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乃夹取食物的餐具,筷的别名有箸、筯、齐肩大士……箸同筯。但“借箸”不是“借筷子”的意思。张良曾对刘邦说:“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意为借刘邦吃饭的筷子,用来比画当时的形势。“借箸”遂成为“代人策划”之意。还有一个与筷子有关的成语亦很有意思:送人一双金筷子,不是因为金的贵重,而是为了表彰其人的刚直。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赐箸表直”:“宋璟为宰相,朝野人心归美焉。时春御宴,帝以所用金箸令内臣赐璟……帝曰:‘所赐之物,非赐汝金,盖赐卿之箸,表卿之直也。’璟遂下殿拜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早些年参加过一次老朋友聚餐,在座皆是一些有过国外生活体验的人。席间话题转到了餐具——筷子和刀叉,有的说筷子灵活,有的说刀叉利索。刀叉派中的一员举了一个说明筷子弊端的例子:“吃着吃着,一位老兄拿起面前的一根筷子,将其大头伸进头发丛中,一个劲儿挠起头皮来矣。”“不对,不对,你老兄说的根本不能成为筷子缺点的证据,那是某些人的素质问题,与筷子无关。”“对。”一位筷子派附和说,“我在国外也看见过一个服务员顺手拿起一把洗干净的叉子刮手臂呢。”争了半天,原来论据和论点没有对上号。不过中国是用筷大国之一,也许有必要借这一话题说说用筷子的规矩和用筷人的素质。
用筷子其实是有一套礼仪的,有很多“不”需要遵守。因箸与“住”同音,而住也表示“停止”和“不做”的意思。如“不敲筷”:用筷子敲打盘子或碗碟是没有教养的表现,只有小孩子会乱敲,要么你对上菜慢了不满,或者表示你这个人很无聊,所以人们往往骂敲筷子的人为“讨饭坯”。“不竖筷”:筷子必须水平放在桌上,不能将筷子竖插在饭上或菜肴上,否则很不吉利。“不作半途筷”:用筷夹起了盘中的菜,但很快又放回去,这是不礼貌、不卫生的做法。“不游筷”:拿着筷子在这个盘子里拨两下,又到那个盘子里戳两下,没个定数,不知想吃哪个菜。“不抄底”:不能在菜碗里翻来翻去,抄底儿寻觅自己爱吃的东西。“不窥筷”:手擎着筷子,却不出手,东瞅瞅,西瞧瞧,好像对哪个菜都不满意似的——对主人的极不尊重。“不吮筷”(小孩子多有这样的动作)。“不泪筷”:夹菜过程中不能滴答汁汤。(尽量)“不掉筷”。
古代的帝王和贵族家庭都备有银筷,用以鉴别食物是否有毒。传说以前有个人但凡在外面吃饭总是自带筷子,一次上他妻子亲戚家吃饭,妻子不许他自带筷子,他只好不带。开饭时,他拿着筷子心里甚是别扭,突然将筷子往一个客人的饭碗里一插,并问:“你可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你拿我当亡灵么?”(中国自古祭祖时才将筷子插在饭上或肉上)“没有,没有,我跟你开个玩笑而已。”妻子听了心里又好气又好笑:“这个死老公真有心机。”其实,几年前国内外已报道了“百度智能筷”,可通过内装式传感器和测量仪,得知大米中的含镉量、所用的食用油是否来自地沟油以及其他有害数据是否超标。对此,有的人非常期待,有的则觉得,需要者也许不多。(陈钰鹏)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