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军事 > 正文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郭长顺:“穿上军装就应该多做一点”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江跃中     作者:江跃中     编辑:吕倩雯     2019-02-20 19:33 | |

今天是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细心的官兵发现,学院图书馆多了一个书架:郭长顺捐书专用书架。书架上整齐地摆放了郭长顺副教授生前的300多册藏书,有军队政治工作类内部书刊,也有政治历史文学类书籍等。

去年12月23日是个周末,郭长顺在家加班备课,为了完善《运用“诵传讲写”提高铸魂实际能力教学模式》课题,需要查阅资料,他在坐地铁回学院途中,突感心脏不适,晕倒在上海地铁1号线漕宝路站8号口,经市第八人民医院抢救无效,不幸离世,年仅46岁。“穿上军装就应该多做一点。”家人至今还记得郭长顺曾经说过的这句话。

图说:2008年8月,郭长顺赴四川灾区调研。资料图片

出院后立即回学院上班

28年前,年仅19岁的郭长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合肥炮兵学院,成为了一名军人。大学毕业后,他下基层锻炼,精通炮兵指挥、阵地勤务,观通炮架轻车熟路,射击指挥运用自如。他当排长,因知兵爱兵被所在旅表彰为优秀基层干部;任副教导员时,他爱岗敬业,实践中摸索的基层思想政治教育“五步法”被集团军总结推广;因素质全面,他选调机关工作后,因踏实肯干、求实较真,他接受任务愉快、完成任务坚决,被誉为“拼命三郎”,深受领导和同事好评。

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让他对部队政治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4年他进入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就读军队党的建设专业研究生。完成学业后,郭长顺来到武警上海政治学院参加课程试讲,在7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着军装的教师。

课题、科研、论文、教材,一项项工作任务出现在郭长顺的日程安排表上,在家中书桌前的墙壁上,贴了一张又一张。由于长期负荷工作,2016年,他的心脏出现房颤,心跳一瞬间窜到了180,被强制送进了医院。在身体略微好转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全然忘却了自己的心脏已逐渐不堪重负。去年7月底,他进行了腹部囊肿切除手术,为了开学时给学生们上好课,他8月初就投入到了学院课程试讲中。12月5日,他再一次因心脏不适,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出院后,按医嘱本应该继续在家休养,但他立即回学院上班,连续3晚加班至深夜2时。“我是军人,身体素质好,没有关系。”“穿上军装就应该多做一点。”他总是用这些话来宽慰自己的家人。

繁重的工作占据了郭长顺大部分的时间,但他难得闲暇时,总会去位于宝山临江公园内的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那里留下了许多他给来往游客们讲解的身影。他总是和身边人念叨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日常教学中,他也不只一次地提到要进行实地教学,要时刻准备练兵备战,要组织学员们前往“王杰班”,“就应该让学员去感受一下那种气氛,涵养一下敢打必胜的精气神儿”。

坚持到底完成体能测试

打开郭长顺的微信朋友圈,第一条动态是关于冬至的感悟,第一句是这样的:“第一部分是我写的,后面两段是从网上看到的”。 不弄虚做假,不随波逐流,郭长顺就是这么一个人。正如一位德国哲学家说的那样:“教育就是一棵对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郭长顺用自己纯粹正直的灵魂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将以身作则立了起来。

跑3公里意味着什么?气喘吁吁、心跳加速。如果对于一个常年患有心脏房颤的人来说呢?如果还是在动完手术后不久呢?去年10月,在术后不满3个月的时间里,郭长顺参加了学院的体能测试。面对众人的劝说,他说“医生说我感觉好就没事”,“体能测试也是实战化训练的一部分嘛,我作为教员,怎么能不上呢?”一圈,两圈……哪怕到了最后两圈他已无力再跑,仍旧坚持用毅力走完了全程。

在郭长顺的追悼会上,悼念他的人来了一批又一批,其中不乏与他有过学术争论的人。那些曾与他争得面红耳赤的人,现在一个个涕泗交颐:“他就是一个认死理的人,特较真,不愿意服输。”“学术上只要他认为有问题就一定会说,也不管对方是谁。”“我们学术上有过很多争论,但平日里关系特别好。”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从教以来,郭长顺积极主动承担教学任务,主动参与主干课程教学,他教授的多个专题、多堂精品课程,得到督导专家的肯定和表扬,得到广大学员的广泛认可;他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刻苦深入钻研教研,努力改进教学工作,先后参与编写《联合作战政治工作》《武警部队执勤政治工作》《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概论》等教材专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他坚持结合教学搞科研,把科研工作当做教员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参与完成武警部队以上课题4项,荣获武警部队军事理论研究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还被评为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在他28年的军旅生涯中,因工作业绩突出,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

郭长顺时刻牢记着习主席提出的:“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的理念,不遗余力地在培养新教员上下功夫,陈媚娜就是其中的受益者。如何让学习军事理论出身的陈媚娜踏入党建这门学科,郭长顺想了很久。2013年,在郭长顺的多次协调推荐下,陈媚娜进入了他的母校——西安政治学院学习。打电话询问是否有生活困难、学习问题,与她导师联系关心她的课堂表现,成为郭长顺日常的一部分。帮着推写教案,推荐参加比赛。回想起与郭长顺共事的那些日子,陈媚娜十分感激,她说:“郭教授是我的引路人。”

图说:2012年3月,郭长顺在杭州参加培训时留影。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供图

喜欢给妻子、孩子买衣服

小寒带着些许绵雨飘然而至,原是“围炉夜话诗酒茶,静候亲人团圆时”的温馨时刻,但对郭长顺的家人来说,却只剩下“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的悲痛。“回家推开门,桌边他为我准备的我最爱的素饺子还没有下锅,莲藕才匆匆忙忙地切了一半……”一提起郭长顺,他的爱人至今仍悲伤不已。有人曾这么劝过她:“你想想他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你也许就不会这么想他,这么难过了。”“如果他真有什么不好的,我也不至于这么伤心了。”说完这一句,她早已泣不成声。

生活中的郭长顺简单、朴素。他总是热衷于给妻子、孩子买衣服,而自己衣柜中仅有的几件便装,却都是十几年前新婚时买的。出差去异地教学,明明已满足乘坐一等座的条件,他却还是挤在二等座的车厢里忙忙碌碌。办公室内那张小小的沙发就是他午休小憩的地方,一台笔记本就是他向学院要求的全部。

家人眼中的郭长顺是一个热爱家庭的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生于河南扶沟的郭长顺深受中原孝道文化的滋养,在母亲身边时,无论工作有多忙,他都会回家为母亲做饭,哪怕离家千里,每天也要和母亲通话问候。对待岳母,他至纯至孝,背老人上下楼,生病时悉心照料;妻子出差,临行前包中衣物、水果早已备好;归家班车上,担心孩子在家孤单,总要与儿子通话聊天。

万能武4年前成为原武警政治学院的一员,郭长顺是当时接纳他的第一人。从那时候起,无论何时何地,他都能听到郭长顺的关怀、嘱咐和叮咛。“上个月,郭哥还给我送来了硕士盲评意见,还开玩笑说我也四十多了,不好瞎批评我了。”在万能武的印象里,听郭长顺操心最多的就是老乡战友孩子家属的事。郭长顺是朋友心中的好大哥,有人面对转岗心里别扭,他总会与人家多聊聊,排解情绪;有人遇到困难,生活窘迫,他总会伸出援手,古道热肠。

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不善言辞,不爱张扬,默默地关爱家人,关心朋友,在大家的心中留下了点点温暖。

通讯员 徐连宗 薛芸妍 新民晚报记者 江跃中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