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城生活 > 正文

未来,需要真正的“年轻人”去实现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曹刚 孙云     作者:曹刚 孙云     编辑:钱文婷     2018-10-31 10:27 | |

m_5bd7bc3f89c8e.JPG

亚利耶·瓦谢尔  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

  “我第一次来上海,是1987年,我猜你还没出生吧?”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科学家丹·谢赫特曼笑着问身边的年轻人。

  “对,我出生在1996年。”大学生志愿者刘宏阳礼貌作答。他是上海交通大学硕士二年级学生,这次论坛的志愿服务对象,是2012年图灵奖得主沙菲·戈德瓦瑟。29日晚上浦江夜游时,有媒体请他临时客串当翻译,便有了这段简短对话。

  负责志愿服务的普通学生,与参加主旨发言的诺奖大咖,看似相隔很远,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年轻人却是“诺奖天团”汇聚滴水湖畔的重要吸引力。

  感悟科学精神

  “论坛是一次绝佳机会,让我们大学生近距离聆听顶尖科学家分享前沿观点。”在船上道别前,刘宏阳和谢赫特曼约定,“我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对物理学和化学也很感兴趣,期待明天在现场听您演讲。”

  第二天下午2时,谢赫特曼走上台做主旨发言,刘宏阳如约出现在台下。

  他坦言,许多顶尖科学家的研究领域和他所学专业完全不同,不少专业术语难以理解。“不管是学理科、工科,还是医科、文科,其中所蕴含的科学精神是共通的。我不会纠结于听不懂某个名词或概念,因为更值得用心感受和学习的,是科学家们踏实严谨的科学态度、自由开放的合作精神,还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刘宏阳觉得,有些收获和改变,不是听一两次讲座就看得到,而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积累形成。

m_5bd7bb8b48ffc.JPG

观众拍摄科学家演讲PPT

  他说,身边有许多同学和他一样,遇到大腕云集的国际会议或论坛,都会积极报名参加志愿服务,绝不是为了到顶尖专家身边套近乎、求推荐,而是去感受浓郁的学术氛围,去近距离聆听最尖端最前沿的声音。

  论坛茶歇期间,遇到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刘宏阳不会主动上前攀谈。“志愿者的首要职责是做好服务,帮助解决生活、会务或沟通方面的问题。科学家们要处理很多工作,我们不应该再去打扰他们。”

  大咖也曾年轻

  和刘宏阳只有一面之缘的谢赫特曼如果知道,论坛里活跃着不少像这个小伙子一样有想法的年轻人,他一定感觉很欣慰。

  在收到参会邀请的时候,他曾主动询问举办这次论坛的目的是什么,主办方的回应迅速打动了谢赫特曼。“他们告诉我,这里能见到许多不同领域的年轻人,并且能提供和年轻人充分交流合作的机会,这些正是我感兴趣的,所以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年轻人”“合作”是最吸引谢赫特曼的两个关键词,也是许多顶尖科学家齐聚申城的共同期待:多和年轻人合作。

  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法国物理学家塞尔日·阿罗什教授年轻时,就是合作的受益者。在昨天的主旨演讲中,他展示了一张自己读研究生时的英俊照片。那年,实验室里就有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的论文指导老师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我当时足够幸运,能加入优秀的团队,去携手开启全新的原子物理学与光学探索。”

m_5bd7bbe03cd4d.JPG

左起:迈克尔·莱维特、约阿希姆·弗兰克、丹·谢赫特曼

m_5bd7bc1fdcf77.JPG

左起: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塞尔日·阿罗什、埃里克·马斯克

  他建议,诺奖得主级别的顶尖科学家应该主动张开双臂,去拥抱更多热爱科学的年轻人。而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就是一次非常好的尝试。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朱棣文的感受更深,他当年就读物理系时,曾与6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共事,对他早期科研道路产生了深远影响。“诺奖得主应该更多地与年轻人交流合作,这才是正确的方式,这关系到科学的未来。”

  鼓励疯狂想法

  年轻人,也包括已在某一领域颇有建树的年轻科学家。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莱维特在主旨发言时,特地加了一大段话,主题为“必须重视年轻科学家”。他发现,美国科学院的基础科学家正在变少,特别是46岁以下的年轻科学家更少,获得的资金支持也在下降。“慢慢老去的科学家得到了更多拨款,而在1980年,约一半资助给了年轻人。”莱维特坦言,“我今年71岁,觉得65岁真的很年轻,但不幸的是,未来的发现和发明需要真正意义上的‘年轻人’来实现。”

m_5bd7badaec421.JPG

巴瑞·夏普莱斯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核心研究,几乎都是在30岁到50岁这个年龄段实现的。”莱维特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1950年至今,美国获得的诺贝尔奖经历多年激增,近些年又明显下降。“这与年轻科学家不受重视有很大关系。”

  莱维特透露,自己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早在25岁前就有了想法。“我们不要给年轻人太多压力,不要给他们过多头衔和职位,科学家的黄金时间只有20多年,就是要鼓励他们有更多疯狂的想法,并去实现这些想法。比如计算机科学领域,很多年轻人的突破已经完全超过了上一代人。所以,本次论坛的最主要宗旨,就是要支持年轻科学家。”

  “我们的确应该鼓励年轻科学家,他们大有潜力。即便失败,也会因此获得更多灵感。”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巴瑞·夏普莱斯十分赞同莱维特的观点。“我在斯坦福大学求学时,前辈告诉我,很多时候其实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但是身为科学家和工程师,应该有更多想象力。打破约束,才会有更大突破。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曹刚 记者 孙云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