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正文

晨读 | 菊花的落与不落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谈瀛洲     编辑:王瑜明     2021-03-05 07:05 | |

  菊花会不会飘落呢?会,但是不会在花瓣还有鲜艳色彩时飘落,而只会在已彻底枯黄后飘落。

  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作过一首《题画菊》诗:“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前两句是写菊花开在秋天,不与开在春天的众花为伍;后两句是写菊花开老后,只会在枝头慢慢枯萎,而不会像樱花那样有片片花瓣带着鲜艳的色彩飘落。郑思肖原名郑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为“肖”是繁体“趙”字的一部分,寓怀念宋朝之意。他的这首诗,一方面是写菊,另一方面也是写他的节操。他宁愿保持气节而死,也不愿像许多人那样,臣服于北方来的残暴元军。

  在较早的南宋史正志所撰的《史氏菊谱》的后序里,则记载了两个北宋有名的文人,关于菊花落与不落的一场争论:

  王介甫《武夷诗》云:“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欧阳永叔见之,戏介甫曰:“秋花不落春花落,为报诗人子细看。”介甫闻之,笑曰:“欧阳九不学之过也。岂不见《楚辞》云‘夕餐秋菊之落英’?”

  也就是说,王安石做的诗里有一句“残菊飘零满地金”,欧阳修看了嘲笑他说,菊花的花瓣不会飘落;作为一个诗人,他应该对生活作更仔细的观察才对。王安石听了就反驳欧阳修说,自己并没有错,而是欧阳修错了;欧阳修错在学问不够,没读过《楚辞》,因为屈原的《离骚》里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样的句子,证明菊花花瓣是会飘落的。

  我这两年对菊花大感兴趣,种了不少,对菊花从盛开到凋谢乃至结籽的这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作了仔细的观察。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说,菊花的花并不是一朵花,而是许多小花聚集而成的“头状花序”。我们称之为“花瓣”的,其实是位于花序边缘的“舌状花”,是单性的雌性花;我们称为“花心”的,则是“管状花”,既有雌蕊又有雄蕊。花心在单瓣菊上很明显,在复瓣菊上常常看不见。

  在过了盛开期之后,菊花开始凋萎,这时它的花瓣里的水分开始减少,耷拉下垂,花瓣里会透出一种紫红色,白菊尤为明显。这就是郑思肖所说的“抱香死”的过程。此时“花瓣”仍部分保有原来的颜色,并不会飘落。因为如果这时就飘落的话,它就结不成籽了。成功受精的花,这时就会有种子在它的子房里慢慢成长成熟。大部分养菊的人在这个阶段,就会把残菊剪掉,因为菊花在这时已经不好看了,而且他们多半也不知道菊花会结籽,或者即便知道,结的籽对他们也没什么用,因为菊花用分株或扦插来繁殖很容易。所以,大部分人看不到菊花凋谢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菊花下垂的花头包括花梗完全变得枯黄,种子(如果有的话)已经成熟。这时育种者会把它们采集下来,放在白纸上捏碎了,在其中仔细寻找成熟的长条形的细小种子。如果不去采集它,枯黄的花头也会在寒风中被吹散,种子散落到地面上,这就是菊花最后的飘落了。但这时的菊花花瓣已完全枯黄,不可能出现王安石所说的“满地金”的情形了。这不管是在大菊和小菊,还是在复瓣菊和单瓣菊上,都是一样的。

  史正志则试图和稀泥,在他的《后序》里写了这么一段话:“菊之开也,既黄白深浅之不同,而花有落者,有不落者。盖花瓣结密者不落,盛开之后,浅黄者转白,而白色者渐转红,枯于枝上;花瓣扶疏者多落,盛开之后,渐觉离披,遇风雨撼之,则飘散满地矣。”一个写菊谱的人,对菊花想必有不少的研究,这么写是不应该的。

  那么,屈原所说的“夕餐秋菊之落英”又怎么样呢?菊花确实有可以吃的品种,但那也必须在它盛开而且新鲜的时候吃。我就吃过用食用品种的菊花的新鲜花瓣所做的色拉。还有“菊花脑”,可以食用它幼嫩的茎叶。但菊花最终飘落时已完全枯黄,根本不可能吃了。史正志也写道,“若夫可餐者,乃菊之初开,芳馨可爱耳。若夫衰谢而后落,岂复有可餐之味?《楚辞》之过,乃在于此。”

  那么说屈原也是错了。那又怎样呢?即便是伟大诗人,也可能在一些小地方犯错,没什么大不了的。

  至于王安石引用屈原来为自己辩解,反而是一种强辩。他嘲笑欧阳修“不学”,其实他在菊花凋落与否这个问题上的知识,只是从书本到书本的知识。

  这个故事,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版本,就是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里所载的《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故事。在这个版本里,故事主角之一从欧阳修换成了苏东坡:早先被贬湖州刺史的苏轼任满回京,去拜见宰相王安石,在书房等候时看见他在书桌上未完成的诗稿:“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觉得这是胡说,便补上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回书房后看见大怒,又想苏轼没有见过黄州菊花飘落的情景,就将他再次贬为黄州团练副史的小官。苏轼在黄州到了秋天,目睹黄色菊花飘落满地的情景,才悟到王安石贬他到黄州的苦心。

  当然,历史上的苏东坡被贬,是因为反对王安石提出、宋神宗积极推行的新法,但在《警世通言》里却变为是因为文字细故。黄州的菊花,其实和其他地方的菊花也没有什么不同,不会出现“吹落黄花满地金”的情形。

  所以,菊花会不会飘落呢?会,但是不会在花瓣还有鲜艳色彩时飘落,而只会在已彻底枯黄后飘落。(谈瀛洲)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