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财经 > 正文

2022年有望成为中国“基建大年” 植信投资研究院发布宏观经济展望报告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谈璎     作者:谈璎     编辑:夏扬     2021-12-22 15:39 | |

经济.jpg

新民晚报讯(记者 谈璎)2022年有望成为中国的“基建大年”,股票及权益类相关投资值得重点关注,尤其是高新技术、高端制造业和数字经济三大板块。12月22日,植信投资研究院在上海发布了2022年宏观经济展望报告。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教授对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

连平教授展望2022年,疫情反复、全球通胀、美欧货币政策收紧和民粹主义思潮抬头将是世界经济复苏和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四大挑战。其中,美联储2022年加息提前将给中国经济带来新的不确定性。经济运行偏热和通胀压力高企将推动美联储在3月Taper(逐渐缩减资产购买规模)结束后推进加息进程,预计美联储可能在5-6月加息一次,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范围上调至0.25%-0.5%。但由于劳动参与率低下及政治因素的制约,美联储加息的幅度和节奏可能不会过于激进,是否继续加息取决于美国经济环境变化,仍有变数。

在诸多政策利好因素的加持下,2022年有望成为中国的“基建大年”。一是信贷投放力度加大,项目审批适度放松。二是优质项目逐步增加。预计将重点投向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向。此外,还将聚焦促进区域和地区协调发展的短板领域和涉及重大民生的城市管网建设等。三是专项债发行具有“前置效应”。从专项债发行到实物工作量的形成有时间差,一般大约需要一到两个季度,这意味着2021年四季度专项债发行提速将在2022年的一季度逐步显现其效应。在专项债发行节奏前置的基础上,2022年全年基建投资都能有较好表现。

从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能来看:一方面,外需表现相对平淡。2022年出口仍将具有韧性,但增速边际放缓,预计全年出口同比增速为10%,进口同比增长9%左右。另一方面,内需的亮点不少。在基建投资提速、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修复态势的共同推动下,预计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左右;与此同时,2022年支撑消费较快恢复的因素增多,社会消费品零售有望恢复至疫情前的潜在增长水平。

展望报告认为,2022年,我国物价上行压力不容低估,CPI或将“破三望四”。

针对市场关注的货币政策和市场流动性问题,连平认为,2022年货币政策将灵活适度精准,维持稳健偏松操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促进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长率的基本匹配。预计2022年社融规模增速在10.5%-10.9%之间,全年新增社融23.6万亿元左右;预计信贷余额增速在11.3%-11.7%之间,新增信贷约22万亿元;为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上半年仍有可能小幅降准一次,LPR也有可能继续小幅下降。

2022年,人民币汇率难以持续走强,可能在6.2-6.7之间呈现双向波动、宽幅震荡的运行态势。我国货币政策基调稳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增长的基调下明年初多项政策利好国内经济基本面,这将支撑人民币韧性。但中美经济增速收窄、中美货币政策走向背离、贸易顺差或将收窄及资本流入放缓等因素影响下,人民币面临阶段性的贬值压力,尤其是在美联储加快货币政策收紧时美元指数偏强势,人民币或将重回与美元指数反向共振的局面。

连平预测,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超预期的可能性较大。在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2年“稳”经济和偏宽松的政策导向,政府不断出台有利于逆周期调节和稳增长政策的背景下,2022年,预计中国经济经济增长将前低后高,增速逐季回归至正常水平,并最终有望实现5.7%左右的增长,高于预期目标。

报告综合各方面情况分析,2022年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同时也应看到,房地产市场尚未全面转暖、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仍有显现、地方政府债务潜在风险犹存、中小型银行风险抵御能力较弱、国内通胀压力依然不小,以及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低碳行业竞争等局部、特定领域的风险,仍可能不同程度地对经济增长造成影响,需要政策及时有效应对。

植信投资研究院是国内领先的财富管理行业高端智库,2020年3月在上海正式挂牌成立。成立一年多以来,已对外发布各类报告逾200篇,覆盖了宏观经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资产配置、财富管理、房地产、监管政策等热点领域。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