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深海区 > 正文

冷链成为疫情防控新挑战,多国认识不充分,中国如何防范物“传”人?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王若弦     编辑:杜雨敖     2020-11-27 13:11 | |

  冷链带来的挑战再次揭示一个道理,疫情防控需要全世界齐心协力。

  中国多地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近日检测出新冠病毒,为及时阻断疫情传播风险,中国积极采取行动:海关总署陆续暂停多国多家企业冷链产品进口,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要求在进口冷链食品首次与境内人员接触前实施预防性全面消毒处理。

  虽然冷链安全被中国视为疫情防控新挑战,但世界多国认识尚不够充分,甚至出现个别歪曲中国检测进口食品意图的言论。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回应:“在全球疫情形势仍然严峻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主管部门本着生命至上理念,着眼于切实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对进口食品采取了有关检测措施,这是完全必要、合理和正当的。”

  对病毒零容忍 中国迅速行动

  北京推出“冷链食品追溯平台”,顾客可扫码追溯冷链食品来源。图GJ

  为有效防范疫情输入,全国海关进一步加大进口冷链食品检疫力度,目前已与有冷链食品输华贸易的全部109个国家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和磋商,累计抽查50个国家140家进口冷链食品生产企业,对查出问题的22家企业采取暂停或撤销注册资格等措施,并对有员工感染的20个国家99家企业采取暂停产品进口的措施,其中82家企业是在出现疫情后自主暂停对华出口。

  对于中国的举措,厄瓜多尔和德国是为数不多作出回应的国家。

  7月3日,中国海关从厄瓜多尔三家公司生产的冻南美白虾外包装上检测出新冠病毒。中国海关总署对这三家企业暂停在华注册资格,暂停产品进口,并对暂扣货物采取退货、销毁等处理措施。

  对此,厄瓜多尔政府表示已同中国政府举行了至少四次会谈,保证将履行必要程序,确保出口到国际市场的产品安全性。

  不同于厄瓜多尔,德国的反应是立即否认关于感染源的说法。

  11月8日,天津海联冷库一名工人确诊感染新冠病毒,查证发现一批从德国不来梅进口的冷冻猪肘外包装核酸检测呈弱阳性。第二天,德国联邦农业部就回应称,天津的疫情不太可能是德国猪肘造成的,因为根据德国掌握的情况,尚未发现有因食用或接触沾染新冠病毒的肉类及肉制品而被感染的先例。24日,天津疾控中心通报,海联冷库感染来源为北美猪头。

  这似乎是一个缩影: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对进口食品进行全面检测的国家之一,但冷链食品安全并未在全球范围得到足够关注。

  不仅如此,对于中国采取的相关措施,一些西方国家还投来质疑的目光,不仅认为中国多此一举,还谴责中国扰乱国际贸易秩序。

  有欧洲官员称,出口商需要更多有关中国检测方法和结果的信息。但事实上,在中国多地关于冷链食品外包装检测出病毒的通报中,都列出非常详细的时间、地点、患者基本信息和活动轨迹,甚至还包括涉及商品数量、所属公司等信息。

  面对恶意揣测和无端指责,中国立刻作出回应。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中国的行为是完全必要、合理和正当的。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毕克新指出,对进口冷链食品开展核酸检测是预防新冠病毒传入的重要举措,符合世贸组织规定,国内法律依据充分,不影响国际正常贸易开展。

  冷链或将成为最为脆弱环节

  也有一些专业人士替中国说了公道话。

  美国顶级科学家、前哈佛医学院教授哈兹尔廷在《福布斯》杂志发表题为《冷链产品会携带新冠病毒吗?有可能!》的文章指出,尽管世卫组织和美国疾控中心称食品包装引起的感染风险很低,但物传人的概率也许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低。他在文章中肯定了加大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对于中国控制疫情的积极作用,“每当出现新病例,中国就努力防疫并加强对进口食品检测”。

  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安德森博士指出,病毒可以在低温下存活较长时间,而冷冻设施的条件往往更利于病毒生存和传播。“这是个令人担忧的问题,生产冷链食品的工人们往往彼此距离很近,口罩在较冷的温度下也可能因为潮湿而失效。”他认为,冷链确实有可能成为全球抗疫中最脆弱的环节。

  波兰工人在仓库内搬运准备出口的食品。图GJ

  全球疫情警报和反应网络主席费舍尔正在研究新冠病毒能在冷冻肉和冷冻三文鱼上存活多久,他没有否认冷链食品及其包装上存在新冠病毒的可能。“中国等亚洲国家之所以更有可能发现冷链食品及包装上的病毒,是因为这些国家已经基本控制住疫情,目前没有大规模感染的情况。但西方仍在和疫情作激烈的斗争,你不会在欧美等国有这样的发现,因为只有当‘零感染’超过一百天后,再发生小规模感染病例,你才可能重视它。”

  全球齐心协力不能因噎废食

  正如专家们所说,随着时间推移,新冠病毒可能会刷新人类认知。

  中国是全球为数不多对冷链投入关注的国家之一,有关部门6月开始就开展对进口冷链的抽检。截至9月15日,全国24个省份报送298万份检测结果,仅在22件样品上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但病毒核酸载量较低,未能分离到活病毒。

  10月,中国疾控中心在溯源青岛疫情时,从进口冷冻鳕鱼外包装上首次分离到活病毒。这是首次在实验室外证实,在冷链运输条件下,新冠病毒可以在物品外包装上存活较长时间,具备跨境输入的可能。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认为,新冠病毒喜欢冷的环境,温度越低存活时间越长。冷链为新冠病毒提供了远距离传送的载体,特别是随着北半球冬季到来,病毒存活时间更长。

  那么,是否应该对进口冷链产品“一刀切”呢?业界人士认为,就目前而言,这是因噎废食,并不现实。

  原因在于,冷链产品风险防控已进入防疫新常态阶段。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表示,中国需要大量进口产品弥补国内供应不足,绝不能把进口产品拒之门外。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微生物实验室主任李凤琴提醒消费者无须过度担心,注意食品卫生,做好日常防范。

  冷链问题从来不是某一国的问题,从劳务输出,到食品加工,再到物流运输,最后到达商场冷柜,这条产业链上所有人都是命运共同体。冷链带来的挑战再次揭示一个道理,疫情防控需要全世界齐心协力。

  延伸阅读:什么是冷链

  冷链是指产品在产地采收或捕捞之后,经过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冷链产品首先要被速冻设备进行急冻保鲜,然后被囤积在冷库里,有需要时被装进冷藏集装箱,上船远距离运输,或者被冷藏车拉出来,就近送达各个商场的冷柜。这样,产品在各个设备保护下,一路都处于低温的新鲜状态,形成一条完整的“链”。

  冷链运输的产品,大致有食品(果蔬、肉类、水产、速冻食品等)、医药(疫苗、血液用品等)和化工(精密仪器等)三类。其中医药和化工类加起来占比不足一成,食品独占九成。

  在世界冷链物流的发展过程中,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它们根据本国农业的特点和需求,开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在医药冷链物流上也掌握着先进的技术。

  不过,这些国家也多是疫情严重地区,比如美国,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已突破1200万,居世界首位。

  为何风险大?

  专家指出,冷链产品成为疫情风险点有多种原因。

  首先,新冠病毒耐低温的特性使它在冷链产品表面更易存活。

  其次,进口冷链产品数量多,抽检难以发现所有病毒。

  此外,受封存场地、检测能力、消毒设施、人员配备等因素限制,难以对所有批次取样检测。

  专家建议,冷链相关从业人员要增强防护意识,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可能被污染的冷链食品。装卸工人在装卸来自疫情地区的进口冷链产品时,务必全程规范戴好口罩,避免货物紧贴面部、手触摸口鼻。穿戴多个防护用品时,务必确保防护口罩最后摘除。

  消费者不要采购没有明确来源信息的冷链产品,选购时应正确佩戴口罩,避免徒手接触产品表面,购物后应及时清洗双手,洗手前双手不碰触口、鼻、眼等部位。

  撰稿王若弦

  责编 杜雨敖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