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法谭 > 正文

东北法官为涉老审判专门学上海话,上海法院涉老年法庭30年故事多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郭剑烽     作者:郭剑烽     编辑:王若弦     2021-11-25 19:48 | |

新民晚报讯 (记者 郭剑烽)今天(25日)下午,在全国率先探索在民事审判庭内设立老年法庭的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召开涉老民事审判三十周年座谈会。据悉,三十年来,静安法院始终坚持司法护老理念,弘扬敬老、爱老、助老传统美德,依法履行审判职能,共审理了16000余件涉老民事案件,案件调撤率达60%以上,先后获评“全国老年维权示范岗”“全国敬老文明号”等多项荣誉。

图说:涉老民事审判三十周年座谈会现场。静安法院供图(下同)

座谈会上,沈志先老院长深情回顾了三十年前,静安法院在全国率先探索在民事审判庭内设立老年法庭,专门审理涉60岁以上老年人民事案件的过程。

上海高院副院长陈昶对静安法院涉老民事审判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未来要找准司法护老的切入点,扎实推进司法便民举措,推动涉老民事审判高质量发展;要正确适用民法典妥善化解涉老纠纷,紧盯老年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依法妥善审理继承、监护、居住权等涉老民事案件,探索涉老民事审判工作新机制;要健全诉调对接机制,强化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和诉源治理,深化内外联动和资源整合,打造全方位老年维权网络体系;要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民法典宣讲活动,定期发布涉老年人权益保护的白皮书和典型案例,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要加强涉老审判队伍建设,引导干警树牢宗旨意识、忠诚履职尽责、强化责任担当,努力将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的双向提升转化为司法护老的实践成果。

图说:座谈会现场。

此外,静安法院丁德宏副院长回顾总结了静安法院30年来的涉老民事审判工作;退休法官与年轻法官讲述了自己与涉老审判的故事;华东政法大学中美老龄问题研究中心、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银发盾牌项目有关负责人作交流发言,与会嘉宾对推动涉老民事审判高质量发展提出意见建议。其中,来自东北、入额3年的年轻法官白云为更好与老年人沟通,特地学上海话,用上海话开庭,领在座专家纷纷翘起大拇指。

为满足老年群体的多元司法需求,静安法院注重建立并完善“五个构建”工作机制:构建涉老案件审判执行坚强机制、构建涉老上门服务绿色通道、构建多层次涉老维权立体网络、构建纠纷就地快速化解多种渠道、构建涉老纠纷诉源治理多元视角。近十年来,共上门受理涉老案件80余件,上门谈话2000余次,上门开庭、社区开庭220余次,举办涉老普法讲座300余场,坚持发布涉老年人权益保护的白皮书和典型案例。2005年成立“老年维权志愿者服务队”,至社区接待老年人来访咨询累计4000余人次。静安法院在不断优化司法便民举措的同时,积极拓展审判延伸工作,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