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社会 > 正文

中国电影昂起“骄傲脸庞” 改革开放40年电影海报展将亮相上影节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首席记者 孙佳音     作者:首席记者 孙佳音     编辑:赵玥     2018-06-09 21:47 | |

图说:《厉害了,我的国》海报 主办方供图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岁月不惑,春秋正隆。走过波澜壮阔的40年,整个中国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中国电影事业,也成为春风化雨的直接受益者。为集中展示40年来中国影坛的新传承、新发展、新面貌和新变化,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精心策划了“永远的画面——改革开放40周年电影海报展”。6月12日至25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上海影城、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206张海报,像是一张张电影的“名片”,为新时代呈上一幅“既有岁月可回首,亦有前程续奋斗”的锦绣画卷。

  方寸之间 承载时代

  电影是流动的艺术,海报是凝固的艺术。谈到为何会选择海报展的方式,面向大众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电影的发展与变革,参与展览内容策划的有关人士表示,一方面是结合展览的场所因地制宜,另一方面更看重海报是电影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方寸之间,就涵盖了电影片名、类型、出品厂家、编导、演员、放映时间等多种信息,这些其实都承载了时代的记忆。在这里,总有一张海报会勾起电影往事。在策展过程中接触到一些海报,都会不由想起当年和那些电影人打交道的难忘经历。

图说:《庐山恋》海报 主办方供图

  改革开放40年来,走上中国银幕的影片不计其数,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作品中挑出近180部?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傅文霞介绍说,基于四个标准。首先,是美誉度高,影响力大,“像《一个和八个》被称为第五代导演的开山之作。《战狼2》的出色票房也摆在那里,都是实至名归。”《庐山恋》则被誉为有着“中国银幕第一吻”的经典爱情故事片,后来还创造了“世界上在同一影院连续放映时间最长的电影”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其次,是有过重要获奖的影片。第三,是在电影艺术流派上开风气之先的作品。譬如《黄土地》在电影风格和影像上形成一种新的语汇,并深深影响了整个第五代导演早期的叙事倾向和风格基调。2013年,上影厂则把《霸王别姬》翻拍成一部经典的戏曲电影。第四,是博采众长,精选了当年各个老牌电影制片厂的扛鼎之作,像1987年-1991年间,珠影的《孙中山》、长影的《开国大典》、峨眉的《焦裕禄》、八一的《大决战》、广西的《周恩来》,均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有着很高的造诣。

  周折辗转 众人拾柴

  在策展思路上,“永远的画面”并没有根据时间轴的顺序罗列,而是通过“传承、荣耀、开拓、绽放、步伐、奋进、新时代新起点”七大板块交相辉映,项目负责人刘骅告诉记者,七个板块的构思可以说“一气呵成”。纲举而目张,团队随即投入到海报收集和授权流程的工作中。挑战和困难便随之而来,首先是体量大,筹备之初,影视节中心的姑娘小伙们对着联络小册子上密密麻麻的名字,一家一家地与对方沟通、确认细节,这个过程既需要投入时间,更需要周密、耐心、专业的态度,“前前后后,我们和将近80家联络方邀约海报。那段时间,办公室里的手机、电话铃声此起彼伏,邮件往来也是火热朝天。”

图说:《开国大典》海报 主办方供图

  其次,因为跨越了整整40年,不少海报的“娘家”,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对接上,可能要几经周折,甚至辗转五六个联系人。令影视节中心工作人员感动的是,不仅是上影,包括长影、青影、潇湘等许多电影集团在闻悉上海国际电影节“永远的画面”邀约素材后,都报以极大的热情,“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少电影单位本身经历了改制、合并、重组等。有的海报、视频在追根溯源的过程中一波三折,好在通过各方资源的协调、积极配合,最后柳暗花明,功夫不负有心人。”展览尾声区的鸣谢墙上,有长长的近80家公司,众人拾柴,大约如是。

  一笔一画 抚摸时光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这次在家门口办展,上海电影集团义不容辞地献出一系列“看家宝”,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喜盈门》《子夜》《城南旧事》《大桥下面》等,都浓缩了一个时代的回忆。“不夸张地说,这些海报都是艺术品,它们具有独特的时代印迹和美学风格。比如美术电影《哪吒闹海》的海报,他们代表着‘中国学派’这一独特的美学流派,从设计上就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此外,故事影片的海报也采用了多种艺术创作技法,其中一些反映了强烈的民族化追求,比如《小街》的电影海报以中国画写意的手法,十分贴切地描绘了电影中的悲凉情境。”上海电影博物馆馆长范奕蓉讲起这些海报,如数家珍。

图说:《庐山恋》海报 主办方供图

  不仅是《小街》,包括《天云山传奇》等一批海报,都体现了老一代电影海报画师的深厚功底。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电影创作进入了黄金时代,当时每个影院都配备一个或几个美工。当时上海约摸有一百多家影院,需要近两百个美工。“要想画好海报,必须先看片,很多美工每次都是坐在第一排,认真看片,记下电影里的场景、要素,回来再根据电影情节作画。外行看海报大都只看像不像,内行如他们,却会注意每一个笔法,爱琢磨、善钻研,每个人坚持运用自己的语言,对颜色的把控,对布局的经营,乃至于字体的大小,都有讲究。”2000年以后,手绘海报逐渐被电脑制作喷绘技术所取代,如今流连在这些海报前,仿佛眼前重又浮现上海那个年代街头令人难忘的景象。

  缅怀大师 回望“荣耀”

  具体到布展,“传承”板块作为海报展的开篇,可以说开宗明义,以“三代影人同竞技”为核心,表现改革开放初期,老中青三代导演和衷共济,各展才华。从《小花》的温情,到《巴山夜雨》的怀旧,从《骆驼祥子》的磨难,到《乡音》的愁绪,一大批呼唤人性、反思历史、剖析现实的佳片应运而生。徜徉在展览廊道中,仿佛能听见彼时中国电影世界冰河解冻、春汛涌动的声响。

图说:《巴山夜雨》海报 主办方供图

  尤其是谢晋导演,以不凡的勇气推出了《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等一批攀向现实主义题材创作高峰的杰作。今年适逢谢晋导演逝世十周年,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在“向大师致敬”单元集中展映谢晋导演的7部代表作品,展览“永远的画面”也通过海报的形式与之呼应,深情缅怀这位电影大师。

  展览在“荣耀”板块,则镌刻了一个个令中国电影人引以为傲的节点。1983年,吴贻弓导演的《城南旧事》在第2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上一举拿下最佳故事片金鹰奖。这部在结构上犹具独创性的影片,不仅为中国的散文电影提供了一个范本,也开启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获得国际影展大奖的先河。1988年,张艺谋执导的《红高粱》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熊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A类电影节上摘冠。

  1992年8月,张艺谋执导的《秋菊打官司》摘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1993年2月《香魂女》摘得了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和《喜宴》并列),同年5月陈凯歌的《霸王别姬》获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一年不到的时间里,中国电影人囊括了国际三大电影节的最高奖项,这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最好见证。

  拥抱世界,玉兰绽放

  美国纽约时代广场,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中国合伙人》的三位主演黄晓明、邓超、佟大为,正是以纽约时代广场为背景,构成了那幅令人过目不忘的经典海报。此番《中国合伙人》的海报入围展览“开拓”板块,蕴含了策展方的双重匠心:一方面,这部曾入围“五个一工程”的优秀电影,讲述了在改革开放的社会浪潮中,中国新一代年轻人用知识改变命运、用民族荣誉激发创业勇气、用社会责任寄托奋斗梦想的故事;另一方面,《中国合伙人》也是近年来内地与香港合拍片的典范之一。纵览展览的“开拓”板块,中国电影人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以积极“走出去”的理念,越来越多地亮相国际舞台,和全球同行合作。

图说:《功夫熊猫3》海报 主办方供图

  截至2017年12月,中国已与21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合作制片。通过“开拓”板块的一张张海报,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中日合拍片《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到2016年上映的《功夫熊猫3》,可以看到,我们从最初“中国元素点缀、中国面孔偶尔露脸”的起点出发,从“借船出海”到“联合舰队”,再到自主驰骋、扬帆远航。

  “走出去”,也要“请进来”。展览的“绽放”板块,通过“世界银幕中的上海”,不仅呈现了具有历史底蕴的上海滩,更绘就了40年来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上海的现代化发展、前卫的建筑设计,在镜头中呈现出一种未来主义的色彩,其吸引力在不少西方电影人的心目中,甚至超过了纽约等欧美大都市,近年来,许多国际导演纷纷慕名来沪。科幻爱情片《她》的导演斯派克·琼斯曾坦言,影片之所以在上海陆家嘴圆形天桥、五角场等地标取景,正是因为这颗“东方之珠”更具未来的摩登感。无独有偶,在参展的《环形使者》《代码46》等好莱坞大片海报上,影迷都可以欣赏到浦江两岸瑰丽的城市天际线——上海这朵白玉兰,正在世界银幕上优雅绽放。

  硕果累累,重新出发

  奋进,是改革开放嘹亮的号角。广大电影工作者紧扣时代脉搏,踏准鼓点,快马加鞭。展览的“奋进”板块,荟萃了六十多部电影的海报,是体量最大的一个单元。这60多张海报,是票房成绩的逐年攀升,是百花齐放的创作姿态。去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559.11亿元,同比增长13.45%,国产电影票房占53.84%。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影票房收入首次超过北美,内地综合票房已经达到202亿元,跃居世界第一,创下新的单市场单季度票房世界纪录。实实在在的数据支撑起了中国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步伐。

图说:《红海行动》海报 主办方供图

  展览的“新时代新起点”板块,以继往开来的视角,传递了振奋人心的力量:从《红海行动》到《厉害了,我的国》,越来越多重要的事件被拍成电影,并取得成功。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影协副主席尹力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所言,文艺工作者更应被新时代不断前行的脚步所鞭策,要努力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来反映这个伟大的时代、来回馈伟大的人民。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孙佳音)


  马上评|扬帆再起航

  除了180多张电影海报,展览还特意辟出名为“步伐”的板块,通过历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题海报的展示,勾勒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成长之路。1993年,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诞生。在随后的二十多个春秋里,上海国际电影节在成长中不断完善办节机制,并依托中国电影产业的日趋成熟不断充实办节内涵。

  如今,我们即将迎来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这一张张海报,是一帧帧难忘的定格,更是长长一幅砥砺前行的画卷。上海不仅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且以兼容并蓄的海派精神,成为了中外电影人集结、切磋、合作的大码头;上海这座百年电影之城,始终律动着时代的脉搏;上海国际电影节,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正向着综合影响力进入国际A类电影节前三位的目标,扬帆起航。(孙佳音)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