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城生活 > 正文

数字化申活·标杆应用 | 从基地、工厂到门店,清美集团打造三产数字化融合的“上海样本”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张钰芸     作者:张钰芸     编辑:夏韵     2021-08-16 09:20 | |

  从一颗种子的育苗,到一瓶豆浆的生产,再到家门口的智慧菜店,当数字化贯穿产业全链条,新农业、新工厂、新零售都将应运而生。通过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革,加持智慧农业系统、工业互联网系统及智能零售终端,清美集团已经成为推进三产数字化融合的“上海样本”,将生鲜食品送至长三角地区15000多家客户和600余家鲜食门店。

  从基地、工厂到门店,渗透在每一个环节中的数字化,正驱动传统产业的变革创新,让“土行业”潮起来。未来,清美将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为基础,打造清美集团智慧大脑平台,实现“一网管全程”,更好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数字农业:无人大棚很智慧

  进入七月,申城气温飙升。但在清美张家桥基地的鸡毛菜大棚里,却少有挥汗如雨的农民。在这里,两辆绿叶菜收割机正缓缓前行,将一茬茬鸡毛菜切下、采收。用了不到3个小时,10亩鸡毛菜全部采收完成。

图说:智能温室软件界面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每逢夏淡时节,蔬菜减产乃至于绝收,曾是农民头痛不已的问题,但在清美高标准蔬菜种植基地,一盘盘绿叶菜经机械采摘的方式被运送至田头预冷库,让清美蔬菜每日配送量可达220吨左右。无论是年初的寒潮,还是七月的酷暑,清美都成功突围出一片“坚强绿”。

  上海清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清美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立告诉记者,清美5G数字农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清美自建了5000亩的蔬菜生产基地,搭建数字农业系统,打造无人大棚。”

  他说,过去农民种地“凭经验”,“靠天气”,如今农田大棚环境动态变化、农作物长势、病虫害、气温湿度、土壤ph值等情况都能通过大棚里的传感器自动感知和采集,并通过5G网络将实时检测指标传输至清美大数据平台。只要坐在电脑前,点击任一温室,即可显示详细信息。“系统一旦检测出温室微环境出现异常情况时,会立即发出预警,并通过远程控制、调度温室设备,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类突然状况,以大数据的方式进行科学高效、精细化的数字农业管理。”

  除了绿叶菜,清美还联合武汉大学和中国电信,在上海郊区最新打造了国内首个全智能数字水稻种植示范区。记者了解到,示范区由人工智能系统自主管理,实现了数据采集、分析、解译、建模、决策和管理全过程的智能化。以5G赋能高通量数据传输,农田数字孪生技术可将示范区实时情境孪生至室内,远程调控水、肥、药。人工智能系统还会不间断自主学习,优化种植的各个环节,最小化农田排放, “今后一个人就能管理三万亩水稻田。”

  数字智造:自动化支撑高效率


图说:数字化豆腐车间

  “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清美里的包子馒头、蔬菜肉啥的都挺齐全,当时就挺安心的。”这是疫情期间听到的最暖心的话语。

  2020年春节正值新冠疫情快速发展时期,留沪人员激增导致鲜食需求爆炸式增长,上海265家清美鲜家生鲜门店不休息,全力备战疫情。期间,每家清美鲜食店供应量在3-5吨,包括蔬菜、肉禽蛋、水产、水果、半成品、熟食、豆制品、面制品、调味料、米面粮油等3000多款。据清美供应链公司统计,2020年春节清美集团鲜食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3倍。

  “疫情期间的生产任务是平日的三倍,但我们却用80%的员工完成了这项近乎不可能的任务!数字智造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记者了解到,清美集团的数字化工厂自动运行系统主要包括数字化生产设备和生产线、MES系统搭建以及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产能订单实时显示,系统根据订单实时大数据自动分配生产任务,实现零库存管理,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损耗。大豆处理能力从原来的每天100吨提升到260吨/天;米面制品通过全自动化生产和信息化管理,日产能由原来的85吨提高到160 吨,盒饭的日产能从原来的5万盒提升到现在的8万盒,以及生鲜肉制品、熟食、净菜等半成品,显著提高人均产能,降低次品率,实现标准化数字化生产。

  和传统食品加工厂相比,数字工厂的优势不仅仅在于效率显著提高,更重要的是制造、管理均实现了高度数字化,并与基地、门店数据共通。“以数字化武装传统产业,不仅让清美鲜食产量在疫情中逆势上扬,也完成了保供任务。”

  数字门店:大数据让运营更省心


图说:清美鲜家的门店经营实现数据化

  你去过家门口的清美鲜家吗?从去年开始,一家家线上线下融合菜店出现在申城街头,它定位于居民小区周边500米生活圈,可为周边5000户居民提供饮食和生活服务。每天,来自清美自有或定点基地的蔬菜、水果、猪肉、禽蛋、水产、豆制品等生鲜产品,都会运送到门店。如何保证新鲜度?怎样减少损耗?这就要依靠门店里的大数据。

  “过去店里缺什么货,需要什么货,要多少量,都靠店长的经验,毛估估。但我们希望店长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和消费者的沟通服务上,配货这件事可以让数字化来做。”清美集团信息技术中心总监闫军华告诉记者,清美鲜家的门店经营已经做到了数据化,一方面是平台和门店后端打通,库存、天气、促销、产品有效期等信息统一收集,另一方面还会AI大数据技术对用户进行画像分析,圈画出区域用户购物习惯,购物高峰时间段,行为模式,消费喜好等。“在我们的后台,会根据每家门店的数据,统计出配送货品的种类和数量,也是产品个性化研发定制的依据。”

  闫军华说,清美正在研发智能识别货架,今年年底有望在门店使用。“我们计划在门店安装摄像头,对准开放式货架,通过图像识别技术,一旦货架上缺了什么货,系统就会自动下单到仓库要求配送,让门店运营更加数字化。”同时,这一技术还能用于防范店内经营异常行为,比方说工作人员是否佩戴口罩,穿着工作服,店内卫生情况是否达标等,系统都能自动拍照识别并发送给店长,提醒其及时督促改正。

  新民晚报记者  张钰芸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