐妹们想要向尼日利亚人传达的,更是一种体育无极限的思维方式。这是一份包裹着严寒的竞技之美,为什么我们不能从中感受到积极的能量,为什么我们不能爱上这份雪山间飞跃的自由?这种“无限制”的思维方式渗透到生活中,我们才有希望将身边的不可能变成可能。无论是在真实物质的创造,还是无形观念的养成,“无极限”的理念。譬如,相熟的新闻官奇颂平日里其实是尼日利亚历史上首位体育节目的女主播。当初支撑她的理想是,“为什么我不可以?”

  对于尼日利亚队来说,冬奥破冰之旅,战绩并不重要。迈出的这一步,才是一种启示——用体育激励人心,用体育打破桎梏。(华心怡)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