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环球 > 正文

环球博览 | 塔拉号:带着浪漫与使命出发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齐旭     作者:齐旭     编辑:杜雨敖     2018-04-12 16:41 | |

如果各国再不采取紧急行动遏制全球变暖,那么到2050年将有1.43亿名气候难民将面临生存威胁并流离失所。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人类面临的紧迫威胁。

全球变暖究竟如何影响着地球生态,进而对人类生存造成威胁?2016年5月28日,一艘“出生”于法国的科考帆船驶离法国西北部的洛里昂港,驶向世界上40%以上的珊瑚礁的“居住地”——太平洋,去探寻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如今,这艘身负使命的帆船来到了中国。

图说:科考队员正在采集样本 塔拉科考基金会供图

科考也需要浪漫

1989年,大帆船“海洋主人”号诞生了,新西兰籍著名帆船航海家彼得·布莱克成为了它的掌舵人。“海洋主人”号跟着布莱克开始了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服务的科考生涯。然而不幸的是,2001年,当“海洋主人”号来到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口的马卡帕巴后的一个晚上,一群海盗冲上了大帆船。一番激烈的交火中,布莱克中枪身亡。这起悲剧之后的两年里,失去主人的“海洋主人”号被遗弃在码头,无人问津。

2003年,法国服装品牌雅妮斯比总裁艾蒂安·伯戈买下了这艘快被人们遗忘的大帆船,并将其改名塔拉号,继续从事环境科考项目,以期更好地了解海洋生态危机以及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塔拉科考基金会也正是从这时启动,组织航海考察活动,并与众多著名实验室及科研机构开展合作。

为什么要在这样一个机械动力的时代仍然选择使用双桅帆船作为科考船这个问题,塔拉科考基金会主任、科考队主席罗曼·特鲁布近日在上海接受媒体采访时笑道:“我们是法国人,法国人喜欢浪漫。当你想把科学带到普通人面前,也需要浪漫。”

海上“行走”收数据

谁知,这份带着浪漫的科考工作,塔拉号一干就是14年。如今,体长36米、宽10米、在中120吨的双桅科考帆船“塔拉”已经在海上“行走”了40余万公里,完成11次科研探险,停靠60多个国家,甚至登上了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科学》的封面,出现在《科学》杂志的55篇论文中。而它也在旅途中收集了大量的海洋生态数据,并将这一包含了10万多个海洋新物种、4500万个新发现的基因、1万余篇论文的数据宝库向全世界的科研人员公开。

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的珊瑚礁,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多姿多彩的生态系统之一。尽管珊瑚礁总面积只占海洋总面积的0.27%,但三分之一的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依赖于珊瑚礁而存在。2016年开始,帆船塔拉号开始了对太平洋珊瑚礁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科考项目。这是一段漫长的旅程。2016年5月28日,塔拉从它的“老家”起航,越过北大西洋,经过迈阿密、巴拿马,掠过人迹罕至的珊瑚环礁迪西岛、南太平洋上的莫皮哈环礁,向北驶抵日本,又向南回到位于南太平洋的萨摩亚群岛和斐济,一路前行,在春节的时候来到中国沿海。经过6万多公里的沿途考察,3500多次潜水作业,塔拉号科考帆船上的队员们收集到了2万多份样本。

目睹珊瑚礁退化

这个项目已完成过半,科考团队目睹了珊瑚礁群落的严重退化。

在位于南太平洋的斐济与萨摩亚之间的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以及所罗门群岛,这里的珊瑚礁依然美艳动人,十分健康。但在其他的大部分海域,30%至90%的珊瑚因为气候变化和未经处理的废水排放,以及人们在进行海岸整治时未考虑到生物多样性,而损毁,或者褪去了缤纷色彩,白化死去,就好像海底阴森森的白骨,触目惊心。

这段旅程也让塔拉上的科考队员们亲眼看到了海洋污染的严重性。“气候变化是长期的不可逆的,但各地区人们对海洋的态度却是可逆的。”罗曼·特鲁布希望更多的人可以通过塔拉这艘科考帆船,了解海洋的富饶与脆弱,以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紧迫性。本报记者 齐旭

       相关链接:塔拉号在中国

       2月24日,法国科考帆船塔拉号抵达海南三亚开始中国之行。(见上图)

       最近,它正在厦门与公众见面,并举办展览和讲座。4月15日,塔拉号将驶抵上海,邀请中国的孩子们登船,体验塔拉号船员们的日常,了解塔拉对珊瑚礁和浮游生物的研究情况。

  这次对中国的访问,是塔拉科考基金会成立15年来首次将触角伸向中国,也是塔拉号双桅帆船首次驶入中国海域。科考队主席特鲁布在上海期间表达了自己对于与中国科研人员和机构合作的期待,“中国是太平洋沿岸的重要国家,对于海洋科学方面有很多创新研究,塔拉科考基金会希望和中方科学家及科学实验室长期合作。”

       特鲁布莱表示,完成这项环太平洋的科考项目后,2020年塔拉将再向北极出发,展开为期两年的科研考察,并建立极地考察站。塔拉科考基金会希望能够招纳一个中国科考团队加入这个新项目,共赴北极极点。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