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第十三届中国动漫游戏博览会海报 网络图
明天,第十三届中国动漫游戏博览会将于世博展览馆迎接公众。作为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吸引力也最强的大型动漫展之一,该会展主办方,国家文化部日前透露了2016年度动漫会展调研报告,报告显示,除了西藏之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此起彼伏地举行动漫展,上海、广东和江苏是全国动漫展的主力军。三地领先不仅仅因为经济领航,还因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眼下,国漫正成为动漫展下一轮风向标。
动漫展火遍全国
被调研报告纳入比较的动漫展首先要满足4个条件,总人流量达到5000人次、展会面积大于3000平方米、对展商或观众收费、至少已举办过一届以上。符合以上条件因而成为调研对象的动漫展总数为142家,相较2015年度的93家展会在数量上提升了52%。
图说:往年中国动漫游戏博览会的盛况 图IC
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中,只有西藏仍然处于空白。与2015年度数据相比,其中23个省市自治区的展会数量有所增加。上海、广东和江苏三地是全国漫展的主力军,三地于2016年度一共举办了59场漫展,占到全国全年总数的40%以上。而处于第二梯队的地区为四川、北京、浙江,全年漫展数量都是10次左右。其中尤其是四川,相比2015年度的3次,举办次数提升了200%。
同人展正在式微
动漫展涉及整个动漫产业链,从漫画出版、动画影视、网络游戏等内容链接到衍生产品授权等各行各业。因而,举办动漫展也是对主办方综合实力的考验。所以,在142家动漫展中,有实力举办综合展会的仅16家、公众类展会21家、专业类展会5家。其中,在上海举办到第13年的中国动漫游戏博览会(CCG EXPO)可谓是其中的佼佼者。而更多动漫展,停留在同人展的阶段。
图说:往年中国动漫游戏博览会的盛况 图IC
所谓同人展,就是依附在海外动漫形象下的同好,自发组织的集体聚会,旨在分享对卡通偶像的热情,好比戏曲票友办票房。同人展虽然占据总数的70%以上,但是去年营收均不乐观,甚至有不少展会入不敷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以日漫为主的同人展,遭遇政策调整,导致参加展会的摊主、店家失去一部分进货渠道;二是国产游戏大发展,吸纳了不少漫画社团里的画师,使得同人展的原创能力被大幅削弱。
国漫逐渐成主流
今年起,本土动漫企业参与动漫展的形式变得多样。从以奥飞娱乐、华强方特等为代表的内容生产商,到以优酷土豆、腾讯动漫为代表的渠道商,本土新兴企业不再是扎堆做内容输出,而是从内容输出到展播平台,以各种形态分布于产业链各个重要环节,甚至延伸到了餐饮、服务等外延部分,在为动漫展会输送力量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影响与价值。
图说:《全职高手》 网络图
国产动漫品牌持续发力热度飙升,竞争优势凸显。近年来国产动漫品牌阵线日渐壮大,如《全职高手》《择天记》《从前有座灵剑山》等热门作品及大量具备中国传统元素古风的作品,受到了大量95后甚至00后受众群体的广泛欢迎。
“古风”、“国风”等带有传统文化特色标签的类目正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与关注,相关活动甚至逐渐占据了各大会展的“封面位置”,活动外延不断拓展。如2016动漫北京的“心时纪”大型国风主题演唱会,众多知名二次元歌手以古风与国风歌曲唱响鸟巢,吸引了五万观众齐聚雨中全场大合唱,成为最亮眼的活动之一。而明天面向公众开放的CCG EXPO也会有国漫的突出表现,将再次表明,传统文化元素与二次元文化间的壁垒正被不断打破,两者的结合已然成为一项新热点。(首席记者 朱光)
图说:NicoNico超会议 网络图
【马上评】破壁
以往,传统文化似乎意味着“过去”;以动漫游戏为代表的时尚文化似乎意味着“未来”——眼下,动漫展能让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之间的壁垒被不断打破,传统与时尚就此“破壁”。
“破壁”一词,在植物技术领域,指的是打破植物细胞壁,让其中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元素更多地释放出来,以利于人体吸收。传统文化通过动漫游戏的方式,也更容易让青少年吸收其中的养分。在日本,也有先例。著名的动漫视频网站“Nico Nico超会议”,通过现场直播传统相扑运动,而收获大量青少年粉丝。在我国十分兴盛的汉服聚会,其实最早是从动漫展上Cosplay人群中兴起的。因而,今后不妨顺势继续推进传统文化元素与动漫、游戏相结合的新样式,让国漫也成为青少年的“营养源”。(朱光)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