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嘉定采访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因为收工早,迅速撤离把家还,地铁站下,时间不过四点半,便拐进书店,东张西望,忽然从书架上发现一套《余振翻译文集》,是2014年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出版的。四卷本定价将近五百,很贵,买不起!但是我还是拿出手机拍了两张书影。
余振先生,以翻译俄苏作家普希金、莱蒙托夫、马雅可夫斯基的作品闻名于世。而他的本名李毓珍,知道的人要少得多,说起来李先生是我们辞海的老前辈,他是《辞海》语词分册的主编。改革开放后任教于华东师大中文系。
屈指算来,我和李毓珍先生仅有三面之交。头一次是李先生的《棋经十三篇校注》出版后,他特地来辞书社送一本书给我的师父张成濂老师(前两年也过世了,我刚好出差,只能发一条微博表示悼念),张老师是《围棋词典》的责编之一,李先生只是走进我们文艺编辑室,和张老师聊了几句便告辞了,这书说实话张老师是没什么兴趣的,但毕竟签了他上款,我虽然艳羡却也没好意思跟师父讨。
此后机缘凑巧让我有了登门求书的机会,那是我自告奋勇替我的恩师赵之云给李先生捎信,他俩是围棋史研究的知音,而李家和我家相距不远,我自然乐意跑腿。和李先生可谓一见如故,因为围棋史研究过于小众,见我这个后生尚可勉强做个谈话的对手,李先生自然要勉励一番,临别时如我所愿地得到了他的签名本,这个签名本李先生没有具名,只是写了“校注者”;而书上留有一些李先生细致校改的字迹。老辈学人的风范,晚辈望尘莫及。
过不几日,在单位的楼梯口又遇见李先生,话没聊几句,只记得老人家握着我的手说:“你一定要读我的书!”虽然我终于还是没有成为棋史学者,而是三十年如一日地“总在编”,但李先生的书我是真的拜读了。
二十一年前的八月七日,李先生(享年八十八岁)和我的恩师赵之云(享年五十五岁)这对忘年知音,竟然在同一日与世长辞,今日思之,仍感痛心!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