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科创 > 正文

浦江创新论坛 | 陈薇院士:不用注射 无需冷链 吸入型新冠疫苗正申请紧急使用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马亚宁     作者:马亚宁     编辑:马丹     2021-06-04 10:58 | |

  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亚宁)让生活更美好的创新路径在哪里?在昨天下午举行的2021浦江创新论坛全体大会上,来自全球不同领域创新前沿的科学家、企业家,分别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产业,多维度探寻创新“引力波”,这其中“科技自信”成为最强音。

  “这是今天全球疫情的最新数据,全球有1.7亿人感染,死亡368万人,往回溯一年当中几乎每天有1万人因为新冠离开人世。再看我们国家,今年的五一节,全国旅游出行人数是2.3亿人次。”

  数据的背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觉得,尊重科学是中国战胜疫情的一大关键,疫苗更是必不可少的科学手段。而中国科研团队在疫苗研发上的快速响应,就是科技自信的生动体现。陈薇团队研制的一针新冠病毒疫苗已在中国多地开打,重症保护效力90%。不只如此,团队研制的不用注射,无需冷链的吸入型新冠疫苗也正申请紧急使用。“我们去年8月份最早发表了非注射疫苗的研究结果,9月29日在武汉开展临床实验,吸的剂量只有针剂的五分之一。”

  从疫苗临床研究、临床数据发表、到上市,在新冠疫苗研发上,中国团队始终走在前列。陈薇认为,这份科技自信源于多年来我们国家对科技的投入,比如从2003年起,在国家863计划下资助下,腺病毒载体技术平台就已经开始搭建,打磨了很多年,从而助力了腺病毒载体疫苗开发,“去年3月16日,我们的疫苗正式临床,美国的MR疫苗也是3月16日进入临床。去年12月20号SCIENCE梳理了发表论文的临床疫苗,认为我们的疫苗比美国的早了8个小时,把新冠疫苗第一针打在武汉,创造了历史纪录,给了我们很大的科研自信。”

  同样,凭借着科技自信,华为对5G研发早决策、敢投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演讲中透露,华为5G的研究是从2009年开始的。”我们在2009年决策成立了通信技术实验室,开启了5G的早期研究。”那一年年底,全球首个4G商用网络在挪威和瑞典刚刚同时启用,中国的4G牌照还没有发放。“2013年12月,中国的4G牌照才发放,而那时我们决定进一步加强5G的研究投入,宣布在未来五年内至少投资6亿美元,用于5G的研究与创新的计划,这不含产品化投资。”

  到2019年全球首个5G商用网络开通,华为已坚定地走过了十年5G创新路。“现在回顾起来,研究的资金需求没有想象的大,事实上计划中的6亿美金投资,最终没有全部用完。”徐直军坦言,创新研究越早投入,可能的累计投入则更少。事实上,2017年也就是5G商用的两年前,华为又开启了6G的研究。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