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阅读者 > 正文

阅读者|在记忆中挖掘老城厢

来源:新民晚报     编辑:任天宝     2018-06-14 15:27 | |

VCG41520772775.jpg

来源/视觉中国

  走在上海的街上,似乎看到的只有无限的高楼,或是即将拆迁的平房。在初冬之时,与樊老师踏着一片片充满岁月的落叶。感受不一样的上海,繁华不再的上海。

在高楼林立的黄浦区,隐藏着一些老城的气息。面对制胜台,抬望大境阁,似乎回到了对抗倭寇的战场。登楼,指尖轻轻划过城墙,感受到的是战争的侵蚀,岁月的沧桑,更多是现代化的破坏。站在箭台上,似乎感受到了一望无际的荒野,城墙外萧条的护城河,回望城内,一番热闹的集市像,心中无限感慨。有阁翼然临于台上者,大境阁也。漫步踏入,蓦现“信义千秋”,借以弘扬关羽、刘备、张飞三人结义于桃园,一同拯济汉室,三人情同手足、有信有义。千秋二字更是表现了其岁月之长久,可惜往日风情只能从时代的记忆中探寻,消失的不仅是标志性的城墙与壕沟,或是一道失去功能的防卫线,迅速凋零的是围城內整片老上海城厢,而且把曾经存在过的怀旧填平得如此彻底,几乎一点都不露痕迹,终究还是抵挡不住时代发展的步伐。但逝水也终将会被追忆。

走入残留的老城乡,一条条狭窄的弄堂小巷阡陌交通与莫大块的土地上。看着墙壁上剥落的石灰层,心中只有揪心的记忆,在走出城厢的时候,有一位老爷爷拉住我对我说:“以前的城厢已经死了,现在只剩下一潭死水。因为那些店都搬走了,人都走了,记忆也被冲刷了。”我想也是,留下的也只有老一辈,而他们的火苗也即将熄灭,这里将成为一条平静的不能再平静,热闹的不能再热闹的街道,但在老城厢的记忆中,这里曾是如此的绚丽。

越过梧桐路,迈入古城公园,其地理位置不仅有从"古"渡"今"的意义,在园林建设方面也写实的揉合了"古"与"今"的元素。顺着东方,面对了一块残留的城墙,望向后方的陆家嘴三角区,高楼与高城墙形成了巨大反差。心中又想上海是否需要如此多的高楼,为了发展与金融破坏老城厢,我想不值得,为了美观整体化破坏老城厢,我想这是错的,老城厢也是上海特有的城市记忆。这些高楼究竟在探寻些什么?守望些什么?

也许在有些人心中,高楼是极高的,而在我心中老城墙才是最高的,这种高是文化的高,更是记忆的高。

  作者: 蔡宇立  

  本次活动是由上海市文明办、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新民晚报社联合推出,“阅读者”征文优秀作品将收录进《阅读者》丛书,在2018年上海书展上发布。

  投稿邮箱:yueduzhe@xmwb.com.cn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