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科创 > 正文

钠离子电池成上海储能 市场规模超万亿元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王蔚     作者:王蔚     编辑:任天宝     2019-03-25 16:14 | |

binary_middle (1).jpg

来源/视觉中国

  见惯了锂电池的大范围应用,如果改为推广使用钠离子电池,会带来什么样影响?眼下的新能源车,用户最大的“抱怨”就是充电麻烦和续航里程比较短,如果改为钠离子电池驱动,情况会明显好转吗?答案是肯定的。

  如今,钠离子电池应用示范项目已在上海超碳中心落地,通过这个示范工程,今后将更加有利于钠离子电池大规模地应用于电力储能领域,结合智能电网服务于百姓。未来3至5年内,钠离子的产业化能够大规模的实现,整个储能市场前景相当美好。

binary_middle (2).jpg

图说:钠离子电池组装线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新模式  储能与电网相结合

  近日,由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科研人员倾力打造的“新型低成本钠离子电池产业化”项目,作为上海的独立原创知识产权最新成果,已经走入市场,预计产生的产业集群经济效益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

  这个项目的团队领衔人吴明红教授是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她说:“目前市场上应用的电池各有长短。最常用的铅酸电池虽然成本低、技术成熟,但寿命短、不环保、维护频繁、回收成本高。同样,锂电池成本高且安全性能差,全钒液流电池的制造成本也很高,且也有安全隐患;还有高温钠硫电池,不仅安全性差,且能量密度也低。通过对市场竞争产品的分析,我们给新开发的钠离子电池作了定位,就是要低成本、安全、环境友好。”

  据吴明红介绍,电是清洁能源的最终利用形式,也是效率最高的利用形式,我国目前电力消费在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已达到21%。随着电动汽车的飞速发展,电力消耗将大幅增加,而且集中在现有城市电网的一定区域中(小区内)。另一方面,现有城市电网空间不足,很难再次改造升级。因此,在电动汽车集中充电区域,会出现“用电荒”。上大开发的以钠离子储能为核心的储能微电网,它以分布式光伏发电为能量源泉,结合电采暖等综合能源服务,打造增量配电网示范基地,旨在研究储能应用场景和能力、储能与电网的结合模式,逐步向存量网推广,形成能源利用的新模式,为能源互联网提供解决方案,助推能源革命。

  拥有包括博士后、博士以及来自材料研发和储能电池研发等领域的一批专家,这个新型低成本钠离子电池产业化项目团队的愿景,一是致力新能源利用和并网,二是致力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三是形成本市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

binary_middle.jpg

  新产业  重在发展低碳经济

  “储能微电网的应用,能够在发电侧和用电侧均形成调节平衡的‘蓄水池’,打破现有电网必须实时保持平衡的时间和空间障碍,最终实现能源互联。”上大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唐量说,大规模储能技术是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关键技术,与众多上下游产业及配套产业关联密切,其顺利实施将带动新能源储能产业、高端电子信息、智能管理系统、工业节能、基础原材料、能源服务业等产业经济的迅猛发展。而且,加快储能技术的开发,有利于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对于城市调整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开拓经济发展空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悉,从资源和成本的角度出发,钠离子电池被认为是人类目前最有可能用作大规模储能的电池体系。对于钠离子电池的开发,现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各国都处于小试阶段,真正意义上的钠离子电池大规模生产尚无报道。

  “我们与工业合作伙伴辽宁星空钠电电池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世界首条钠离子电池的实验生产线,其中,上海大学的新能源和新材料科研团队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现在正负极材料的中试已获成功,包括正极普鲁士蓝类材料和负极新型碳材料。进一步的材料生产线也正在加紧建设中。”唐量说,新开发的钠离子储能电池模组,具有比能量高、成本低、安全可靠、环境适应性强等特性,还可以通过系统BMS通讯功能,配置电池运营智能管理技术,通过4G模组和物联网技术,在企业大型数据中心完成在线运行的所有储能电池系统的监控管理,从而为客户创造超值服务。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王蔚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