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新民眼 > 正文

传承红色基因 | 中共二大会址:腾蛟起凤 这里诞生第一个党章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宋宁华     作者:唐闻宜     编辑:唐闻宜     2017-12-07 11:30 | |

  在车水马龙的延安路高架、南北高架交界处,两排青瓦灰墙的旧式石库门里弄住宅格外醒目。步入这幢中西合璧的建筑,只见一扇门楣上写着出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的“腾蛟起凤”四个字。

  这就是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在这里,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诞生;在这里,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在二大会址的透明显示器上,观众可以驻足翻阅、仔细阅读新党章,仿佛走入时光隧道,感受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全过程。

图说: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本报记者 张龙 摄

  十九大后再掀参观热潮

  近日,记者走入二大会址,只见门口暂时挂起限流牌。原来,因为参观人数太多,为了保证安全和参观质量,展馆只好采用分批限流的方式。与许多展馆讲解员分批导览不同,据二大会址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九大召开后,这里再次掀起热潮,已有4万多人次前来参观,为此,这里的讲解员由流动分批讲解改为定点讲解,保证参观团队之间不会互相干扰,让观众更加专心致志地沉浸到历史中去。

  记者在现场看到,70多岁的老党员方老伯从宝山特地赶来参观二大会址。“我不是第一次来参观了,听说十九大召开后展馆又有新内容,再来温故知新。”方老伯一圈参观下来,感觉“不虚此行”。

  二大纪念馆首次运用AR增强现实技术,让观众可以触摸历史;而党章厅的透明显示器,让观众可以翻开每一部党章,了解党章的发展历程。

  据透露,早在十九大召开前夕,二大会址已经为新党章预留了位置。记者发现,新党章位列其中,和其他已经泛黄的党章不同,崭新的党章页面意味着十九大胜利召开后,中国共产党又翻开了历史性的新篇章。

图说:纪念馆一角。本报记者 张龙 摄

  老房子有三重特殊身份

  如今的二大会址修旧如旧,两排建筑的屋面均盖着青瓦,天然石料制成的门框中镶嵌着黑漆大木门,两边以清水红砖做壁柱,壁柱头部点缀着西洋式样的砖雕。每扇木门上方均有不同意境的题字匾额,其中一扇门楣上写着“腾蛟起凤”。除了曾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建筑本身也值得人们细细品味探究。

  “二大会址最值得骄傲的就是这两排老房子。从1916年盖好一直保存至今,连地基都是‘原配’,本身就是文物。”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事实上,在中国共产党早年举行的数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中,能像二大会址这样历经风雨却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损毁,实属不易。

  为此,在今年新一轮陈列提升改造中,第一展厅的“三重身份的老房子”展项成为改造中的重点之一。通过裸眼3D技术,观众可以身临其境体验石库门里的风云变幻。它所在的辅德里有三重特殊身份:一是李达的寓所,二是人民出版社社址,三是二大召开的会址,“故事”都是发生在不同房间内。

  在展厅里,只见一个制作精巧的二大会址老建筑立面模型,通过三维影像“活跃”其上,以短片形式讲述老建筑的三重身份。而每当讲述到其中一间房间的故事时,老建筑模型内的这间房间就会自动“亮灯”,让观众可以更直观地感知这幢老建筑的风云岁月。

  如今的老房保存完好,但也经历过“有惊无险”的插曲。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一系列市政工程的动工,会址所在区域整体面临被拆迁的命运。拆迁过程中,幸亏有“无名英雄”发现了市级文保单位的牌子,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工程紧急叫停。“高架在这里拐了个小弯,为二大会址腾出空间,延中绿地则在老房子四周铺陈开来,仿佛众星捧月。”二大会址纪念馆有关负责人回忆。

图说:纪念馆一角。本报记者 张龙 摄

  用高科技重温峥嵘岁月

  今年,老宅经过新一轮陈列提升改造,融入诸多新时代新元素,让人眼前一亮,吸引观众近悦远来。

  步入序厅,1楼、2楼的挑高空间视线开阔,人们一抬头便可看到LED顶幕折屏形成的“蓝天白云”“风起云涌”,以震撼人心的开场短片把观众带回到那段峥嵘岁月。

  1921年,李达从公共租界巡捕刘少归处租借辅德里625号作为寓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李达担任中央局宣传委员的职务,负责党的宣传、出版工作,在此秘密编辑、出版了多部革命书籍。

  1922年7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李达寓所的前客堂召开,出席“二大”的代表有陈独秀、李达、张国焘等12人。

  数月后,李达应毛泽东之邀赴湖南自修大学任教,革命圣地自此长期作为居民住宅,深藏闹市,鲜为人知。

  如今,这里不但成为“石库门里的纪念馆”“红色之源中心城区的地标”,展馆还将一个个红色展览制作成精美的展板,送入机关、大学、企事业单位等,让革命的历史和十九大的精神深入人心、代代相传。

  新民晚报记者 宋宁华

  专家点评 党建史上重要里程碑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如何分析国内外形势,解决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制定党的斗争纲领,成为第一位的任务。一大之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入实际,很快发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中国人民迫切需要的并不是立即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军阀统治。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给中国共产党以巨大帮助。

  在列宁理论的指导下,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的纲领。二大通过宣言,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将党的纲领分为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二大制定了第一部党章,为党从组织上构建了一个整体的框架,这是党的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二大提出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的主张,这是党最早提出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和主张,奠定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

  随着中共二大的胜利闭幕,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宣告完成。

  沈建中(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党史专家)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