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纪实 > 正文

纪实 | 五禽戏里播文化种子 ——从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一门体育必修课说起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金雷     编辑:史佳林     2019-07-07 17:43 | |

   午后的校园,位于浦东新区蔡伦路的上海中医药大学体育馆里,几声“虎啸”打破了宁静。练功毯上,学生们身形矫健,向右前方一个猛扑,好似饿虎扑食。少顷,“猛虎”又抓耳挠腮,变成嬉闹的“猿猴”,一个滚翻溜出去老远……原来,这是根据传统养生功法创编的“五禽戏”课程,上中医本专科一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体育作为抓手,这也是学校思政教育的一种探索。

五禽戏成为必修课

  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传统优势科目太极拳、八段锦都很受欢迎,为什么还要开设五禽戏这门新课?体育部主任吴志坤解释,现在学生的体质状况有待提高,生活习惯也不够健康,作为中华传统养生功法,五禽戏传播较广,也很有特点,由这里切入,通过课程设计为更多年轻人作合适的引导和改变。

  五禽戏由东汉名医华佗创编,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利于五脏的保健。但如何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功法,给上中医体育部教师团队提出了新的挑战。安徽亳州五禽戏被国务院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此,老师们多次去亳州调研,回来后,他们创新地将五禽戏课程用讲故事的方式展开。比如虎戏是老虎出洞觅食,捕获猎物到饱食后满足的过程;同时把五禽戏拆分成由易到难不同的教学程度,并配上生动的背景音乐,比如猿戏借用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曲,让学生身临其境领会动作要领,在学习过程中倍添乐趣;而且五禽戏可以单练一禽之戏,温习起来较灵活,又增加锻炼次数。体育部教师、国家级武术裁判陆松廷说:“学习五禽戏,要求学生动作必须做到位,外形和神气兼备,才有效果,帮助他去体会传统功法对精气神的提升。”

  掌握功法只是五禽戏课程构建的第一个层面。五禽戏助人健身,也教人修行。体育部传统保健体育教研室主任冯金瑞举例,教授虎戏的动作,不仅教会学生动作要领,更要让学习中医专业的她们理解虎戏的功效——在中医理论中,肝主人的心气,虎戏利肝,心气顺畅,人才有健康的心性。学生们感悟,上课过程是在老师引导下学会联系实际、联系自己,“心平气和,情志畅通,面对社会的浮躁与复杂,我们要学会收心。”

小徽章成为新网红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朱惠蓉看来,五禽戏纳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内外兼修的哲思,课程将知识教育、价值观教育和能力教育结合起来,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专业培养需求。由着这条思路,由学校体育部牵头,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气功所等部门协力,全面梳理五禽戏的历史与发展,突出育人特色和创新点,明确课程教学、社团建设、科学研究、辐射带动、展示交流的目标。

  老师们发现,基础医学院创办的“君子书院”和护理学院创办的“淑女学堂”里,茶艺、书法、旗袍文化等活动都很受青睐,证明对传统文化的需求趋于年轻化。进博会,校团委招募学生为五禽戏设计徽章等文创用品。别小看这几枚徽章,参与设计的学生用了很多心思。比如根据中医理论,为对应的五禽功法配色;“杏林”代称中医学界,为五禽选用小杏子作为头部造型;整体拟人化的小猴造型则代表上中医1956年创办时正好是猴年。

  萌萌的卡通版五禽形象设计出来,贴近年轻人的风格,这套传统功法与大学生们的距离瞬间拉近。上月上中医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园启用,中医药+传统文化是园区特色之一,为此园区特地按照徽章形象制作了五禽雕塑。端午节,学校还推出卡通版五禽戏香囊,安神,祛湿,驱蚊,功能丰富,立即成为校园的网红产品,外校的学生都会找上中医同学索取。多渠道的推广后,学生听着故事有了兴趣,上课一点不觉干涩。中医药专业的学生发现,学了五禽戏,专业知识与生活完全可以联系起来,“五禽、阴阳、脏腑学说等等,都可以用进去,很有意思”。

抱拳礼成为终生礼

  作为全国中医院校唯一的“医学人文通识教育改革试点院校”,上海中医药大学打造“文化传承与发展”等6大模块、超过100门次的中医特色人文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校党委书记曹锡康表示,一流的体育教育和一流的体育文化也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上中医传统养生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抓住特色和优势,构建课程思政的新亮点,文化育人的新载体。

  护理学专业毕业生张兰学过太极课、武术拳操课、功法课、功夫扇课等武术课程,这些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动作就是“抱拳礼”,她从影视作品和课程中常常感受到,真正学了才了解其中的涵义:比如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的意思。“一个武德真正高尚的习武者,抱拳礼施得干净利落,不粘不挂,而且恭敬中带着谦逊,让对方瞬间感受到‘以武会友’的直率和‘尊师孝悌’的诚笃。”张兰感叹,学会施“抱拳礼”只需顷刻,而崇尚“抱拳礼”中的武德,并付诸于行动,在医务工作岗位体现医者人文精神及处理好医患关系,却需要终生修炼。

  今年5月,上海中医药大学承办市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武术拳操比赛,大学生队伍饱满的精神状态,飘逸的着装、苍劲优美的招式,淋漓尽致展现了当代学子的青春活力。上中医学子说,“练五禽戏,练武术……我们对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国家加深了认同感,身为中国人,更为自信,更加自豪。”上中医拳操队的现场表演,令很多观众为之振奋。一位上海交通大学的长江学者告诉吴志坤,准备详细拍摄上中医武术秀的视频,还要带交大学生多来参加,体验体育文化强大的感染力。

龙舟队成为大家庭

  在体育教学中,上中医的教师团队更注重实践与教学结合,用实践反哺课堂教学,同时通过课程设计提炼实践,挖掘体育全面育人的价值。

  美丽的三星河蜿蜒穿过上中医的校园,校龙舟队在全国各类龙舟大赛中屡屡收获荣誉,是一个明星团队,龙舟专项课因此发展成学校的一门明星课程。之所以称为“明星”,不仅因为龙舟这项传统基础深厚的运动广受学生欢迎,还因为龙舟课程设计挖掘运动背后的“龙舟精神”,让学生们通过身体体验“走脑入心”。

  中医学专业学生徐梦菡的经历,就生动诠释了龙舟运动带给一名普通大学生精神面貌上的蜕变。小徐曾经是个有点自闭的孩子,但在龙舟队教练敖翔老师的鼓励下,她答应试一试调任鼓手,强迫自己主动来调动全队的节奏。结果,小徐节奏感强、做事认真的特点被发掘出来,真正担当起龙舟上的灵魂人物,而且,之后在其他事情上,小徐都变得积极主动。敖翔说:“不少学生都不相信自己具备的潜力。而在龙舟俱乐部这个大集体里,学生们平时看不见的状态都激发出来。这种成就感染了她,让她变得越来越好。”徐梦菡见习时选择了曙光医院,因为离开学校近,自己仍能赶回龙舟队训练。还有一名队员已经毕业,仍留在队里训练。

  龙舟队一周训练4次,50多人的团队,重复的训练难免单调枯燥,如何帮助队员凝聚初心?在敖翔的龙舟教学团队努力下,龙舟课程打破套路,设计为26个教学单元,“关键时间”“认知引言”“身体体验”“小组讨论”和“自省总结”5种实施形式构成每单元的教学内容。在“前后打桨”的教学单元中,敖翔问学生:你划桨速率快,可以不跟着鼓点单独发力么?底下异口同声:不可以。因为十人十桨,同舟共济。“大家会学着去宽容和包涵他人,体会团队的重要性。”敖翔说,从课上到舟上,再回到课上,情景交融式的体验学习,真正激发出学生们对龙舟背后精神力量和文化内涵的认同。在上中医,愿意投入龙舟俱乐部的学生越来越多。入队的中医学专业学生于洁说,“业余时间追追剧淘淘宝?但我想把时间用在有价值的地方。”

  进入龙舟队后,学生的抗压能力从最初的2级,3级增加至6级,7级。于洁等收获颇丰,“经受的磨难多了,承受能力越来越强,看待困难的角度不像过去那样偏激。”每天出早操,龙舟队员的自律和努力都是榜样,一般学生要求至少2圈,龙舟队员不计圈数,感染身边更多的同学。

  出去比赛,上中医龙舟队曾遭对手嘲笑个子小,但上船一开桨,却令人刮目相看,“龙舟精神”还被她们传播到体育馆和三星河之外的地方。赛场边不仅有凝结上中医同学爱心的香囊、艾灸和火罐,有的队员还拿出专业技能,为对手推拿放松。她们感悟,“龙舟精神”是团结、拼搏、协作、坚持、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是文化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受过三星河水的洗礼,我才不怕下临床。”

暑托班成为大热门

  这几天在上中医校园,你会看到佩戴五禽戏卡通徽章的大学生们,原来他们是担任学校爱心暑托班的志愿者,帮助更小的弟弟妹妹学习五禽戏。

  2018年11月,五禽戏成为首批通过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项目。在沪上高校入选的6个项目中,上中医的五禽戏是唯一的体育项目。通过基地这个平台,学校体育部创编五禽戏社区科普读物,制定五禽戏运动处方,设立国际课程标准,将这个育人项目向社区、中小学推进,从小培养学生对五禽戏的认知和兴趣,使五禽戏等教学内容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特色和育人优势项目。

  上中医开设的爱心暑托班和健康夏令营,设计了茶艺、书法等传统文化课程,教小朋友为祖辈制作五禽戏香囊,引导孩子关爱长者,其中五禽戏课程更是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创编了分层分类的教材。报名通道一开启,名额就被秒杀。

  练习五禽戏,孩子们可以提高动作协调性,均衡性和灵活性。“比如猿戏,蹦蹦跳跳,很轻盈,小朋友都喜欢。”吴志坤体会,普通学生的中医药知识其实很缺失,如果对博大精深的中医学有所了解,有助于孩子自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锻炼习惯,“练习五禽戏后他们就了解,为什么不要熬夜,因为熬夜会伤肝,让学生自己去认同健康生活习惯。”

  有中学校长找到上中医的暑托班,征求能否留出部分志愿者名额给他的学生。校长希望在服务小朋友的过程中,中学生志愿者也能学习体验五禽戏等蕴含的文化内涵,汲取中华文化的丰富养料。(金雷)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