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并不熟悉荀派,以前很少看荀派戏。但听了赵燕侠,再听龚苏萍两位新老艺术家的磁带录音,陶醉了!开始研究,为什么那么多观众喜欢荀派,那么多青衣爱学荀派?除了“嗲”,有女人味之外,它在表演艺术方面力求生活化,平易近人,贴近观众;唱腔上又甜美、酣畅、自然、亲切,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特点。
一代名伶荀慧生
新中国成立前与新中国成立初年,赵燕侠一人担纲,挑大梁,独当一面,在天蟾舞台连续公演三个月,天天满座,尤其坐在三楼的底层平民大声叫好,都是空前的,有案可稽。
赵燕侠是花旦、青衣两门抱,上世纪50年代初,在沪上演出全本《红娘》《玉堂春》《白蛇传》,以及《红梅阁》和《碧波仙子(即追鱼)》。她吐字清晰,因为全是京白,味道甚浓,偌大舞台,声声入耳,字字珠玑,已在继承荀先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柔中有刚,妩而不媚,“赵派”已见端倪,并日趋成熟。可惜因时代的原因,这条路未走下去,她被江青赶下舞台,及至晚年未了心愿,真是壮志未酬,可惜了!
赵燕侠的唱干练、“嗲”中沉稳。龚苏萍乃后起之秀,学荀力求工整,尤如评弹界的朱慧珍唱“俞调”,做到“纯、正、真”,很不易,且两人共同的长处,都是“金嗓子”,声音清亮、华丽、甜美。龚的声音由于吸取了西洋发声方法,更显畅亮、醇厚。荀派的唱似神龙,每每见头不见其尾,意思说落到最后一个字的尾腔没有固定的套路与程式,变化不停,让老听客难以预料,是根据人物彼时彼地的感情而精心铺设的。龚的唱酷似乃师孙毓敏,她中规中矩,也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较少发展。
可喜的是《痴梦》确是全新的,是孙毓敏老师原创,由上戏高一鸣先生作曲,河北省京剧团的王世民先生编剧。在《痴梦》基础上,龚苏萍在老师的支持下,与江苏省京剧团编剧、导演翁顺和女士合作,加上了头与尾的戏,成了较为完整的一折《马前泼水》。可以说这是龚苏萍的代表作,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所加台词、唱词及唱腔,完全是由龚与江苏京剧团内的编剧,加上上戏的高一鸣先生和江苏省京剧团名鼓师杨晓辉先生共同设计完成的!祝愿龚老师在继承发展荀派艺术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