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科创 > 正文

我们需要更多原创基础研究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张炯强     作者:张炯强     编辑:杨硕     2021-09-30 11:16 | |

若干年前,我们普通人知道了人造肉,部分人甚至开始尝试食用。味道不错!它从何而来?人造肉分为两种,其中一种人造肉又称大豆蛋白肉,主要靠大豆蛋白制成。大豆蛋白肉其实是一种对肉类形色和味道进行模仿的豆制品。

另一种人造肉源于生物技术,是利用动物干细胞制造出来的。研究人员用糖、氨基酸、油脂、矿物质和多种营养物质“喂养”干细胞,让它不断“长大”。第一个“能吃”的此类人造肉出现在2000年,美国杜鲁大学支持的生物科学研究联合体用金鱼细胞培养出了人造鱼肉。现在,已经有了许多种人造肉。

有了人造肉,我们可以不必再屠戮动物。如今,又一项发明诞生——人工合成淀粉。人类也许不必再去毁灭森林,无休无止地“掠夺”土壤。

9月24日,中国科学家宣布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中科院天津生物工业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将二氧化碳变为粮食?有人戏称,这是真的“西北风也能吃”了。

有专家称,当今世界正面临全球气候变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重大挑战,二氧化碳转化利用与粮食淀粉工业合成,正是应对挑战的重大科技问题之一。

主导这项研究的科学家则表示,此研究落地后,与传统的农业种植相比,将会节约90%以上的耕地和淡水资源,避免农药、化肥等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人类粮食安全水平。碳中和也有了一条更好的途径。

国内外科技界评价中国人的这项重大发明“是一项具有‘顶天立地’重大意义的科研成果”、“将在下一代生物制造和农业生产中带来变革性影响”。

另一个评价似乎有着更深远的意义,评论该成果是“典型的0到1原创性突破”,是中国人基础研究的原创。中国需要太多这样的原创,去提升自己的科技大国地位。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