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虹桥声音 |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敦煌文化的形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借鉴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潘高峰     作者:潘高峰     编辑:吕倩雯     2019-11-05 18:05 | |

  新民晚报讯(首席记者 潘高峰)今天下午,第二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从丝绸之路谈起,认为敦煌的历史印证了习近平主席说的文明因多元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樊锦诗说,敦煌作为中国古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门户,来自南亚、印度、东洋和西洋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均从这里流转,汇聚成文化遗产,这是古代中西文化在中华交汇交融的见证。比如敦煌很多建筑构件、丰富的乐器和胡旋舞等,都可以看到古希腊文化的影子。

  樊锦诗认为,中华文化的一个传统,就是善于以总体文化为基础,以广阔的开放胸怀,博采众长学习其他文化。从4世纪到14世纪的1000年间,通过持续不断的创造创新,融汇出独特的中国民族精神和民族气派,规模宏大,内容丰富。辉煌灿烂的文化,若没有其中的中国创造,就没有现在闻名的敦煌。

  在樊锦诗看来,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人类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弘扬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间交融互通的经验。不同的种族和文明之间虽然有诸多的差异,但也有许多相通之处。特别是今天,互联网的世界其实就是东西方之间无形的丝绸之路,联通起不同的文明和文化。

  樊锦诗认为,应该在这些新的丝绸之路上继续相互交流,进行新的融汇互通,构成一个崭新的人类未来的文化。这需要人类超越自我中心主义的狭隘,突破原有僵化的认识,克服个体内心主义的极端,需要着眼于人类整体和美好未来的智慧,需要我们有充分的文化自信,积极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增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樊锦诗认为,这就是古老的敦煌莫高窟给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贡献。

  樊锦诗用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的一句话结束发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她真诚祝愿世界合作借鉴中国文化遗产和千年文化交流的历史经验,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信共赢,携手并进,为促进各国共同繁荣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继续努力。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