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纪实 > 正文

于漪、毛时安:回忆穿越时空,教育铸造心灵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于漪 毛时安     编辑:赵美     2018-09-09 14:49 | |

  一位是刚获得“教育事业杰出贡献奖”的名师,一位是五十多年前受其指引,选择了以汉语写作为终生的事业的学生,怎能不让人感叹,岁月有情。

于漪:难忘那本黑皮封面的笔记本

  岁月如梭,转眼间已经送走了四十二个春秋,每想到首届教师节所涌现的师生浓情厚谊的美丽风景,总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且不说一届届学生以鸿雁飞来的贺卡表达对老师的节日祝福,让我陶醉于职业幸福之中,单是曹春同学上门送礼物的情景就经常萦绕脑际,令我惊喜,更令人不断自省,毋忘初心。

 发表在9月5日夜光杯的于漪文章

  他是75届1班的班长,我教他们班语文,又担任他们班班主任。尽管他已工作十多年,但见到我,依然是学生模样,恭敬中还略带些腼腆。他对我说:“我来祝贺老师节日。我想了好久,我该送什么礼物给您,想来想去,把我心爱的读书笔记送给您留作纪念,它记录了我的进步,更记录了您批改它的心血,促使我不断进步。我谢谢您。”说着,就拿出了那本黑皮封面的学习笔记本。真没想到,太意外了,一是学生向老师送礼物,二是送这样特殊的礼物,我一再致谢意。与此同时,我们情不自禁地谈论起十年动乱时期“知识越多越反动”、读书无用思潮泛滥的荒唐状况。为了让学生在学校打一点文化底子,将来有点生存的本领,我冒着可能再遭批斗的风险,和小干部一起抓纪律,抓学习,抓补课,班级总算有了点样子。小干部要多学一点,学得好一点。课外学习《实践论》等毛主席著作,还要写点读书笔记。对中学一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不定期的解说,帮助理解,自己动脑筋阅读,一篇篇“啃”下来,我认为不仅学到了观点,文化程度也相应提高了。

  曹春学得很认真。开始只会简述文章大意,后来能写一点读后体会,我在评语里鼓励他:“试着运用学到的观点具体说明一两个事例,提高学习水平。”他认真、勤奋地学,1973年11月21日写的《学习〈矛盾论〉札记》整整5页,4个方面4000字,还能联系自己的学习与工作,具体分析问题,阐明道理,思想认识与文字表达均飞跃了一步。我们两人都很兴奋,这本笔记就成了师生交流思想,交换看法的载体。他的倾诉,我的评改,见证了那个年代一名学生的难能可贵的成长,也成了日后他有支灵动的笔、工作不断创造业绩的基石。

于漪荣获上海市人民政府首次颁出的“教育事业杰出贡献奖”

  而今,这本特殊年代形成的特殊礼物,封面已破损,纸已全部发黄,但它会不断提醒我:当教育受到社会上乱七八糟价值取向冲击时,教师一定不能随波逐流,要千方百计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做人的教育,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为他们今日的健康成长、明日的长足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人生是单程票,没有回头路,要精心再精心。(于漪)

   毛时安:1969年,于老师上的一堂课

  1969年春天。68届高中同学张俊中要奔赴黑龙江逊克县插队落户。我们几个和他一起编油印小报的同学相约为他送行。那时,我已经工作了,因为工伤,正好请假在家。那时的我们都很留恋学校生活,因为谁也不知道未来在哪里,这辈子还能不能回到学校,回到课堂里,听老师在讲台上讲课。

  我们约在学校相聚,在学校的后院拍了几张照片,满院的迎春花开得金黄。拍完照,我们折进教学大楼,沿着长长的走廊极慢极慢地走着。没有目的,就是留恋。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空旷的走廊里,回荡着清晰的讲课的声音。这声音,我太熟悉了,是于老师!于老师讲课的声音富有穿透力。是的,是于漪的声音。于老师是语文教改的先行者。在我上高一的时候,她来我们班级搞语文教改实验,用原来高二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一课进行实验。前后给我们讲授了三课课文,还举行了全市范围的公开教学。 “于漪老师!”大家都很惊喜。另几个同学都知道于老师的名声,但从来都没亲耳听过于老师的课。谁都没有想到,这时候于老师在上课,我们循着声音,赶紧快步赶去。

于漪与她的学生们

  就像所有的教室一样,我们的教室有前后两扇门。后门有一块一尺见方的玻璃。我先踮起脚,探头从小玻璃中望去,没错,就是于老师。于是,我们几个同学轮流扒到那块小玻璃上,领略名师讲课的风采,没有轮到的就把耳朵贴在教室的门板上听课。那时,于老师快四十了,正是她成熟而有风采的时候。虽然经过了一场疾风暴雨,但没有摧毁她热爱教育的那颗心。她穿着那个时代统一的灰色上衣,剪着我熟悉的齐耳短发,依然保持着一个人民教师应有的朴素端庄大方的仪表,也依然保持着她讲课独有的风范。望过去,黑板上干干净净、一目了然的板书;还可以看到,教室里小同学听课的专注投入;更可以感受到,知识传授的庄严。我们拼命地把耳朵紧紧贴在那扇门上,深怕漏掉一个字。透过教室薄薄的门板,于老师讲课的声音清晰地传进我们的耳中。那么抑扬顿挫,那么嘹亮饱满,充满了激情。就在那一瞬间,我们感到阳光穿透了厚厚的灰色的云层,照亮了荒芜的大地,仿佛有嫩绿的小草从我们的心田钻了出来……

《致敬最美教师》全市大会

  法国作家都德写过《最后的一课》。这就是我们在中学里上的最后一课。由此,我再度感受到了汉语的美丽博大和诗情画意。汉语的笔画形状和它的声音,经过于老师的传播,让我坚信,它是世界上最动人最富于感染力的文字。

  受了于老师影响,张俊中到黑龙江后做了老师,也在那里成了家。一日,他在江边洗衣服,不慎落水,溺水而亡,还不到三十岁。生活有时就是这样悲壮,有壮丽也有悲伤……我则选择了以汉语写作为终身的事业。

于漪(右)与本文作者

  在昨天《致敬最美教师》全市大会上,我讲述了这个故事,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当我这个70岁的学生有幸再度握起90岁老师温暖的双手时,我流泪了。我回忆着我的最后一课,想起了我生命中遇到的所有老师……

2018.9.9匆匆(毛时安)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