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科创 > 正文

若付出生态代价 科创该如何取舍 | 科创风暴眼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张炯强     作者:张炯强     编辑:郜阳     2021-09-16 19:45 | |

来源/东方IC

老一代人看来,现在的环境全变了:以前中秋、国庆的时候,该是换上秋装,可现在,依然烈日当空,开着空调;以前,北方少雨干旱,如今却暴雨不断;甚至,快到冬天时,还有台风来袭。

今年初,地处美国南方的得克萨斯州居然来了一次史上最强寒流,这个美国的能源大州大规模停电,暴风雪让一半人口面临饮用水供应困难。不是说全球变暖吗?为何冬季风暴竟席卷南方?上周,美国、以色列的科学家发布研究结果,确定了此次极端天气的“源头”——受到干扰的极地涡旋。

研究人员指出,一方面全球气候正在变暖,另一方面中纬度地区冬季极端寒冷天气则明显增加,如西班牙、日本,都出现过类似天气。而在中国,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今年也曾出现零下8摄氏度的极低气温。北极冰层的融化,使得变暖与冬季风暴共存,灾难性天气大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仍是重中之重。

时下,我们开始经常使用“千年一遇”这个词来形容自然灾害,比如,郑州特大暴雨。然而,放眼全球会发现,“千年一遇”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我们真得该警惕起来。

细想一下,如今的温室效应,“元凶”竟然是人类一二百年前的科技创新。工业革命,汽车、飞机的出现,煤炭、石油的开采使用,不正是全球变暖的源头吗?可是,当年的发明家并没有错,他们带来了福祉,只是后人穷奢极欲,造成了今天的后果。可见,任何一项科技创新应用,都应有一个限度,不仅是以前的蒸汽燃油,也包括现在互联网、人工智能。

当科技创新与自然相违背时,我们该怎样选择?应该抛开眼前的利益,放眼长远、放眼子孙后代。比如现在的新能源汽车,都在喊着开发超容量、超续航电池;有没有想过,至少目前,这种电池的污染更大。现在,每一项科技创新,需要我们的研究者都有这样的考量。为了地球,为了人类的未来。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