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金海岸 > 正文

神器计、笑脸计、棋牌计...垃圾分类36计(上)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金旻矣,谈璎,杨硕,裘颖琼,杨玉红,袁玮,钱文婷,任天宝,陆佳慧,洪韵佳     编辑:陆佳慧,韦嘉维     2019-07-31 18:11 | |

  【新民晚报·新民网】上海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今天“满月”了。

  《条例》正式实施以来,民间智慧层出不穷。魔都居民纷纷献计献策,为绿色上海贡献自己的力量。《新民晚报》从中选取36条锦囊妙计,编成垃圾分类36计,与大家一同分享。

  第一计:神器一出 一秒破袋

  垃圾分类投放,最让人心里“殟塞”的,要数“湿垃圾破袋”。破袋会脏手,下雨天一手撑伞一手解开垃圾袋还颇有难度。

  于是,魔都传出一种“破袋神器”——在湿垃圾桶的边缘,挂一个湖绿色的家伙,“神器”由废旧钢材做成,呈直角挂在桶壁上,锯齿斜斜向下。

  此物一出,谁与争锋?

  居民来丢湿垃圾,只要将塑料袋在锯齿上轻轻一钩,一秒就能破袋,单手也能操作,就是这么方便。

  最棒的是,“神器”上还装了一个定位器,可以根据垃圾桶壁的厚薄调整,确保破袋时不会晃动。

  发明这一“神器”的是虹口区爱家豪庭小区物业工程领班潘庆康。爱琢磨的他最近又发现了一种更有弹性的材料,4.0版本马上就会横空出世,到时只要往垃圾桶上一卡就行,安装起来更加方便。

来源:孙绍波 绘(下同)

  第二计:钳钩在手 分拣不愁

  一把自制火钳、一柄轻巧钩子,“两件套”法宝在手,垃圾分拣不愁。

  “两件套”法宝出自虹叶茗园小区居民汪志源之手。火钳长约40厘米,用铝合金制成,钩子长度相似,用不锈钢制成。

  68岁的汪志源刚开始做垃圾分类志愿者时,发现传统火钳用起来一点都不顺手,“身子”太长、“头”太尖,夹垃圾既用不上力,也容易错位。

  老汪就去北京路买了点便宜的边角料,开始自制分类“法宝”。他将铝合金敲弯,在底部做了两个手握的圆圈,又用边角料做了两个小圆盘,固定在顶端。经过反复试验,他发现手把长40厘米左右最合适,既用得上力,又可以够得到240L标准垃圾桶的底部。接着,他又用不锈钢条做了个简易夹子,可以将垃圾很方便地夹出来。

  第三计:酒桶妙用 泔脚钵头

  用完的黄酒桶,千万别扔,只要花几分钟,就能改造成湿垃圾桶

  在徐汇区虹梅街道航天新苑小区,有位居民早在去年就“废物利用”,发明了用黄酒桶改成的湿垃圾桶,博得邻居们的赞赏,如今已在整个小区“拷贝不走样”。

  黄酒桶多为长方体,约三四十厘米高,靠近顶部有个把手,拎起来很轻便。在瓶盖这里,用美工刀将顶端挖去一部分,开个大口子,就可以装湿垃圾啦。倒完湿垃圾后,将桶冲洗一下,还可以循环使用。

  为了寻找做湿垃圾桶的最佳材质,居民们尝试过好几种容器。一开始用矿泉水桶,但塑料太薄太软。后来还用过一种油桶,但开口太小,倒垃圾不方便。黄酒桶材质挺括,又有把手,而且开口很大,连果盘都能伸进去倒,大家都说好。

  第四计:垃圾变气 见证奇迹

  专吃湿垃圾的“大胃王”处理机,你见识过吗?它一口气能吞100公斤湿垃圾,悄无声息就能把湿垃圾的95%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排放,剩余5%的有机质,还可以用来养花种草。更神奇的是,这台机器和南极科考站使用的还是“同款”呢!

  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在静安区临汾路街道星城花苑小区,保洁员将一桶装满瓜皮菜叶、剩饭剩菜的湿垃圾倒进机器里。走近处理机,完全听不到噪声,用手一摸感受到微微振动,才知道它正在工作。机器里装有拌料的搅拌头,有点像家用搅拌机的放大版。24小时后,湿垃圾就会转变成浓缩有机质。

  机器里面像土壤一样的棕色有机质,就是由湿垃圾降解而来的。居民经常会来挖一些带回家,与泥土拌一拌就能种花了。

  第五计:点位标注心中有数

  在日本很多地方,居民每入住一个新小区,总会收到一本垃圾分类手册。如今,上海天平街道德昌居委也自行印制了一份“垃圾分类投放地图”,分类投放点在哪儿?按图索骥就行!

  天平街道主要以老公房和弄堂为主,以前居民扔垃圾比较困难,个别人还会扔在马路上。现在经过硬件改造,变化可大啦。在投放地图上,标明了居委辖区内的12个投放点位,还用蓝黑红棕四种颜色标注出每个点位可扔的垃圾类别。比如,广元路33号和41号、余庆路181号这两个点位只能投放干垃圾和湿垃圾,其余点位则有四分类桶。

  贴心的是,每个点位的湿垃圾清运时间也标注了出来。从早上8时开始,德昌路22弄点位就开始清运湿垃圾,清运车一路收运,13时30分来到广元路33号和41号。地图上还有温馨提示和易读易记的分类顺口溜。

  第六计:油布盖头 美观隔臭

  一块蓝油布,美观又隔臭;一瓶消毒水,喷喷更卫生。在虹口区江湾镇街道,每个小区都有这两件街道提供的“秘密武器”。

  走进水电路上的华虹苑小区,一块写着“投放时间已结束,请至误时点投放”的蓝色大油布映入眼帘。它平整地铺在一组四分类垃圾桶上,边角用砖头固定。“定时定点”投放时段结束后,垃圾箱就盖上油布“盖头”。大油布隔热隔光,可以有效防止垃圾发酵、隔离异味,还能避免垃圾桶直接暴露在居民的视线中,眼不见为“净”。

  垃圾桶边,还放着一瓶用消毒剂和清水兑制的消毒水,在“定时定点”投放时间段里,每次有居民来扔湿垃圾后,保洁工或志愿者就会对着湿垃圾桶里里外外喷一遍,为它们消毒,防止细菌和异味的滋生。

  第七计:茶水间里 自制花肥

  办公室茶水间,最近来了一位新成员——一只红色的家用堆肥桶。吃剩的果皮蔬菜统统扔进去,可以用来发酵堆肥。

  四平路上的上海濯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员工都是年轻人,堆肥桶就是他们对办公楼里垃圾分类的尝试。

  走近这只漂亮的红色堆肥桶,没闻到臭味,桶底薄薄铺了一层吃剩的瓜子壳和枯萎的多肉叶片。堆肥桶里的残渣已经被清倒过几次,这是前几天又开始的新一轮堆肥“试验”。

  当垃圾铺到约10厘米厚时,就要撒上一层EM菌,用来除菌杀虫,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直到桶装满为止。一周左右,就可以打开阀门,放出肥液。肥液稀释后可以为办公室里的花草施有机肥。剩下的固体埋在土中腐熟两周左右后,也能用来施肥。

  第八计:智慧箱房 火眼金睛

  一张门禁卡、一块信息屏、一个感应洗手池、一个雨篷、一个反光镜和一组摄像头,是徐汇区虹梅街道田林十二村的“六大法宝”。

  刷卡才能开的智慧垃圾桶在上海已不罕见,但是和小区门禁系统、绿色账户都关联的智慧垃圾箱房却不多见。以往,志愿者为了给大家的绿色账户积分,每天要在垃圾桶边站6个小时,现在,居民每刷开一次垃圾桶,就能往账户里存积分。

  垃圾箱房边都装了感应式洗手池,配了按压式洗手液,装了雨篷,大家不但可以洗手,下雨天更不怕淋湿。

  6个垃圾箱房都加装了监控探头,垃圾桶的感应门上还装了个微型摄像头,后台可以看到人脸。如果收运时发现有混投现象,就可以根据这个探头“追根溯源”,居委和志愿者就会找上你哟。

  第九计:笑脸哭脸 一目了然

  生活垃圾分得好不好,公示墙上的笑脸或者哭脸,会告诉你答案。

  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开展的“笑脸行动”,可谓“奇招”。辖区内所有单位一一对应,评定为优秀、良好或是不合格,相应的笑脸或者哭脸会同步贴在该单位公共区域的墙面上。评到笑脸的是一种肯定,评到哭脸的嘛,肯定是啪啪打脸。

  在宝安路上,沿街小商户们拿到了属于自己店铺垃圾分类情况的笑脸牌,喜滋滋地挂在墙上。在这条短短600余米的宝安路上,以往每天产生大量生活垃圾,一直是周边居民投诉的热点。街道组织志愿者主动为沿线的76家小商户提供每天2次生活垃圾上门收集服务,全线做到“不分类,不收运;湿垃圾不破袋,不收运”,整个区域市容乱象迅速得到扭转。

  第十计:垃垃小车 晨昏相约

  紫云华庭小区,一辆小巧的黄色“垃垃车”正绕着居民楼缓缓行驶。车上载有2个干垃圾桶、2个湿垃圾桶、1个可回收物桶和1个有害垃圾桶。车身展板上印着垃圾分类的宣传语,小箱子里装着水桶,挡板上挂着毛巾和伞架。水桶给居民洗手,下雨天撑开大伞,来扔垃圾的居民就不怕淋湿了。

  此外,车把手上还挂着一只小喇叭,循环播放着“垃圾分类正式开始了,请大家在家里分好类,我们采取定时定点投放,时间为6点半到8点”。每天早晚,居民们一听到广播,就知道扔垃圾时间又到了,“垃垃车”在3个点位分别逗留20分钟至40分钟。

  闵行莘庄工业区的4个“流动式箱房”,既破解了固定垃圾箱房选址难的问题,又方便了居民扔垃圾。因此“流动式箱房”很受欢迎。

  第十一计:分类拼图 寓教于乐

  在徐汇区湖南路街道,很多小朋友都有一幅好玩的“垃圾分类”小拼图。小拼图装在透明圆桶里,大桶装40片,小桶装30片。桶中还有一张图示,画着四分类垃圾桶和对应可投的垃圾,色彩缤纷,童趣盎然。小朋友拼一拼、玩一玩,垃圾怎么分类,一目了然。

  设计制作拼图的湖南街道妇联主席张红说,妇联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小朋友也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在筹备今年“六一”嘉年华时大家想到,拼图可以寓教于乐。设计改了好几稿,还请专业人士来把关,为了体现街道特色,还画上了武康大楼的形象。

  小拼图制作了2000多份,没想到一经推出供不应求。街道里多家幼儿园获赠了拼图。小朋友将拼图带回家后,还带动家长一起玩,小手牵大手共同加入到垃圾分类的行列中。

  第十二计:怎么分类 来问小慧

  大声说出你要扔的垃圾,无论是普通话、上海话还是崇明话,垃圾箱“小慧”立马告诉你垃圾的种类。

  这款“会说话的垃圾箱”由崇明工匠蔡宏波发明,目前已能识别100余种垃圾。

  “小慧”垃圾箱有四个投放口,分别对应干、湿、可回收和有害垃圾。对着“小慧”说“充电电池”,它会说“这是有害垃圾”。说“骨头”,它则会聪明地说“大骨头属于干垃圾,小骨头属于湿垃圾”。如果说“砖头”,它会告诉你“砖头属于建筑垃圾,不属于生活垃圾哦”。

  普通话不标准的上海阿姨爷叔不用担心,“小慧”还能听懂上海话、崇明话。这可并非易事。比如“锅子”,在上海话中就有音似“guzi”和“wozi”两种读音。因此,蔡宏波经过多次实践后,才提高了“小慧”的“听力”。

  第十三计:打牌下棋 知识牢记

  垃圾分类扑克牌,打牌的同时还能学分类知识;真人分类飞行棋,吸睛的同时还很好玩……虹梅街道“垃圾分类大篷车”上的两款垃圾分类创意产品最近成了“网红”。在打牌和下棋的过程中,上班族轻轻松松就get了垃圾分类新技能。

  分类扑克牌上,四种花色代表了干、湿、可回收和有毒有害四种垃圾。52张牌面上,每张都写着一种物品名称,下面标明属于哪种垃圾类别。比如黑桃K写着“我是拖线板”,下面标明“可回收物”,方块K则写着“我是包了口香糖的纸巾”,下面标明“干垃圾”。

  还有一款垃圾分类真人飞行棋,在“机遇点”分对垃圾可前进,分错则要后退,很受白领们的欢迎。

  “垃圾分类大篷车”每月要举办十多场,目前已开进了华东理工科技园、漕河泾开发区等多个园区。

  第十四计:分类好坏 一手掌握

  “不分类,不收运”,是上海实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后对单位、小区、商家等的要求。在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一款手机APP“橙小宝”正在试运行,大型物业每天分类是好是坏都有照为证、一“手”掌握。

  登录“橙小宝”后,主页面显示本日干垃圾桶数、湿垃圾桶数、不合格桶数等信息,而每户的收运登记、收运历史、开告知单等信息也能查询。

  App里还有“黄单”和“红单”的统计信息。每天环卫车收运垃圾时,跟车人员都会对垃圾桶拍照上传,若后台审核发现有混投现象,就会开具“黄单”。

  对于商家,一般是限期3天整改,居住区则限期7天。如果整改期满仍未分类,将收到“红单”,环卫公司不再收运垃圾。直到商户整改完毕、自行拍照上传并被判定合格后,环卫公司才会在24小时内前来清走垃圾。

  第十五计:智慧交投 积分兑换

  收废品的“摇铃人员”日渐稀少,堆在家中的可回收物怎么办?在徐汇区东湖路27号,有一个“梧桐资源空间”。这是上海城投环境在湖南路街道设立的第一座智能交投与人工交投相结合的资源回收站。

  “智能交投”靠的是一台24小时智能自助交投机,市民用手机注册扫码后,选择自己所扔可回收物所属品类,比如纸类、纺织物、塑料等,相应的箱门就会打开、称重。完成交投后,相应积分会计入账户,可兑换一些小物品。

  “人工交投”每天从10时开始到18时结束,市民送来的可回收物品,经工作人员检查、称重后,会自动打印出一张小票,上面写着品类、重量、金额等信息。

  人工交投当场支付现金,对于社区内一些行动不方便的老人,还可以打电话上门回收哦。

  第十六计:堆肥花园变废为宝

  小区湿垃圾如何就地消纳?虹口区宇泰景苑就有个好办法,小花园里改造“堆肥花园”,每天可以处理小区5%的湿垃圾,实实在在将垃圾变成了“宝”。

  在“堆肥花园”中,记者看到,绣球花、兰花、凤仙花和番茄、黄瓜、小辣椒相映成趣。花园中放了5个桶,堆肥桶里放剩菜剩饭等带油水的湿垃圾,不带油水的果皮菜叶就进酵素桶。

  1个月到半年之后,湿垃圾就“摇身一变”,成了堆肥或者酵素。成品出来之后,居民们就把它们领回家,用来种花种菜,或疏通下水道。平时小花园的维护,则由居民组成的“花仙子”俱乐部负责。

  来看看成绩单——自3月1日以来,宇泰景苑累计已经有2000多升湿垃圾变废为宝,占小区湿垃圾总量的5%以上。

  第十七计:度身定制沪版专袋

  分类垃圾袋,市面上不少见,但专为上海定制、不怕被鱼虾壳刺破、还方便居民破袋的四色垃圾袋,就稀奇了。

  闵行区新虹街道与京东合作,几易其稿,定制了一款“上海版”分类垃圾袋。垃圾袋一组分四种颜色,袋身上印有各自对应的垃圾种类。为了方便居民“破袋”,垃圾袋从“平口式”改成了“抽绳式”,最后又改成了“背心式”。夏天要吃小龙虾,为了不被刺破,湿垃圾袋厚度增至0.018毫米,另三种垃圾袋的厚度则为0.01毫米,这也远厚于市面上约0.005毫米至0.006毫米的垃圾袋。

  垃圾袋设计好了,如何收纳?双方又设计了“T型纸盒”、“鞋套抽取式纸盒”等方案,最终确定为“分卷抽取式纸盒”——纸盒有点像餐巾纸盒,但上面有四个开口,每个开口都“吐”出一种垃圾袋,拿起来很方便。

  第十八计:圆桶破袋魔力圈圈

  上海实施生活垃圾分类以来,方形垃圾桶已找到了很多“破袋神器”,但圆形垃圾桶却令人犯愁——如何借助器械破袋?在长宁区天山路街道,一款匹配圆形垃圾桶的“魔力圈”横空出世,不仅一秒破袋,还有防溅挡板。

  这款魔力圈由不锈钢拉丝材质制成,上面装着调节开关,可以牢牢固定在湿垃圾桶口。圈的内部设计了一条锯齿,湿垃圾袋只需勾住锯齿,用力一拉,就可以破袋成功。在新改进的2.0版本“魔力圈”上,还装了一块防溅挡板,避免居民在投放湿垃圾的过程中污水溅到衣服上,真的是非常贴心了。

  长宁区范围内的湿垃圾桶多为圆桶,因此破袋“魔力圈”非常实用。目前天山二村等小区已开始试用,今后将陆续为街道106个垃圾箱房集体配备。

  金海岸工作室 金旻矣 谈璎 杨 硕 裘颖琼 杨玉红 袁玮 钱文婷 任天宝 陆佳慧 洪韵佳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