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台前幕后 > 正文

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丨赵志刚、梁波罗、王汝刚、李九松等重返大世界回忆“老底子”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肖茜颖     作者:肖茜颖     编辑:沈毓烨     2018-07-30 11:11 | |

78岁的配音艺术家曹雷跨界朗诵《爱莲说》驱散了暑热;84岁的滑稽戏名家李九松和66岁的王汝刚带来了笑痛肚皮的独脚戏,55岁的“越剧王子”赵志刚唱起了动人的《沙漠王子》选段……在昨天举行的2018大世界艺术名家“回娘家”活动中,20多位艺术家汇聚大世界舞台,让有着丰厚“老底子”的大世界有了“活态传承非遗”的新面子,而艺术家们则表示要共同守护好“老牌子”,并面向全世界打造一个融合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的“好牌子”。

图说:2018大世界艺术名家“回娘家”活动 官方图

老上海回来了


夏日炎炎,大世界室外场地——一楼中央舞台前人头攒动,二楼连廊处也早早地挤满了观众。曲艺名家王汝刚、李九松、高博文,戏曲名家赵志刚,表演艺术家梁波罗、俞洛生、张名煜、任广智、陈少泽、郑毓芝、刘安古,配音名家曹雷、张欢、孙渝烽、赵兵,朗诵艺术家陈醇、刘家祯等齐聚大世界,成了市民“战高温”的理由。

台下,背心早已湿透的八旬林老伯,眉开眼笑地听着王汝刚和李九松相互“抬杠”。他清楚地记得,大世界早先的门票是两角五分,他每个月都要来一两次,“哪怕在这里挤一挤也是很开心的,以前好玩好看的东西还没有现在这么多呢。”

在二楼打伞遮阳的彭阿姨是冲着梁波罗和赵志刚而来的,她的老伴则在伊旁手持单反相机“严阵以待”。

图说:赵志刚演绎越剧《沙漠之子》 官方图

老上海们不仅自己来了,还把年轻一代带来了。在现场,一些00后、10后们看得目不转睛。10岁女孩杨爱媛偏爱海派魔术《金币的变换》和杂技《俏花旦》。她的外婆张女士表示,二十年前,自己经常带着女儿来大世界玩,如今则带着外孙女来,“大世界是我童年记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老演员想“家”了


舞台上的艺术家们百感交集。张欢从小就喜欢大世界里的哈哈镜。不过令她印象深刻的则是一个美国明星的大世界情结。1990年,第三届上海电视节举办时,风靡一时的美剧《神探亨特》中麦考尔的饰演者斯蒂芬妮·克拉默受邀来沪,她在与张欢交流时表示很想参观大世界。遗憾的是,因活动太忙,克拉默最终没有来到心心念念的大世界。张欢说,人生地不熟的美国人“指名道姓”地想要来大世界,可见大世界的影响力。

图说:王汝刚、李九松演绎独脚戏《春风吹进大世界》 官方图

著名滑稽戏演员王汝刚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上世纪80年代在这里演出的场景,耳边仿佛还能听到哄堂大笑声。他说,大世界是艺术家的摇篮。曾经,上海的每个剧团每年都要在此演出3个月,吸引流动性大的观众对剧团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如果某台演出一直冷冷清清,演员就会被大世界“黄牌警告”甚至“要求整改节目”。

于是,大家各显神通。王汝刚说,以前大世界四楼的场子很冷清,因为观众不愿往上跑。运营方便请了一位滑稽戏演员来提升人气,这位演员于是用口技和算盘模仿火车的声音,美其名曰“火车开进大世界”,楼下的观众听到楼上传出火车声不免好奇,马上,那个四楼的场子就被“盘活”了。

老品牌新出发


“回家”,是为了走得更远。今天的大世界又该如何“链接”当下呢?艺术家纷纷为老品牌支新招。

图说:曹雷、杜金鹏朗诵《爱莲说》 官方图

前不久,王汝刚携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在大世界办起了沪语节,邀游客唱上海山歌、讲上海闲话、做弄堂游戏、欣赏滑稽戏,以此推广海派文化。看到游客乐在其中,他决定继续打造互动性更强的沪语节。他还想了一个点子:让大世界工作人员试着用上海话为大家服务,“一走进大世界,人人都讲上海话,把这里打造成沪语天地”。

高博文在大世界“孵化”的评弹《高博文说繁花》,让年轻人有机会围着八仙桌听作家金宇澄讲上海故事,品着三弦和琵琶的江南味,最终恋上评弹的“好滋味”。这次“回家”引发了他继续向年轻人传播评弹的激情。

曹雷则以古琴伴奏版朗诵《爱莲说》展现了“跨界”的决心。曹雷表示,要把古文或苏州话“翻译”成不同年龄或地区观众都听得懂的语言,让打破壁垒后的朗诵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桥梁,让“老底子”活在年轻人的心中。(新民晚报记者 肖茜颖)

记者手记:文化土特产

大世界,对于上海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答案。

梁波罗表示,在老地方能和一帮子老同事、老朋友“碰碰头”,开心极了!曹雷回忆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大世界乌烟瘴气,6岁第一次来逛的她差点被陌生人抱走。如今,这里早已“变身”为老百姓的乐园,也给文艺工作者搭建了一个创作平台。而她最近就在大世界的舞台上找到了新灵感,“牵手”新伙伴。在王汝刚和高博文的眼中,上海曾是戏剧演出的大码头,也占据了中国戏剧的半壁江山。大世界更是艺术家的“试金石”。戏曲人在大世界“跑过码头”了,才算在全国“立稳脚跟”了。

在更多的老百姓看来,这里好白相,就是上海人自己的文化土特产。

讲述五花八门,对大世界的爱却是共通的。或许这就像《喜欢上海的理由》唱的那样:上海是我长大成人的所在,带着我所有的情怀,第一次干杯,头一回恋爱,在永远的纯真年代……

那些上海小囡会长大,但是这些情怀“不老”。(肖茜颖)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