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阅读者 > 正文

阅读者|泥城桥之约

来源:新民晚报     编辑:钱文婷     2018-05-16 11:36 | |

VCG211145354627.jpg

图说:俯瞰外白渡桥  来源/视觉中国

  有苏州河,上海才更像上海;苏州河上林林总总的桥,也为上海增添更多传奇色彩。

  苏州河上的桥,真要细细数来也是颇费功夫的。而集中在苏州河东段的桥梁大都始建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且多带有欧洲城市拱桥的风格,自外白渡桥向西,分别有乍浦路桥、四川路桥、河南路桥、福建路桥、浙江路桥、西藏路桥……

若要论名气,掰掰手指头,外白渡桥总能排在第一位。

  1843年,上海开埠。1856年,英商威尔斯在苏州河上建木桥,中部为吊桥,过桥收费,时称威尔斯桥或外摆渡桥。1875年工部局因木桥出现险情,收购后拆除重建,提高桥身不设吊桥,时称外白渡桥。到了1906年。因为通电车之需,拆除木桥建钢桥,由英国克莱佛兰桥梁公司设计、建造,为钢桁架结构,1907年12月29日竣工。2008年,百年老桥整体修缮,得到了社会各方的关注和支持,怎么移桥修缮、使用什么工艺,采用何种材料包括一枚铆钉,当时媒体事无巨细的报道犹在眼前,上海老百姓对外白渡桥的情感,也是他们对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

  对应外白渡桥可以远眺浦东东方明珠又毗邻上海大厦的迷人风景,与邮政大楼相互辉映的四川北路桥,以及紧挨上海商会旧址的河南南路桥也都各有独特的历史风貌。若有闲暇时光,也是可以去走一走的地方。

  而在她记忆深处,最特殊的,却是名字颇为土气的泥城桥。

  那是将近30年前秋冬的某一天,经不住初中同桌陶子的再三央求,她不得不代她去赴一个约会。

  彼时,她和陶子已在不同的高中读书,却依旧保持密切的往来,放学后常常聚在一起,并美其名曰“一起复习功课”。她们的组合,在于陶子热烈奔放而她敏感内向,她常常是陶子外出活动的良好掩护体,而陶子则为她打开了探究世界的另一扇窗。

  那天,陶子原本约了一位学长,不知怎么又临时要和另一帮男生出去。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手机、 BP机尚未出现,私人家庭电话亦珍若拱璧。

  陶子贴近一张娇俏的脸,绕着她软语相求:哎呀,公用电话我打过好几次了,他不在家呀。这种事情又不好让电话间的老太婆呜哩哇啦转告的喽!你就代我去一下吧,约好六点,你顶多等到六点半,实在见不到他就回来。

  陶子善于结交各类异性,而这天所约善弹吉它的学长她曾在初中校园里远远地看到过,颇有才情风头很劲的样子。想到今天能近距离接触,顿觉这个“任务”充满蛊惑,但另一方面,她又觉得如此行事颇为可笑。

  终究,不忍拒绝朋友的惯性和按捺不住的好奇,让她溜出家门,坐上了公交46路,在傍晚六点之前来到了泥城桥。

  泥城桥,上海南北主干道西藏路上的一座跨越苏州河的老桥,官方的名字叫西藏路桥,而上海人却口口相传习惯性地叫它泥城桥。那时休息日她和妈妈挤公交车去南京路,总要经过泥城桥,桥的北端多是老旧的民居,过了桥便渐次热闹起来,驶过高大的“煤气包”,掠过晚上也亮堂堂的“星火日夜商店”,繁华喧闹的南京路近在咫尺……所以她总觉泥城桥这个名字和上海真是很不相衬,可又隐约猜想这个名字总有来历。

  直到现在,她都无法确认为什么当初陶子会和学兄约在这里见面。

VCG41494330909.jpg

来源/视觉中国

  或许闻名遐迩的外滩更适宜进入社会的青年男女,而泥城桥的一览无遗则暗合直白率真的学生时代。也或许对她们这些在上海城市北部区域长大的孩子而言,苏州河比黄浦江更平易近人适宜相约。再或许,对她们这样普通家庭出生的女孩子来说,泥城桥意味着引导着她们走向繁华之地的“密道”。

  总而言之,在回忆中,她似乎又看到了那个手心里一阵阵出汗脸上故做镇定的少女,在泥城桥上来来回回走了一遍又一遍,迎视路人或诧异或漠然的目光,对每一个踏上桥来的大男孩都要好一番打量,还在心里反复预演如何打招呼如何解释说明甚至如何排解学兄极有可能的拂袖而去……

  在这样的焦灼假想中,天色却不由分说地暗了下来,河面上轮船的身影愈发疲惫,苏州河并不好闻的气味因为夕阳的黯淡弥散开来,看着每一个踏上桥来的大男孩,她感觉都可能是学长,又几乎同时明白他不是。

  那一天,她在桥上一直徘徊到八点,到后来,她也不知道自己的执着是为了陶子还是为了她自己。而第二天,当她忿忿地告诉陶子学长没有出现的时候,陶子的不怒不恼以及一切尽在意料之中的神情更让她气馁——其实,陶子是早就明白对方是不会来的。

  多年后,回想起这件事,总觉得在那样的懵懂岁月里,摆布她的是友情,也是个性。

  而她也终于接触到了有关泥城桥的更复杂的历史信息。19世纪50年代前后,英租界扩张,将西界延伸至洋泾浜(近延安东路)旁的不知名小河,即西藏中路处。1853年,小刀会起义,租界实行所谓“武装中立”,清军难以穿越租界攻打守在当时县城里的小刀会,只能驻兵租界外西面,即今人民广场一带。1854年因琐事清兵与英国方面发生冲突,双方交战,据相关记载:当时有位英国《北华捷报》的记者进行采访,一个刚从泥地里走出来,沾了一脚泥浆水的英国士兵兴奋讲述,这次战争真可称得上“泥脚之战”(The Battle of Muddy Feet)。当稿件排印时,排字工怎么也理解不了“泥脚之战”是怎么回事,情急之下自作主张将Feet改为 Flat,“泥脚之战”变为“泥城之战”,战争所在的无名“护城河”此后就被叫做泥城河。泥城河上建造过三座泥城桥,随着时代的变迁,泥城河被填埋拓建成西藏路,泥城桥被拆除,但泥城桥的名字却被保留下来,并被上海人延用作为西藏路桥的别称。

  在将近180年的上海近代史里兜兜转转,惊觉太多细节无从追究,人与事,转瞬即逝,苏州河依旧流淌,那些老桥静看风云。而她,似乎大约明白:当年,自己不过是一座陶子和学长之间彼此试探的桥,让主角可进可退;那个没有结局的泥城桥之约,是她成长的一个必经环节,让她领悟热忱付出的前提应该是对方的确把你当作朋友。而现在,她接受,人与人之间总有距离,但如果彼此足够真诚,她仍愿走上桥去跨越隔膜。

  作者:温润微光

  本次活动是由上海市文明办、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新民晚报社联合推出,“阅读者”征文优秀作品将收录进《阅读者》丛书,在2018年上海书展上发布。

  投稿邮箱:yueduzhe@xmwb.com.cn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