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城生活 > 正文

丹丹看天气 | 入冬标准里的“日平均气温”是怎么计算的?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马丹     作者:马丹     编辑:陆佳慧     2021-12-25 08:44 | |

随着寒潮将城市一夜速冻,今天成为今年的气象意义入冬日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不少市民很是好奇,此前,几股冷空气都未能完成入冬冲刺的任务,每每总是差在那一日、两日的“日平均气温”上。入冬标准里的“日平均气温”究竟是怎么算出来的?

季节是每年循环出现的地理景观相差比较大的几个时间段。在我国,对四季的划分通常有天文、气象、节气、农历、物候、候温等多种方法。然而,上述方法都有个共同的缺点,也就是全国各地都在同一天进入同一个季节,这对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大的情况来说并不合理。因此,在我国的气象业务中,季节的判定几乎都是按照气象行业的标准——《气候季节划分》来判定的,这里的气候季节正是特指从天气气候角度划分的季节。以上海的入冬标准为例,气象部门会以进入立冬节气后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达标作为季节变换的标准,5天中的首日即为入冬日。这其中,日平均气温的计算并不是简单地将每天气象站里百叶箱测得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加除以2,而是4个定时气温的平均,也就是说会采用一天中2时、8时、14时和20时4个时刻的气温相加后除以4,作为一天的平均气温。

今天上海的秋天本就姗姗来迟。人们原本以为今年可能会迎来“最短之秋”。谁知道,今年11月以来几次寒潮虽然来得凶猛却是后劲不足,“5天”里最后一两天的日平均气温总是超过10℃的“标准线”,让入冬冲刺屡屡功亏一篑。不过,上海的冬天虽迟仍到。今年12月25日进入气象意义上的冬天,与上海最晚入冬纪录持平,也让今年秋天总长度拉长到了70天,超过了常年平均62天的长度。气象统计资料显示,徐家汇站建站以来,上一次上海于12月25日入冬还是在1991年,而史上第二晚的冬天出现在2004年12月23日。

新民晚报记者 马丹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