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科创 > 正文

科学流言榜 | 有极冷天的冬天就是“冷冬”?泡热水可以治冻伤?别上当!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郜阳     作者:郜阳     编辑:钱文婷     2021-12-02 11:50 | |

天气愈发冷了,“科学流言”却似乎并没有因为冬天脚步的临近而“冬眠”。寒潮来了两三波,体感的“冷冬”就能和气象上的“冷冬”划等号了?发生冻伤后,泡泡热水就能复温了?答案当然都是否定的!

科普之路任重道远。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等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中国晚协科学编辑记者分会、上海科技传播学会等的支持。

1.出现极冷天气的冬天就是“冷冬”?

流言:强冷空气又来了,今年应该是个“冷冬”了。

来源/东方IC(下同)

真相:感觉到的“冷冬”和气象学上的“冷冬”并不是一个概念。极端冷事件和冷冬,前者是天气概念,后者是气候概念,即使是暖冬也有可能出现极端冷的天气事件,气候预测的复杂性远远高于天气预报。

以2020年冬天为例,我国虽然也经历了一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情况。拉尼娜事件形成以后,中高纬度地区大气环流经向度加大,造成冷空气频繁南下),但在今年3月,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消息显示,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冬季为暖冬。原因是整个冬季后半段温度偏高,造成平均值升高。

每年冬季的平均气温都有波动,高于平均值就是偏高,低于平均值就是偏低,但冬季气温略微偏低并不等于“冷冬”。依据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标准,判定冷冬的基本要素为冬季三个月的平均气温,在空间上分为单站、区域和全国三个等级。单站平均气温距离平均气温小于等于标准差的-0.43倍就定义为单站冷冬;如果冷冬站数超过区域总站数的50%,则定义为区域性冷冬;如果冷冬面积超过全国有效面积的50%,则定义为全国性冷冬。按照这样的标准,我们国家已经连续十几年没有出现全国性的冷冬了。

应对冬季可能到来的极端天气增多,公众还是要关注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预警信息,不要盲目听信网上的谣言,注意及时增减衣物,关注温度变化,合理安排工作和出行。

2.航天员一到空间站就吃胖了?

流言: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一到空间站后就吃胖了。

真相:近日,央视《朗读者》公开一则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发来的太空朗读视频。视频中,王亚平、叶光富和翟志刚先后朗读了巴金的《激流》总序节选。网友赞叹这是“从远方传来的诗意”“宇宙级的浪漫”。也有网友发现,三位航天员看起来“胖了些”。联想到此前看过的航天员饮食,大家不禁疑惑:他们是吃胖了吗?

真相并非如此!在失重的状态下,航天员的血液将涌向大脑和上身,血液的黏稠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面部浮肿,甚至是头部发胀的情况。而伙食、运动等因素,不会迅速造成这类变化。

此前也有网友发现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发生了浮肿现象。因此,航天员脸变圆润不是因为发胖了,而是特定环境下体内血液再分布的正常现象,不是病理性的,与地面浮肿有本质区别。

3.网红解酒药能让人“千杯不醉”?

流言:吃一粒“解酒神器”,就能增加酒量、防止醉酒。这种保健食品属于纯植物提取,无副作用,可加速对酒精的分解,达到快速醒酒和提升酒量的效果。

真相:在临床上,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药品以解酒的适应症获得国家药监部门批准。而用一些所谓的“偏方”“老方”来解酒,不仅起不到解酒的效果,反而可能会增加肝脏的负担,甚至引起肝功能损伤,实在是得不偿失。

现在市面上的所谓“解酒药”,本质上都是保健品或食品。保健食品是不能添加药物成分的,绝大多数宣称有护肝功能、降低酒精对肝脏细胞损害的食品,其中的成分通常来自药食同源的中药提取物,如甘草、人参、葛根等,也有添加了一些氨基酸的,如L-半胱氨酸、牛磺酸等也都属于食品添加剂,但这些成分的药效并不确切。

饮酒过量、酒精中毒后,在临床上,纳洛酮、纳美芬、美他多辛等药物能起作用。比如“盐酸纳洛酮舌下片”,舌下含服后,药物进入大脑,可解除乙醇导致的中枢抑制;纳洛酮直接口服吞下不能起效,只能在医院实施静脉注射或舌下含服,它代谢快,药效只能维持一小时左右;需要注意的是,严重醉酒时,旁人不能贸然帮醉酒者服药,除了可能被直接吞入而不能在舌下释放,更容易误吸药片到气管中。

那么如何正确解酒呢?解酒最主要的是促进体内蓄积的乙醇和酒精的排出,一方面在饮酒后可以适量补充液体,多喝水,稀释体内乙醇和酒精的浓度,减轻肝脏的负担;另一方面多喝水还起到利尿的效果,促进排出。

4.一万亿棵树就能逆转气候变化?

流言:全球“种1万亿棵树”的倡议,近来得到越来越多支持。要是真能种这么多树,吸收全球碳排放、逆转气候变化是没问题了。

真相:“1万亿”是个非常大的数字,种这么多树需要约9亿公顷土地,接近整个中国的国土面积。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除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空气质量外,还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统计表明,我国在过去40多年大约种了660亿棵树。卫星数据表明,全球变得更绿,中国是主要贡献者。研究显示,中国森林面积大幅度增长,森林碳吸收量已达到中国排放量的45%。

以往研究对树木每年二氧化碳吸收量估算有不小的差距,例如,根据欧洲环境署估算,一棵树木生长前20年,每年吸收22千克二氧化碳;也有其他机构估算全球平均每棵树每年大概吸收10千克二氧化碳。根据后者的估算,1万亿棵树每年吸收二氧化碳约100亿吨。

按照各国当前政策,到2030年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550亿吨。即使能实现植树1万亿棵的目标,新增树木仅能吸收约1/5的碳排放量(100亿吨),距离全部吸收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还有很大的距离。

人类希望通过努力再种1万亿棵树,会有不少实际的挑战,但学界仍普遍支持种树,因为恢复森林可以大量吸收温室气体,并在保护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5.吸氢气能抗肿瘤抗衰老,包治百病?

流言:吸氢气能够预防治疗各种疾病,连癌症都能治好,还能抗衰老。

真相:在一些“吸氢养生馆”的宣传中,不论是抗肿瘤、抗衰老,还是改善睡眠等各种疑难杂症,只要你吸上一口氢气,好像都能够解决。

事实上,虽然在实验室条件下,氢气具有“抗氧化”性质,表现出减少炎症反应、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但相关的临床研究还在进行中。不论是科学原理,还是实际医疗应用中,氢气的作用机制都有很多问题和疑惑尚未解开。

“吸氢”或饮用“富氢水”这样的方式,氢气并不能针对性地到达病灶。即便在实验室或临床上有一些突破或进展,目前使用氢气治疗或预防疾病仍然是医疗行为,需要在具备正规资质的医生叮嘱下,在医院或医疗机构中使用,而不是在街头的小门店或家中自行操作。

总之,不要轻信“吸氢”包治百病之类的谣言,也不要轻易尝试“吸氢”或饮用“富氢水”。

6.蜂蜜不会影响血糖,糖尿病人可以放心吃?

流言: 蜂蜜是天然食品,其中大部分是果糖,果糖升糖指数低,所以糖尿病人吃蜂蜜不会升高血糖,可以放心吃。

真相:果糖的升糖指数确实较低,但其在蜂蜜中含量并不占绝对优势,蜂蜜依然含有大量对血糖影响极大的葡萄糖。按照《GB 14963-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蜜》里对蜂蜜的质量要求,每100克蜂蜜中,果糖与葡萄糖的总含量应≥60克,因此蜂蜜本身是一种含糖量相当高的食物,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大量食用。

并且,果糖会更容易导致肥胖和胰岛素抵抗,而这是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此外,高果糖摄入还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作的重要风险因素。因此,不止糖尿病患者,痛风患者和高尿酸血症患者也要尽量避免食用过多含有大量果糖的食物。

7.泡热水、烤火可以治冻伤?

流言:发生冻伤后复温很重要,而最快的办法就是泡热水或者烤火。

真相:冻伤后,不少患者会自己采用一些“土方”治疗,如用雪搓、用火烤、用热水复温等。但许多方法在医学上是不成立的。冻伤患处被刺激后,反而可能会导致刺激过敏和感染风险,出现冻伤部位起大包、出水疱等情况。

冻伤是指机体暴露于低体温环境所致的全身性或者局部性的急性冻伤性损害,多见于寒冷地区。冻伤后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将被冻的位置放入接近人体体温的温水当中,比如用37℃-40℃的温水或者温毛巾进行5-10分钟的复温(不超过20分钟),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用无菌温盐水冲洗干净,患肢应制动并适当抬高,以免加重组织损伤并减轻水肿。

寒冬季节,皮肤暴露处要多加保护,出门时应戴口罩、手套、防风耳罩等。应经常保持服装、鞋袜干燥,发现有冻伤征兆了可以先使用一些冻疮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如果冻伤情况比较严重,出现水疱等症状,最好的方法还是尽快到医院救治。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