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纪实 > 正文

俞子林:上海出版“活化石”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沈琦华     编辑:钱卫     2019-09-08 14:29 | |

  今年上海书展的主题是“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俞子林先生所经历的70年,平凡琐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海出版业的脉络。

图说:老出版人俞子林先生

  俞子林,1931年生,海上出版家。1947年来沪从事书店工作,曾任上海图书公司经理、上海书店出版社总编辑等,是上海古旧书籍出版和发行方面的专家。他是上海图书业大小事件的亲历者与见证者,被称作上海出版界的“活化石”。俞子林本人薄薄三册《百年书业》《那时文坛》《书的记忆》,记录了上海出版业的发展变迁。

  今年上海书展的主题是“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俞子林先生所经历的70年,平凡琐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海出版业的脉络。

1.1947年“进驻”福州路的老土地

  俞子林是1947年来到上海的,经人介绍在山东路上的国光书店做新书的出版发行。他记得,那时候福州路一带已有一百多家书店,不仅马路上,弄堂里都是。到1948年,在上海书商业同业公会登记在册的书店,已经有604家。俞子林印象比较深刻的书店有当时巴金办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历史学家顾颉刚在四川北路开办的大中国图书局,专门出版历史著作和地图。

图说:1932年的福州路

  到了1950年代,上海对书店、书摊进行改造,成立了上海图书发行公司。俞子林是进入公司的第一批干部。他记得当时上海市加入图书发行公司的有新书店73户、古书店12户、旧书店45户,合计从业人员444人。还有暂时没法归口管理的一些店,比如搞书画收藏的荣宝斋、朵云轩、九华堂、九福堂四家书画笺扇店也划归上海图书发行公司领导。

  到了1958年,上海图书发行公司本来包括新书、古旧书、书画收藏,那时就进行分工,新书就合并到新华书店,外文书就合并到外文书店,上海图书发行公司就剩下了古旧书,所以就改名为上海古旧书店,并在福州路上开了古籍书店和上海旧书店。同时,上海旧书店在四川北路、南京西路、淮海中路等地开了门市部。1967年,上海古旧书店又改名为上海书店,直到现在。

图说:1956年开业的上海旧书店

  俞子林说当年在上海从事古旧书工作,看到过不少珍稀版本书和期刊。1959年9月,上海旧书店发现载有毛泽东早期著作和革命活动的《天问》周刊第一至二十四期和《湖南自治运动史》上册,还有郭沫若和夏衍办的《救亡日报》。特别是《救亡日报》,极其罕见,因为当时才出版了十多期,就被国民党反动当局查禁了。再比如,1972年俞子林带队去上海郊区收购时,发现了一批明代成化年间刻印的说唱词话,配有众多插图,共有17种,系孤本。1975年,古籍书店在整理仓库中发现《戚蓼生序石头记》钞本一至四十回共10册。这些珍贵的期刊书籍都被上海图书馆收藏了。

2.进出旧书店的鸿儒们

  古旧书,是文化人的最爱,从事古旧书行业,自然有许多文化界的朋友。俞子林说自己做的就是文化服务工作,他用“服务”这个词,谦逊而精到。

  上世纪80年代,上海一众老作家重获新生,但家里的藏书大都已经被搞得片纸不存。剧作家于伶对俞子林说,“现在我只能凭脑袋写书了”。老作家巴金、柯灵、陈伯吹、赵家璧等都到书店来找书。俞子林回忆,老作家中,唐弢来得最多。为了解决书源问题,满足读者需要,俞子林带领书店开始影印现代文学书刊,得到了老作家们的支持与帮助。

图说:整理古旧书

  作家姜德明也是上海旧书店的老朋友。几年前,俞子林把自己出版的《书林岁月》寄赠给姜德明,姜德明在写给俞子林的信中深情地回忆:“这本书勾起了我对上海的回忆。以前我到上海,总愿住在汉口路的招待所,因为那里离贵店近。我忘不了上海旧书店赐给我的那些新文学版本,感谢和怀念店内的那些可爱的朋友。”“当然,年轻人也来”,俞子林说,“其中有的人后来成了专家、学者、博导,比如华东师大的陈子善教授。”

  英国的中国科技文化史专家李约瑟博士每次到中国,都由历史学家胡道静陪同到古籍书店参观、购书。他和胡先生都对《道藏》很有研究,在他们的建议推动下,俞子林策划出版了全套《道藏》。

  这些新老作家学者一有新作也会签赠给俞子林。俞子林在书房中专门辟出了一个小柜子,存放各路友人送他的签名本,这些书的作者,大多是俞子林文化出版界的前辈、朋友,如楼适夷、赵家璧、施蛰存、王元化、郑逸梅、唐弢、黄裳、丁景唐、陈乃乾、范泉、范用、倪墨炎、钟叔河等等。这些签名本至今触手如新,可见俞子林对他们的友谊有多么的爱惜。

图说:俞子林先生

  古旧书店里的很多从业人员,其中有一些后来也逐步成长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比如陈玉堂。俞子林骄傲地说,“我们系统拥有不少人才。”陈玉堂后来去了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任研究员,编了本《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被称为“笔名大王”。俞子林说,熟悉人物的笔名、别名是从事古旧书工作的基本功。“当时我们培养员工的方法是师傅带徒弟。因为后来的人文化基础比老一辈强,常常是后人超越前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的人写了很多著作,也出了书,成了名人。当然,老一辈经历长、见识多,是后人难以企及的地方。”

3.那一盏盏不会被风吹灭的灯

  改革开放后,上海书店在出版业务上做出了特色:书店收到比较珍贵的书,或经过确定的选题,就拿来影印出版。上海书店有自己的印刷厂,印出来就发行,实行编、印、发一条龙。最令俞子林骄傲的是,上海书店影印了长达78年的全套《申报》。《申报》是目前体量最大的出版物之一,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此外,上海书店还影印了许多新文学的书籍和期刊,如文学研究会的《文学周报》、施蛰存的《现代》等。又系统地印了秦汉、明清、当代的印谱等。

图说:《申报馆五十周年纪念》上海书店影印出版社

  上海书店还影印了两套著名的书系。一套是《民国丛书》,是复旦大学周谷城先生发起和主编的。由于在编辑上采取各流派兼收的方针,出版后被认为体现了“不定于一尊的繁荣”,成为上海上世纪出版的重要书系之一。历史学家蔡尚思先生为此给俞子林写过一幅字:“水火相灭亦相生,急需百家来争鸣;攻乎异端不为害,述而不作岂足矜。”另外一套是《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共十二集、三十卷,是范泉主编的,前接出版家赵家璧解放前编撰的《中国新文学大系》。俞子林回忆,那时候好多老先生还在,他们的讨论形成了《〈中国近代文学大系〉争鸣录》一书,有很多新的发现和独创的见解。

  不过俞子林也有遗憾,他说以前跑古旧书店常常有意外的收获,而现在好一些的古旧书都上了拍卖公司,店里能见到的珍稀版本图书很少了。的确是,这些年,一些上海的旧书店因为诸多原因,渐渐消失,而古籍书店也没有多少古籍善本可供出售。

图说:1956年开业的古籍书店

  俞子林一直希望上海应有一座与其光辉出版历史和地位相称的新闻出版博物馆。“上海的出版人都有一个心愿,就是尽快建起新闻出版博物馆。因为上海有很好的出版传统,尽早把博物馆做起来,展示陈列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出版物,能让大家回忆、借鉴过去,并展望未来出版方向。”所幸如今博物馆已在筹备中,预计2021年建成。

  俞子林在《上海文化街旧梦录》这样回忆福州路夜晚的风景。“福州路一到晚上,店铺都打烊了,就会出现一批摆地摊的,大多是卖书的。他们都点着一盏电石灯照明。这种灯是不会被风吹灭的。”上海出版70年的历程,是源自那星星点灯般的温润厚实的历史沉淀,在历史的投射中,你仿佛看到当年的鲁迅、郑振铎、阿英、巴金等文化人,一袭长衫,在书店进进出出,构成了具有上海意味的海派文化的独特风景,让人忆念,让人感叹,也让人思索。(沈琦华)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