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正文

晨读|当花博来敲门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戴蓉     编辑:钱卫     2021-07-08 07:00 | |

  “来看花,一次肯定不够!”当花博来敲门,开门遇见植物的美好,心里的烦忧飞去无踪。

  今年春节刚过,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还在筹备,崇明的友人就殷殷嘱咐:“到时候来看花啊!一次肯定不够。”

  对于爱花的我来说,花博会真是个狂欢节。这两年因为疫情错过的牡丹,这次在崇明花博会的“百花馆”里看得真正过瘾。白、粉、红、紫、墨紫、绿、黄和复色的牡丹,用“姹紫嫣红”来形容毫不夸张。见到一盆重瓣的“豆绿”,连忙招呼同伴过来欣赏:“绿牡丹!”也许是我看起来颇像个“识货”的人,有位工作人员闻声走过来说:“绿牡丹确实比较少见,不过有些绿牡丹花苞的颜色是绿的,绽开以后就接近白色了,要仔细看才能看到一丝浅绿。那边的黄牡丹更稀少。”不远处果然有几株浅黄的“姚黄”。原来他正是牡丹之乡菏泽的养花人。他告诉我此时牡丹的花期早已过去,为了让花博会的游客欣赏到牡丹,场馆里这些花都是算好时间控制温度特意栽培的。牡丹是高傲的花,传说中即便武则天的威仪也无法让它更改开花的时间。如今看花博的人有福了。

  复兴馆分为四个独立展厅,展区按地区划分。世纪馆分东西两馆,西馆展示真实的花草树木,主题是植物的“孕育、成长、变化与重生”;东馆则运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光影的花”。复兴馆和世纪馆之大,起初让我为自己的脚劲颇有些担忧,然而一走进去就沉迷在花海中,注意力根本不在自己身上。我从来没有一次看到过这么多兰花,建兰、蕙兰、石斛兰、蝴蝶兰……各种颜色和花型的兜兰和卡特兰。以前从未见过的章鱼兰和彗星兰,要俯下身仔细看标签才知道它们的品种。杜鹃花也像是杜鹃仙子来参加集会一般,各有各的风姿和意态。最让我惊喜的是那些高山杜鹃,往常必须忍受高海拔的缺氧和跋山涉水才能一睹真容的雪山杜鹃、太白杜鹃和纯黄杜鹃,如今就在咫尺之间,我几乎疑心自己是在梦里。热带丛林馆的瀑布和水潭虽小但也像模像样,头顶艳红的宝莲灯和触手可及的鸡蛋花、芭蕉、红掌、棕榈和藤蔓,制造出一个异域空间,可以说是“小而美”的写照。

  比起室内场馆,其实我更爱国内展区的园子。它们更富空间设计感,花草不再是展示品而是花园的组成部分。上海园里白、粉红、蓝紫的绣球花开得锦绣一般。铁线莲一路攀爬一路绽放舒展的花朵。鸢尾花也极妙,水边只要疏疏落落地种上几棵鸢尾,立刻就有了水境的氛围。江苏馆临水的中式建筑上悬着“花间堂”的牌匾,让我想起江南的古典园林。山东园和河南园的牡丹、安徽园的亳州芍药都是当地重要的地理标志。甘肃园里的坡道上种着几排苦水玫瑰,向来分不清玫瑰和月季的人不太会留意它扁平的花朵,但花丛里散发出的玫瑰特有的甜香还是让人放缓了脚步。

  花协的花卉新优品种园中有一个小院子叫“当花园来敲门”,我和友人都很喜欢。入口处的竹编是幅抽象的山水画。院子里遍植绣球、萱草、百子莲、玉簪、百合和月季,冷暖花色互相交织,绚丽却不杂乱。沿着小路走进室内,赫然发现那里是个小小的丛林。卧室的铸铁床上长满竹芋、白掌和青苔;餐桌上绿意葱茏,杯盘碗碟都成了配角,客厅的架子上藤蔓披拂、冰箱和烤箱上堆着一盆盆仙人掌。花草不再只是装饰,而是和主人平起平坐的存在。虽说这是个理想化的生活范本,但植物确实让人眼目清凉,有了它们,房间里的光线和空气都会活起来。

  当花博来敲门,开门遇见植物的美好,心里的烦忧顿时飞去无踪。(戴蓉)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