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街镇报: 天平家园鹤翔航头朱家角古镇泗泾 今日九星宝山社区璀璨徐家汇定海家园科瑞物业湖南社区健康枫林今日虹梅今日练塘龙华社区曲阳社区庙行之声北站社区江桥报太平家园嘉兴天地美丽顾村和谐盈浦金泽报道康健社区走进广中川北印象重固家园今日佘山永丰社情友谊社区今日张江今日真如宣桥之声岳阳家园宜居东明新车墩报今日宜川九里亭金杨家园 白鹤天地 漕河泾 金罗店香花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民眼 > 正文

今日焦点丨年夜饭 舌尖上最珍贵的记忆

【新民晚报·新民网】对于中国人来说,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顿饭,非年夜饭莫属了。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合家欢”,是一年中的最后一顿饭,全家围坐在一起共进晚餐,辞旧岁。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不少人已经开始到外面的饭店去吃年夜饭了。但是,无论是在家里吃,还是在外面吃,在老上海的心目中,一顿经典的年夜饭中,有几道菜是必不可少的。

图说:除夕是全家团圆喜庆的日子,也是梅龙镇酒家大厨们最忙的时刻。种楠 摄

过年吃菜爱讨口彩

资深媒体人、美食家沈嘉禄对于年夜饭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上海人家的特色年菜中有几样是必须的,比如四喜烤麸、油爆虾、皮蛋、海蜇头、水笋烧肉、蛋饺、春卷、八宝饭,都与上海人的饮食习惯与口彩有关。鱼当然也是要的,但一般上海人家也不讲究吃剩有余,每顿都是吃光的,因为太好吃了。汤圆也肯定要吃的。关于汤圆,应该强调与元宵的区别,有许多年轻人都搞不清楚。

据沈嘉禄介绍,像“烤麸”即“靠夫”,寓意家中男丁来年取得高成就。而冠以“四喜”的名字,有一种说法,认为它源于最早的名字“四鲜烤麸”,上海话“鲜”和“喜”音同,而这个喜字又更能讨口彩,所以,有了“四喜烤麸”之称。

沪上著名紫砂店号铁画轩的第二代传人戴相明的儿子戴佐民,回忆起儿时吃年夜饭的场景,至今还记忆犹新,虽然当时还小,但是每逢吃年夜饭,家里一般都要开个四五桌,有时候外地的亲戚也要来,在众多的菜品中,印象最深的还是一只大暖锅。“‘什锦暖锅应该是阿拉这一代上海人最熟悉的年夜饭重头戏了,里面一定要放满自家做的蛋饺、肉圆、新发的肉皮以及霜降之后有一丝清甜的黄芽菜和菠菜了,汤则是煮咸肉之后汁水,所以既不用放盐,同时也是很鲜。待到暖锅咕咚冒泡,象征着‘金元宝’的蛋饺一个个活灵活现地‘跳舞‘,全家一起吃,场面闹猛,心里也是暖暖的。”

除了主菜之外,年夜饭上的点心也是很有特色的。在沈嘉禄看来,上海爱吃春卷。过年的餐桌上,如果有春卷应景,似乎是很有面子的事,也有讨口彩的用意。春卷,在油锅里炸成黄金色的样子,不就是“金条”吗?

“大多数些饮食店早在春节前就开始做春卷皮子了,一口铸铁的平底锅搁在炉子上烘着,师傅手里托着一团湿面浆,轻轻地甩动,不能让它掉下来。摊春卷皮子是个手艺活,还有一定的观赏性,所以在小店的窗前常常围着看热闹的群众。每当此时,师傅颇为得意,心情好的时候还能表演几招,眼看着手里的面团快着地了,手腕一抖,像今天的蹦极那样,又起来了,马上赢得一阵喝彩。”沈嘉禄戏言,如果放在今天网上直播,立马可以成为“网红”!

图说:摊春卷皮子是个手艺活,还有一定的观赏性。网络图

大师传授经典做法

上海非遗项目“老正兴本帮菜菜肴传统烹饪技艺”代表传人、中国烹饪大师陈纪官,自上世纪70年代进入老正兴以来,对于上海菜就有过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年夜饭中的经典菜式更是熟稔于心。

“其实老早饭店在除夕是关门的,当时的人基本上都是在家里吃年夜饭的,基本上不太会在外面吃饭,加上那时候饭店的不少厨师都是外地人,也要回家过年,因此饭店基本上都是不开的。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人们才开始逐渐到外面的饭店吃年夜饭。现在,不少家庭已经选择饭店作为年夜饭的首选,像我们这家饭店,有的客人去年吃好了之后,就把下一年的给订了。”

老正兴的“油爆河虾”荣获国家金牌奖,有以“天下第一虾”美名而驰誉中外。陈纪官曾在老正兴菜馆担任总经理一职累积长达三十年,因而对于“油爆河虾”这道菜的做法可谓如数家珍。据他介绍,“油爆河虾”选用鲜活青壳河虾,每斤大约80只,对于家里操作来说,可以先用1斤100只这样大小的虾,“油爆河虾的做法看似很简单,但要真正做出上海特色来是非常不容易的,整个烹调过程在20秒内完成,全程高油温操作。成品色泽鲜红,外脆里嫩,咸中带甜。老正兴菜馆的油爆河虾之所以非常有特色,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河虾从水中捞起之后,并不是逼干水分,而是保留适当的,这样在入油炒制的时候,不仅可以保持河虾一定的水分,更重要的是高温首先是将水蒸发掉,由于炒制的时间严格控制,也保证了虾不会老。”

“响油鳝糊”作为上海人年夜饭的传统美味,一直被大众所喜爱。“阿拉老正兴的鳝丝都是由自己的厨师亲手划的,买来的黄鳝都如食指般粗,一条黄鳝只划三次,鳝丝要经过泡、煸炒、热油烹三次加热,每一次的火候都要拿捏精确,万一把握不好,鳝丝脱了水,吃起来就干瘪没有弹性。” 陈纪官说。

沈大成是上海享有盛誉的糕团大王,“过年要吃八宝饭,阿拉沈大成的八宝饭是大有讲究的。”上世纪70年代就进入到沈大成的沈师傅说,“八宝饭最重要的就是糯米,而浸糯米的水温也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就是里面的馅料,像豆沙,都是我们自己炒作的,这个也是要掌握火候。阿拉的太白拉糕现在也成为了许多家里年夜饭的‘标配’,独特之处是就是在拉糕制作中加入白酒,吃来自有一股酒香萦绕。”

图说:对于中国人来说,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顿饭,非年夜饭莫属了。网络图

饭桌上的珍贵回忆

上海人在春节是一定要吃年糕的。春节吃年糕,大约是取“年年高升”的意思,也有高高兴兴的祈愿在里头。在沈嘉禄的记忆中,春节排队买年糕是一段难忘的记忆,“当时,年糕由食品厂生产,用当年的大米做。当时每个上海人一个月的定粮中,只有八斤大米,剩下的定量只能吃籼米。光从这层意义上说,吃年糕就是一种口福了。”

“那个年代,买年糕也要排队,且有限量,凭户口簿,小户多少,大户多少,还像煞有介事地盖个章,防止贪图小利的人多买。有些穷苦人家连年糕也买不起,户口薄上的额度就让给邻居,邻居烧了汤年糕,盛一碗相赠。”沈嘉禄说,“门槛精的上海人不买刚新出炉的年糕,因为此时的年糕含水量大,称份量显然吃亏。过一夜,甚至等年糕开裂,份量就轻了。此时花同样的粮票钞票,年糕就能多出一两条来。”

上海人还爱吃汤团,不少上海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家里自己磨水磨粉的。那时候不少人家里都有一台石磨,将糯米淘净,浸一夜,在石磨上磨成浆水,再灌进布袋里,吊起滴水,一夜天功夫,糯米粉就变得像大理石一般白而细了。

“其实那个年代上海吃年夜饭,菜的做法并没有现在这么考究,更多的是要用普通的食材,能够做出能够给大家都吃的菜肴。”戴佐民说,“那个时候,像家里的老人,往往会做一大缸子菜,像水笋烧肉、霉干菜烧肉都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像阿拉屋里厢还有道菜叫醋溜皮蛋,至今让我记忆深刻——先将皮蛋去壳,切成四块;将面粉按比例加入鸡蛋和水,调成糊;将炒锅上火,倒入适量的油;加热至四层油温,将皮蛋裹上糊放入油锅,先将面粉固定在皮蛋上,然后另起锅上火,放入适量的糖、醋、酱油,加热,勾淀粉,将炸好的皮蛋放入锅,翻炒均匀。”

(新民晚报记者 方翔)

记者手记>>

年夜饭的回忆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孩子们天天盼着年夜饭,因为能吃到许多平时难以吃到的美味。如今,我们的味蕾被太多美味娇惯得越来越挑剔,年夜饭的滋味似乎也不像小时候那么浓郁了,那年夜饭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呢?

在美食家和大厨的眼中,现在食材丰富了,但对于美食的精雕细琢却远远不如过去,“其实一道好菜应该是有层次的。”陈纪官说,“中餐不同于西餐的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中餐的主菜一定要热着吃,而西餐则是可以冷着吃,热着吃的关键就是油温。究竟在什么温度下炸制,全凭厨师的经验,而不是仅仅靠着的温度计。许多西方大厨不会掌握油温,因而做出来的中餐感觉就是不正宗。”

其实,温度不仅是在食品中,也是在人们的心里。回忆就像是一扇大门,打开之后涌来的全是感动,而美食则是打开这道大门的一把“钥匙”。有些美食总是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甚至感动,特别是过去年夜饭都是由长辈烧制的,其中的一些已经离开了我们,另外一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能再下厨了。但是当我们在除夕之夜与家人一起吃年夜饭的时候,这种重新回归的记忆,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了过去,这种味道就是让我们感动的味道,也是让我们激动的存在,也承载了中国文化中最为崇尚的孝道。

在除夕之夜的这顿饭,事无巨细、面俱到:长辈们在厨房忙碌着准备盛宴,小辈们在一旁打打下手,偶尔露上几手绝活,孩子们则在大快朵颐之余,期待着新年的压岁钱;食材的刻意搭配,寓意着一份对未来的期许;菜名的背后,蕴含着对长辈的祝福、对晚辈的希冀,对来年的祝愿。这才是舌尖上最珍贵的记忆——年夜饭。

(新民晚报记者 方翔)

扫二维码看油爆虾制作视频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今日热点
发布评论
您还能输入300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

【街谈巷议】无性别公厕你会去吗? 市民:创意支持 尴尬难免 2016-12-01 09:10
聚合
爱申活 品年味 爱申活 品年味

鸡年新春马上就要来啦,上海人过年,都有哪些“年味”?今年春节期间... [详情]

豪华品牌遥控车匙大集合 你最喜欢哪款? 豪华品牌遥控车匙大集合 你最喜欢哪款?

汽车遥控钥匙作为连接车主与爱车之间的重要工具,无论实用性还是设计... [详情]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新民地铁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友情链接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