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城生活 > 正文

COP15丨从渔民到滇池的生态保护者,一位的打捞工的自述:只要滇池需要,我就一直会干下去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杨硕     作者:杨硕     编辑:徐驰     2021-10-16 09:22 | |

图说:滇池宝丰湿地 采访对象供图

  有“高原明珠“之称的滇池是云贵高原最大的淡水湖泊,也被誉为镶嵌在昆明的一颗“宝石”。

  近年来,云南昆明聚焦滇池治理保护工作,一方面全面推进城市河道整治和生态修复,一方面启动滇池湖滨生态湿地建设,构筑滇池保护绿色屏障,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

  在COP15第一阶段会议主会场外不远处就是滇池,位于东岸的宝丰湿地也是COP15室外展示项目之一。昨天,本报记者乘车由新闻中心出发前往湿地一探究竟。

  在那里,消失多年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滇池金线鲃正在重新出现。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教授杨君兴对媒体表示,金线鲃是滇池旗舰物种,它的“重现”说明滇池水污染治理取得了成效,这也是滇池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的一个良好起点。杨君兴表示:“这个起点其实很珍贵。它告诉我们,未来滇池水变清,一部分特有的、有代表性的物种在滇池重新出现是可能的,但是还需要持续努力。从一个珍稀的保护物种,通过我们团队的努力,能够做到从保护到可持续利用,这条路走通了,可以说给生物多样性保护到可持续利用提供一个很好的案例。”

  类似金线鲃的案例还有很多。记者了解到,宝丰湿地通过植物群落的营造和水系的修复,为整个宝丰湿地或者昆明引来了珍贵鸟类,像彩鹮、灰鹤、池鹭、白鹭等100多个品种的鸟类。

  值得一提的是,滇池治理的成效也和普通民众的积极参与分不开。

  今年58岁的李云丽就是其中平凡的一位。自上世纪末开始参与滇池垃圾打捞工作以来,她坚持这项事业已经有三十多载了。

  “我以前是个渔民,从小生长在滇池边,会撑船,也熟悉滇池。小时候,我们以捕鱼为生,我和家人每年要在船上住六七个月,每天早早地出船,风大了就休息,做饭、喝水用的都是滇池水,可以说滇池养育了我们。后来滇池被污染了,我们就放下了捕鱼工具,拿起网兜开始打捞滇池的垃圾。”李云丽告诉记者,当年自己和家里的姐妹们一起打捞,目的就是希望能给过往渔船开出一条路。

  “打捞队成立于1988年,最初只有10多名队员。打捞队刚成立时,滇池垃圾很多,打捞任务也重,队伍随之逐步壮大,打捞队人数一度达到过六七十人。”

  近年来,昆明市大力治理滇池,滇池的水生态逐步恢复,打捞队员的工作逐步减轻,人数也减少到现在的30余名队员。李云丽告诉记者,现在从滇池里打捞的垃圾主要是死了的水草和枯枝落叶,以往市民丢弃的生活垃圾少了很多。

  “今年是打捞队成立的第33年,老的队员走了一批,新的队员又来了一批,有的是母亲干不动了,女儿接着干;有的是婆婆退休,媳妇接着打捞。”李云丽说,“只要滇池需要,我们就会一直干下去。”

  新民晚报特派记者 杨硕 杨一帆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