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风情”
尹荣方
有人说国内不少城市和“旅游胜地”有风景而无风情,此语甚妙,不少旅游目的地的弱点、缺点,可谓一语道破。
风情首先意味着“自然”,呈现的是那里的本来面目,那里人民的真实生活方式。唐人杜荀鹤诗:“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相思在渔歌。”这就是“姑苏风情”,这样的有风情有特色具古风的城市,我们可以举出许多,如“秦淮风月”、“扬州画舫”、“杭州繁华”等。而如今有些旅游城市,家家旅舍,户户商家,原住民整体迁出,虽然装点辉煌,货物山积,然矫揉造作,虚张声势,有何看头!更有一些地方,大拆大建,什么历史建筑、民俗文物,一律铲除,然后搞假“古城”,假“老街”,假“旧宅”,假“民俗”……赝品充斥,何有风情可言!
风情还意味着民风、民俗的淳厚,到处是灿烂的笑容,国民诚实守信,乐于助人,趣善好施,我们会觉得这样的地方风情万种。我二十余年前曾在某国的一个小城居住,见很多商店将商品,如电池、胶卷、日用百货等列于店外,无人看护,顾客挑选好商品,到店内付款即可。据说从未有过失窃之事。人们骑自行车,也不见有上锁的。而民居优雅,花木葱茏,寺庙园林,错落点缀城中,不由从心底感叹小城之美、人情之美。
反之,现今不少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却充满欺诈、虚假,到处是怀疑的目光,到处是陷阱,今天出现天价鱼,明日冒出假牛肉,火锅放罂粟,火腿涂砒霜,人们防护之不及,还会觉得它有风情吗!而你到居民区一看,阳台、窗户、大门全被铁栅栏或不锈钢栅栏罩住,这样的民居,这样的城市面目,你会觉得美吗!
秦少游词云:“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此是水汽之雾,造成景物的朦胧,自是一种美,故诗人每形诸笔墨。庐山、黄山的云雾,风情万种,更是人们憧憬的美景。如是雾霾,尘埃纷纷,则大煞风景,何来风情!现代社会,一个城市或景点之有风情,要靠碧天白云,水清山绿,此所以人们一到澳洲、欧洲诸国,而啧啧称羡也。我有个大学时的同学,住在西南素以闲适著称的城市,过去这座城市又称为“锦城”,然如今亦苦于雾霾,他曾作《竹枝词》两首描述:愁霾残雾锁成都,料与京城已不殊。美容院里修描罢,花容出户便模糊。其二:霾雾袭来无处逃,呼朋唤友上茶寮。前车才过科华路,回首尘飚磨子桥。雾霾所催生之“诗”,只能是带有苦味的了。
城市或旅游地的风情,多见于诗人的笔下,辛弃疾云:“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此。”李白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柳永道:“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他们哪里将眼中之景看成单纯的客体,只配供我欣赏的!他们诗中表现出的热爱、尊重自然、描写对象以及由之产生的物我一体的感受,历历如在我们的眼前。然则城市、景物之风情亦有赖于人,有赖于欣赏者所具有的特殊之“眼”。而今日一些城市与景点之所以没了风情,大约还与我们失去了特殊之眼有关,我们现在有的是功利观念与作为,自然与城市的景点,成了赚钱的工具,于是天下名胜全被圈起,连到孔庙拜孔、佛寺礼佛也要买门票。这样的城市,这样的景点安能不异化!而游客花钱游览,物是物,我是我,又安能如稼轩、太白辈面对景点时的从容入神呢!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