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城生活 > 正文

数字化申活·标杆应用 | 普陀区为老服务热线升级为“一键通”,快来看银发族的数字生活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见习记者 陆佳慧     作者:陆佳慧     编辑:庄琦欣     2021-07-14 16:57 | |

  在人口老龄化和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智慧养老”已是大势所趋。帮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享受“数字红利”,既需要技术驱动,也考验治理水平。在老龄人口比重近40%的普陀区,科技赋能+精准服务,为破解养老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图说:安装在曹杨新村社区事务受理中心门口的“一键叫车智慧屏”新民晚报见习记者 陆佳慧 摄

  曹杨精灵“有求必应”

  “‘曹杨精灵’教我唱红歌,既标准又有耐心,比儿子教得还好呢。”独居老人叶红对家里的新科技赞不绝口。这款由曹杨街道定制的“曹杨精灵”对老人的要求“有求必应”:需要寻求帮助,仅需告诉“曹杨精灵”“呼叫社区”,即可与居委会干部实时通话;想了解社区最新动态,念出关键词就能听到新闻语音播报;每天早上对着音箱“打卡”,居委会就能同步知晓老人健康状况,做到重点关注、精准走访……

  作为一款在阿里巴巴智能音箱“天猫精灵”基础上开发出的智能“声控”系统,“曹杨精灵”集紧急呼叫功能、实时通话功能、语音播报功能、数据收集功能为一体,是曹杨新村街道“智能‘箱’伴”实事项目的主要载体。

  叶老跟着这台红色小音箱学会了唱红歌,76岁的张阿姨语音操控“曹杨精灵”播放了许多钟爱的歌曲,还听取了社区通知:“请广大居民们早日接种新冠疫苗,尽快来金梅园居委会(梅川路135号)登记……”据了解,“曹杨精灵”目前已试点运营一个月,首批“尝鲜”的10名老人均反馈良好。

  金梅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刘娱表示,“曹杨精灵”简单易操作,不仅为老人提供了安全保障和精神陪伴,也为社区工作者实实在在减了负。在日常工作中,平均每名居委干部要对接三五百个老年人,很难面面俱到。有了“曹杨精灵”的每日“打卡”和语音求助功能,老人多了一重安全保障,居委干部也多了一份安心。“声控操作简单易学,老人每天打卡报平安,后台自动统计数据,一旦发现某位老人连续多日没打卡,居委会干部有的放矢开展走访工作,既不过分打扰老人的日常生活,又为社区工作增能减负。”刘娱说道。

  打车就餐,“刷脸”即可

  在曹杨新村街道梅岭园小区门口,一台新安装的“智慧一键叫车屏”引来不少居民点赞。

  这台叫车设备使用起来十分便捷:无需输入目的地,点击屏幕中央的“刷脸叫车”,系统完成扫脸识别后,设备立即发送叫车信息,并自动搜索匹配距离最近的待运车辆,不一会儿系统便显示接单成功,车牌号码、驾驶员信息以及预计抵达时间一一显示在屏幕上。每台“智慧一键叫车屏”终端设备都绑定唯一的经纬度信息,屏幕上也明确标识了该点位的地图信息和位置图示,大大避免了司机接单时导航跑偏的问题。街道还与申城出行共建白名单,为社区内的高龄、独居、残障人士开辟绿色通道,确保他们的打车需求得到优先响应。

  曹杨新村街道作为首批试点街道之一,在充分调研后,将设备安装在银行网点、社区医院、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小区等场所。据悉,此次先行投入到曹杨的设备已有9台。“到今年年底,社区总点位数争取达到30个,最终形成覆盖全区域的5分钟‘一键打车’服务网络。”曹杨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许春辉介绍说。

  除了能“刷脸”叫车,老年人吃饭也能“刷脸”支付。位于曹杨新村街道武宁片区社区食堂是名副其实的“网红”食堂,餐品可口、干净卫生,还有能自助结算的智慧餐盘。只要将装有芯片的餐盘放在结算台上,就能自动显示菜品总价,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人,还可开通“益卡通”服务,将人脸信息与敬老卡互相绑定,用餐支付,“刷脸”即可。智慧餐盘除了大大提升用餐结算的效率,还能统计点单量,让社区食堂越来越了解老年人的口味,哪些菜是老人的心头好,哪些菜可以改进,大厨心里门儿清。

  食、住、行都有了数字化赋能,医疗健康也不会落后。许春辉介绍,今年,曹杨新村街道还将深化数字运动和数字康养两大场景。通过建立辖区内老年人健康档案、完善长护险闭环管理、为老年人提供中医医疗远程服务、提供定制化健康运动方案等措施,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医。

  大数据分类定制政策送上门

  普陀区老龄人口比重近40%,在区民政局大数据库中,辖区内的老人被打上了不同的民生体征标签:低保老人、独居老人、双独居老人、高龄老人……街镇、居委干部主动为他们送政策上门,帮助打通获取帮扶资源的“最后一公里”。

  普陀区民政局副局长黄耀红介绍,早在2013年10月,普陀区就建立了为老服务热线平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依托社会力量和科技力量,开通服务专线62229090,对全区老年人开展关爱服务。自去年起,“为老服务热线”升级为“一键通”应急呼叫,区民政局为辖区内的高龄独居老人安装一键呼叫设备,老人可以通过设备向呼叫中心一键提出紧急呼救、信息查询、生活服务需求,呼叫中心7 ×24小时值守。而对于家中没有电话线,或是不愿意安装智能设备的老人,民政局大数据将这部分“分类标签”老人再细化描绘清晰的“个体标签”,由呼叫中心定期主动关爱,并将区级数据库中的老人信息下沉到街镇社区,通过社区智能音响等设备,让老人信息在社区中与居委会实现“最后一百米”间的高效流通。到今年年底,“一键通”应急呼叫预计覆盖全区90岁以上高龄独居老人。

  新民晚报见习记者 陆佳慧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