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互动 > 正文

读者作者编者 | 翁思再:我写毕谷云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翁思再     编辑:史佳林     2021-09-20 16:52 | |

对毕谷云产生好奇心最初来自他的名字。青年时期在吉林市京剧团陈正岩老师家里,常听他说起从上海落户到东北的京剧演员里有一位叫“毕谷云”,这三个字我一下子记住了。此名描绘谷涧蒸云,是一道自然风景;更好玩的是“毕谷云”以沪语开读即是两个入声,听来既有豆萁燃在火炉里的“哔哔啵啵”,又有母鸡下蛋后的“咯咯嘎嘎”,这在身处外地的上海人耳朵里尤感乡音之亲切。过了若干年我回到家乡,偶见一个外地电视台播映毕谷云的《绿珠坠楼》,其剧目钩沉和坠楼下地的绝技,使我看到了毕谷云的真本事,又一次对他产生好奇心。

毕谷云退休之后回到上海,好奇心促使我与他交游,向他讨教。我俩也会在票友聚玩的场合相遇。在他家里看到满橱满柜的戏曲书籍,床下的纸板箱里都是演出资料,诸如戏单、照片、剧本和报刊,这是他几十年的积累。毕谷云对上门求学者非常客气,还向他们钩沉濒临失传的跷工,这种民间的自觉行为令人感动。听他介绍《绿珠坠楼》三张半桌子“摔”下地的“独一份”绝技,我为他的勇敢和献身精神所折服。早年跑码头,他的票房好坏直接影响自己和剧团伙伴的生存。就是在这演艺经济和残酷竞争的环境下,跷工和“坠楼”绝艺才得以在他身上传承下来,引起我对文艺体制改革的思考。想写的内容很多,因种种原因,一时间就把这个写作计划耽搁下来了。

此番疫情期间,网络播出连续剧《鬓边不是海棠红》,故事涉及早年伶人生活,创作人员序列里赫然以毕谷云为艺术指导。在分集观赏的日子里,我感到现在“毕谷云”已经超越了地域,新闻时效迫近了,向广大观众揭秘这个陌生的名字是符合传播学规律的。近年本报文化副刊陆续辟出几种长稿专版,可望为“毕谷云”提供较大的驰骋空间。为了取得更大的传播效果,我等到《鬓边不是海棠红》从网络走向几家卫视陆续播出之后,才一气呵成了这篇配图的长稿。起先自拟标题为《坠楼遑论生与死》,经编辑和领导几度修改,最后把标题定为《一段神奇的传艺史》(见本报8月15日第16版)。这个标题的特色在于既有“艺史”又有“神奇”,显得稳中有“跳”;又以一个“传”字点明毕谷云的形象意义,从而提升本文的精神价值。

上述过程使我进一步体会到好奇心对于写文章的重要性。好奇心让你纠结,时而萦绕心头,挥之不去。然而一种好奇之心不能总是束之高阁,该出手时就得出手。当传播的最佳时机到来之际千万不可偷懒,蓄之既久其发必速。还有一个体会是记者或作者要广泛交游,当采访对象成为玩友时,思想的火花、生动的细节就会自然奔来笔下。(翁思再)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