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法谭 > 正文

老人投资需谨慎:拿你当朋友 ,你却骗我20万!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屠瑜     作者:屠瑜     编辑:赵菊玲     2021-10-20 13:18 | |

涉老型案件在当代不是个新鲜词,甚至一些老年人连“养老金”都被骗个彻底。不法分子开始往往以投资理财、养老服务为名,编造各类投资项目,再以高利息、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来“套路”老年人。“让钱生钱”是很多人的愿望,最近家住上海金山的田大爷(化名)便是被“熟人”利用这种心理骗了近20万元。

2021年6月17日,64岁的田大爷来到公安机关报案,声称其朋友倪某以帮助自己进行股票投资为由骗取钱财,警方立即将犯罪嫌疑人倪某传唤至派出所,倪某到案后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图片来源:东方IC

结交“专业人士”

早在201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田大爷在踢足球时结识了倪某,在接触过程中,对方表示自己的日常工作是做股票投资的,并以一家小额贷款投资公司的股东自居,刚好田大爷平时也炒股,但做得不好,亏了不少钱,一来二去,两人很快成为了朋友。

平日交往中,倪某也在“不经意间”透露自己做股票赚了不少钱,有不少亲戚朋友都委托自己帮忙投资,便顺势提出帮田大爷一起投资的建议,只要盈利分成就行。想着自己儿子要准备结婚了,需要用不少钱,而对方又比较“专业”,心动之下,2018年5月,田大爷便将自己市值152000元的股票账户交给倪某,让其运转,为了进一步扩大收益,田大爷又从亲戚那借了5万元,静静等待“开花结果”。

“这个账户投资得很不理想,你把钱转给我,我用公司的公共账户一起来操作……”一番软磨硬泡之下,田大爷同意了倪某的建议,2019年1月,田大爷通过银行转账的形式将股票账户里的10万余元转给了倪某。

投资“风生水起”

“之前投资的10万块现在已经增值到了26万,再投一些趁热打铁。”2019年7月,倪某带着“好消息”劝说田大爷加大投资力度,一副若有其事的样子让田大爷信以为真,眼瞅着儿子结婚是一笔负担不小的开支,牙一咬便又转了10万元到倪某的银行账户,平时也是经常向其询问投资的进展如何。

“这6万块你先拿着,是上一次投资的本金和利润。”转完这笔投资款的第二天,倪某就带着“定心丸”找上田大爷,并当场写下了一张理财凭证,上面标明了这一年多来,倪某以田大爷资金作为运作股票账户钱款的各种流水明细,并且约定2019年12月31日作为结算时间,退还所有的投资款项,看到这一幕,田大爷对倪某更加深信不疑了。

“现在行情很好,涨势不错,再等一段时间,年后给你。”到了2019年年底,田大爷联系倪某转账,倪某以此为理由让其等待一段时间,看着“放长线钓大鱼”的势头,田大爷遂定下心来。

提现“遥遥无期”

“我们公司管理公共股票账户的财务人员在澳大利亚探亲,因为疫情,要到5月份才能回来,现在还无法提现,你先等等。”没过多久,田大爷再次找到倪某,可对方回复的“不可抗力原因”让自己只好继续等下去。

越来越让田大爷困惑的是,倪某的说辞比股市的行情还要多变,2020这一年,他多次催促倪某转账,但对方却用“财务人员在隔离”“公司因为违规操作,账户被证监会冻结”“我们公司要先把2.2亿元的贷款还掉,然后才能给你结算”等理由一直拖延自己的要求,渐渐地,田大爷便起了疑心,自己好像怎么也拿不到钱,“好朋友”的公司好像一直处在“周转困境”。

“这次‘证监会领导’亲自到我们公司解决问题,你的钱一定在2021年3月31日结清,只会提前不会拖延。”2021年2月,倪某笃定的语气仿佛让田大爷看到了自己结束苦等的希望。

“把听证的凭证和内容发给我,我的律师也想看一下。”直到2021年4月,倪某在电话中向田大爷表明,自己公司违规操作的案子马上就听证结束,资金很快就解冻,而田大爷当场就质疑田某,提出自己的律师也想了解具体的进度,险些藏不住马脚的倪某发愣之后急忙挂断了电话。

终是一场骗局

后来田大爷亦多次应邀来到倪某家中与其协商提现投资款的事宜,但得到的依然是对方一而再、再而三的搪塞,确定自己一直被蒙在鼓里的田大爷终于认清倪某的真面目,便马上向派出所报案了。

据倪某交代,其本人并无工作,所谓的“专业股票投资人”“公司公共股票账户操作”等都是编造的借口,倪某在事情败露时,田大爷的资金大多已经被自己日常开销一空。案发后,倪某家属代其赔偿了私吞的钱款。

经检察机关审查认定,倪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帮忙炒股”的事实骗取被害人田大爷的钱款,共计19.8万元,数额巨大,构成诈骗罪,其行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2021年9月,上海市金山区检察院依法以诈骗罪对倪某提起公诉,区法院依法审理判决:被告人倪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检察官说法

针对老年群体的诈骗犯罪时有发生,五花八门的诈骗套路常常难以识破,以虚假的高收益项目投资为由来诈骗甚至非法集资的案例屡见不鲜,本案中的田大爷面对拥有“丰富投资经验”的不法分子,对陌生人的打招呼、套近乎疏于防范,盲目轻信“专业人士”的操作水平和其编造的“公司实力”,被“涨势如潮”“高额收益”的噱头蒙骗,很难分辨对方是“披着羊皮的狼”。

检察官提醒大家,面对花样百出的诈骗陷阱,老年人在投资时应增强风险意识,考虑有关公司承诺的高额回报是否合理,可参照对比银行贷款利率和普通金融产品的回报率是否过高,切勿被诱人的项目以及高回报率所迷惑。作为子女,应帮助父母建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多与父母沟通,让老人们遇到事情会主动与子女商量。同时加强自身对风险的认知,防止犯罪分子以感情融化、高利诱惑等骗术对老年人实施诈骗。

通讯员 汪百顺 新民晚报记者 屠瑜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