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
街镇报: 天平家园鹤翔航头朱家角古镇泗泾 今日九星宝山社区璀璨徐家汇定海家园科瑞物业湖南社区健康枫林今日虹梅今日练塘龙华社区曲阳社区庙行之声北站社区江桥报太平家园嘉兴天地美丽顾村和谐盈浦金泽报道康健社区走进广中川北印象重固家园今日佘山永丰社情友谊社区今日张江今日真如宣桥之声岳阳家园宜居东明新车墩报今日宜川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正文

1953年虹镇老街特大火灾追记

  小编的话 老街的那场特大火灾,虽然已是人们遥远的记忆,往事亦已淡漠如烟。但它在上海消防史上留下的印痕,却是深刻的。好在,那场大火所及之处,皆为棚户草房,灾民疏散、逃生相对容易,众多的市民才得以绝处逢生。但这场“竹篮之灾”留给人们的教训是深刻有:消防安全,丁点儿都麻痹不得!

  1953年虹镇老街特大火灾追记

  胡根喜

  1953年5月24日;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它对位于上海东北一隅的棚户区、被俗你为“下只角”的虹镇老街数万贫民,乃至上海市民来说,却是刻骨铭心的:下午三时许,一场突发的火灾令过火面积达50余亩的“穷街”之地成为一片焦土;950间房屋成为一片废墟,1595户5581人无家可归;无情的火灾吞噬了5位生灵,重伤15人……这场特大祝融之灾,一晃63年了,老街人忆及当年这场因一只竹篮而引发的灾情时,仍然心有余悸……

 

  1. 废墟上的追悔

  董如崇想死的心都有!

  这是一场本不该发生的弥天火灾:倘若戏痴的婆娘,不被临平路、张家巷公平大戏院(今瑞虹新城一期原址)江淮戏名角李玉花演出的《赵五娘》勾了魂;不!倘若在外出时留了个心眼,顺手把那只悬吊在煤球炉上方的竹篮摘下,挪一个地方,或许就不会引来祝融光顾,也就不会酿成如此惨绝人寰的灾祸!

  晚了,一切都晚了!

  放眼望去,那熟若掌纹、原本是生机勃勃的草棚瓦屋,在一片熊熊烈火中轰然倒塌。苍凉的暮霭下,余烬未消的灾场还冒着缕缕青烟;哀号声声的焦土上,一片凄惶;昔日成片连毗的老街,成为一片废墟。火灾祸及之下,飞虹路上的赵万昌翻砂厂及中、小型铁工厂、木器厂、棉花弹制作坊、染坊、点心铺、小商品店、杂货铺、小贩摊,成了烟雾弥漫中的一堆瓦烁、残砖与焦木。原本百业繁茂、人丁兴旺的老街窝棚草屋小瓦房,在一场不期而遇的祝融之灾中,化为断墙残垣!更为惨烈的是:董如崇的紧邻好友、在汇山码头上一起走“过山跳”的工友、“扛棒伙伴”陆小二子的发妻、4个欢蹦乱跳、可爱而稚气的总角孩童,都被大火吞噬……

 

  2. 祸起萧墙的竹篮

  1953年5月24日,老街人就像往常一样,做工的,早早儿地就出门上班;摆摊的小贩、锔碗补锅的工匠、蹬三轮的车夫,精神饱满地各自出街营生。虽说上海解放才四年,但穷苦人终于挺起腰杆子做人,生活也逐步得到了改善,真就尝到了翻身解放做主人的滋味。是咯!这一带虽说都是草棚瓦屋人家,是苦力、贩夫、走卒的栖息之地,但自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把红旗插到了飞虹路、天镇路、天宝路、沙虹路、虹关路一带的老街,此地数万户靠出卖劳动力谋生的穷苦人真正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好日子。就以董如崇来说吧,虽说依旧是在汇山码头做杠棒小工,干的是力气活,但不再受把头的打骂、盘剥与迫害。这且不说,就连共产党派来的大小干部,见了他这个码头小工,也是和颜色悦色,没有一点架子。呵!新社会讲平等,这让董如崇觉得活得像个人了。

  董如崇的婆娘?一个十足的淮剧“铁粉”。但凡有演出,她就是将大饼油条换成一碗萝卜干水泡饭,也要去饱饱眼耳之福。倘若张家巷公平大戏院上演生、旦名伶筱文艳、周筱芳的戏,她定规要从碗底里抠出一张戏票钱,人物正正地进剧场去过一回戏瘾。昨儿,听说公平大戏院有名角、精诚淮剧团的老牌青衣李玉花主演的《赵五娘》,她怎能错过一睹这位淮剧名家的芳菲?吃过中饭,她匆匆地洗涮了碗筷,擦了把脸,还抹了雪花膏,又换了件青竹布的衫子,还约上三两同道知己,就出门看戏去了。

  错了,大大地错了:出门前,她竟忘了将屋后“灶披间”里封炉子的圆铁板压在煤炉上。往常有事出门,炉球炉是一定要封好了的,这是大意不得的事。更要命的是,那只平素上街卖小菜的大竹篮子,却被她随手吊挂在煤球炉上方的铁钉上!

  下午三时,挂着“客满”招牌的公平大戏院里,济济一堂的戏迷都被《赵五娘》中“书房会”那段苦情戏文弄得泪眼婆娑:一路风尘的赵五娘向进京赶考京中了魁元又做了官的丈夫蔡伯喈,哭诉别后一家人的悲情桥段,令人动容。不愧是名家:李玉花那大段的《自由调滚板》,唱得凄楚哀婉而揪人心肝。悲怆至极的声腔唱得一众戏迷涕泪滂泗。董旭崇婆娘的眼泪止不住扑籁籁地往下掉……而此刻,她做梦也不曾想到,因为她的粗心大意,一场虹镇老街有史以来的最为惨烈的特大火灾一触即发:“灶披间”里那悬吊在煤炉上方的竹篮已被炉火熏烤得发烫发热、变脆生焦,在达到了可燃点时,终于“蓬!”地一声,闪出一团火花;迅即,火花化成了火舌,舔着紧贴着的木柱;木柱上的火舌如同一条贪婪的火蛇,爬上了梁柱,燃向了屋顶;火蛇聚成了火龙,呼呼地向四周扑腾漫延;方圆50亩地上的1595户人家的草棚陋屋,尽付一炬……

 

  3. 不忍卒睹的火场惨景

  此时,紧贴着飞虹路525弄16支弄25号董如崇家的邻居、陆小二子的婆娘正和年方五岁的稚儿一起午睡。酣睡中,她的嗅觉失去了敏感。当火龙烧穿了板壁,爬上梁柱时,身边的儿子从睡梦中惊醒。看着弥屋大火中条条火舌正狂舔乱窜,他被吓得哇哇大哭;陆小二子婆娘也被呛鼻的烟火熏醒。懵懂中,她一把抱起儿子欲想逃生,然而已为时晚矣:灼灼的火舌正在板壁、梁柱、桌凳间狂舞;尽管她抱着儿子左闪右躲,但凶猛的火龙“蓬!”地扑上了她与儿子的身,炙烧着母子俩的皮肉;与生俱来的母性,令陆氏女人紧紧地抱着儿子不放;随着屋顶“轰”地一声倒塌,成了“火人”陆家母子,在惨叫声中双双命赴黄泉……

  大凡见识过上海滩“下只角”棚户区的人,都懂:由于当初在建房时的随意性,造成了这一大片简屋陋室分布出不规则的几何体状;原本狭窄的弄堂,曲曲弯弯地派生出弄中之弄的“支弄”、“叉弄”;但凡陌生人走进去,不啻就是陷入了魔宫迷阵,再想找回来时的路,那是颇费周章的。在16支弄25号如此狭窄而紧邻的一间间草棚瓦屋间,狂劲的火魔一路狂奔,迅即就燃成了一片火海。

  此刻,16支弄里三户人家的两男一女三个稚弱儿童,正在屋子里玩耍、游戏。欢乐中,他们怎会想到足以夺去生命的火魔正在迅猛地逼近?当火龙呼呼地撞开房门时,三个稚童都被惊呆了,吓傻了。困在火场中心,面对狰狞的火兽,他们的脑海一片空白,哪还来得及逃生?炙烫的大火无情地吞食这几个未谙世事、还未得识大千世界的风花雪月,更没有体验美好人生的花样少年,已命悬一线。小小少年,求生的渴望与成人一样:他们声嘶力竭地哭喊呼号,希冀能换来生还的机遇。然而,一切都是徒劳,三条原本鲜龙活跳的小生灵,就此与爹娘亲人永诀人寰……

  此刻,近在大连湾路消防队的瞭望楼值班员察觉了火情。于是,出车的警报骤然拉响,仅有的二辆消防车迅即出动,一路呼啸着向火场驶去;远在沈家湾(吴淞路560号)消防支队也接到求救电话;半小时内。从虹口、杨浦、闸北、宝山等地飞速赶来的消防车辆多达19部;提篮区公安公局出动干警241人直扑现场灭火、疏散灾民……

  无奈,还是无奈:老街的道路太窄,如同蛇形的曲曲弯弯的支弄障碍重重,几无可供消防车进出的通道。尽管一条条水龙吱吱地射向火场,尽管消防队员使出了浑身的解数,砍、勾、劈、拉,但火势依旧没能被控制。一间间的棚屋在“吱吱嘎嘎”声中倒塌;一声声凄厉的惨叫,在老街的上空盘旋;一个个伤员被抬出火场……

  无数条张牙舞爪的火龙,肆无忌惮地扑向毫无抗灾强度的棚屋草房,席卷了一间间砖木小楼,也摧毁了一家家厂房、作坊、商店、贩摊;焚毁了老街人的希望与梦想……

 

  4. 火患的历史成因

  这场火灾,之所以过火面识达50余亩地之广,烧毁房屋近千间,死伤人数为二十多人,且瞬间就燃成燎原之势,是与此间的地理区位、房屋结构及消防意识,有着必然的联系。

  坐落在飞虹路、天镇路、沙虹路上带的虹镇老街,系由河网沟叉、荒土野冢之地崛起的一片、蔚成数十万人口的大镇闹市。由于河道交通便利,从上个世纪初起,一批批来自苏北、安徽、山东等地的难民,大多撑船从老虬江(吴淞江)分流而衍生出的沙泾港支流进入此地,落地谋生。然而,这些靠在码头上走“过山跳”的扛棒苦力、轮船上做拷铲油漆的小工、纱厂的纺织娘、蹬三轮的车夫,及小摊小贩,无力建造像样的房屋,只能依傍着沟壕、小河和荒地,搭建各种陋居简屋。其中,有拖船上岸建成的“旱船”及沿河搭建的“河房”;用几张芦苇、篾竹,卷成的“滚地龙”;更有赤贫者,则将曝露在野地里的棺材搭堆成窟,拉上草帘,就成了“材房”。后来,人们节衣缩食攒下余钱,便买来毛竹做梁柱,用竹片编排、抹上黄泥巴做墙,用竹笆做门;至于屋顶,则用茅草扎成垛,层层铺设在竹(木)檩条上;一间可以遮风挡雨的草棚子就可能遮蔽风挡雨了。到了上个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有些生活条件开始好转的人家,或是一些小业主,开始拆旧翻新,将茅草棚屋翻建成砖木结构的小平房,或上下两层的楼房。不容乐观的是:及至上海解放后,虹镇老街的居住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这一带绝大多数依旧是竹梁竹柱泥抹墙,铺几层稻草做屋顶的陋棚简屋。这种房子,非但经不得狂风暴雨的侵袭,更要火烛小心,稍有不慎就会酿成灾祸。如此陋室,虽解决了住宿的一时之需,但防火的能力却极为低弱。你看,这些原本就是易燃的材料,遇有明火烧炙而酿成火灾,那是分分秒秒间的事。据有关部门统计:虹镇老街70%的住户使用的是自建的土灶;其余为煤球炉;80%以上的人家,都是靠点着煤油灯或蜡烛照明。更可怕的是,这些土灶、煤球炉、煤油灯,多数是紧靠着房子的板壁、芦席;时间久了,板壁、芦席经过烘烤、老化,遇火即燃。尽管,那时的居委会组织了阿姨大妈晚间治安防火值班,手摇铃铛,走街穿巷一路提醒“防火防盗,火烛小心”,但火灾的隐患却并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理与控制。此外,解放前老街人的生活用水,多为井水、河水。50年代起,开办了给水站后,居民凭购买水筹,排队用水桶接水,给及时灭火及消防车补水造成了极大的障碍。老街1953 年的那场大火,之所以没有被迅速扑灭,且过火面积广深,与此有很大的关联。

  火灾,引起了上海市、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时对无力自救的2900余人收容安置;开展灾后紧急救济活动,解了4400余人的燃眉之急。紧急着,区政府又发动工商、医务、教育、里弄等社会各界进行募捐,共集得善款6亿2千2百89万3千850元(当时的一万元折合现今的一元)。区政府在此基础上追加补助,重建新房970间,使部分受灾市民有了居所。市政府还在虹镇老街、沙虹路、安丘路、虹关路一带建起了名为“爱国新村”的坚固平房,让灾民越冬。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今日热点
更多新闻
发布评论
您还能输入300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

新闻热词榜
1
1
  • 数据加载中……
【街谈巷议】旅行社那些坑爹事 市民:“强制消费”最可恶 2016-08-04 09:10
聚合
生活在上海 生活在上海

这里,有土生土长的本地上海人,有来自国内各地的新上海人,有不远万... [详情]

干了这碗狗粮!这些奥运伉俪对Ta说些什么“情话” 干了这碗狗粮!这些奥运伉俪对Ta说些什么“情话”

有时,奥运赛场犹如战场,宣示着竞技体育的残酷。有时,奥运战场又像... [详情]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新民地铁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友情链接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