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家门口好学校 | 五四中学:不以同一标准衡量孩子,个性化课程丰富成长体验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马丹     作者:马丹     编辑:郜阳     2018-09-21 09:54 | |

图说:五四中学外观 学校供图(下同)

   坐落在静安区新闸路的上海市五四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但与此同时,它也拥有着现代教育的“基因”——孩子们在这里“玩转”N项体验活动,争当不以分数论英雄的“五四好少年”,更走入智能创新实验室等学习最前沿的知识。校长沈嵘说,百年学堂最为人所津津乐道,代代相传的除了悠久的历史、古老的建筑、杰出的校友,更是学校的精神与文化。“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一模一样的人才,更不该用同一个标准衡量孩子,而应努力为每个孩子创造最合适的成长环境,通过个性化的课程丰富他们的成长体验,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个性发展’。”

图说:五四中学行进乐队

   “N项”体验提供德育“大餐”

   隐在闹市的五四中学如一本历史的书卷,见证着周边时代的变迁,也经受着时代的冲击。受周边居民结构调整,非沪籍的学生曾一度达到60%,这部分学生流动性特别大,而其余的沪籍学生则大多来自普通工薪阶层。在这样的背景下,价值多元的冲击、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大众传媒、网络等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日益增强等等。沈嵘说:“针对这些问题,提升未成年人的公民道德素养,增强公民意识,增强未成年人的城市文化认同感,习得履责担当,成为当务之急。”

   作为“静安区初中‘N项’体验活动项目”试点学校,五四中学两年来对课程进行整体优化,开发了涉及“人文素养类”、“科技创新类”、“生命教育类”、“设计制作类”四大类30余门自主性拓展型课程。“我的午餐我做主”带着学生走进厨房了解一餐一饭的来之不易;“走进音乐厅听音乐会”领着学生享受艺术熏陶又习得礼仪。初二年级的“为爸妈过生日”曾打动了无数孩子的心。学生戴泽钧说,当蜡烛被点燃时才突然意识到,父母的辛苦都是为了自己的成长。

图说:学生课外实践

   沈嵘说,基于生活的体验是公民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将初中生日常生活的环境、现象、经验、问题作为教育内容,通过环境建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探究、参与。“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尊严和价值,才能成为有自律、公德心、责任心的合格公民。”

   五四好少年当学校“管家”

   依据教育部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五四中学在2016年又新提出“营造R·N·A校园”(RNA是责任、规范和自主的英文字母缩写)的目标。沈嵘说:“希望通过学校文化的浸润,使每一位师生明确‘责任、规范和自主’在为人和治事中的意义。同时,从生物学角度看,RNA又是核糖核酸,是遗传信息转达的桥梁,寄寓‘责任、规范和自主’成为学校文化基因。”

图说:符海贤先生指导学生使用印章

   在营造RNA校园的过程中,“五四好少年”评选成为一张亮眼的“名片”。这项评选不看分数排名,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参评的学生可以在行为道德、学习知识、身心健康、社交能力等某一大类里有自己个性化的表现。2017年10月13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世界技能组织全体成员大会上,中国上海荣获2021年世界技能大会举办权。在大会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的孩子正是五四中学2016届毕业生萧达飞,他曾在2015、2016学年当选“五四好少年”。沈嵘说:“每个学生身上都有自己的独特性,都有各自的优势劣势,不能总拿一些学生的优势和另一些学生的劣势作比较。”

   “五四好少年”,打开了少年们了解自己、展现个性、自主教育大门,更激起了自主管理的热情。“五四好少年”获得者组建起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并在校园中服务实践。学生们曾推动了“无校服日”设立,更参与到垃圾分类的管理,让学校成为全市最早实行垃圾分类的学校。

图片:五四好少年评选

   每个学生有个性“课程套餐”

   学校的前身是为大同大学附中二院与圣约翰中学,距今已有106年的历史。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有国务院前副总理钱其琛,有蜚声国际的设计大师贝聿铭等。“人才培养,不是复制粘贴,学生个体更是千差万别。”沈嵘说,学校教育就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才能达到发展学生个性的目的。

   为此,五四中学给孩子提供了丰富的实践体验课程“菜单”,让每人都能拥有一份个性化“课程套餐”。这份“菜单”里有低碳环保进校园、我的Pizza我做主、安全自护等生活课程,有寻访文化名人街、访百名校友讲百个故事、鲁庵印泥传习工坊等文化游学课程,也有各学科的学科节体验等活动,而学校最前沿的教室莫过于“智能创新实验室”,学生在实验室里体验物联网技术带来的现代科技魅力。

图说:学生在非通用语种阿拉伯语课堂

   这学期加入“强校工程”后,学校又有了新气象。学校准备进一步依托区内优质教育资源后“茶馆式”教学研究所,加强与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的教学改革研究,以“小初合一、以点到面,分步实施,逐步到位”为原则,采用“课程全部统一,教学逐步推行,评价点上试验”的策略,开展系统性合作模式,组成更为紧密的优质教育共同体。以《全面转变教学方式的课程与教学改革》项目为推进,转变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办学质量和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联合对口小学“静安实验小学”(新优质学校)共同探索实践课程与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五四中学、静安实验小学与静教院附校三所学校的教学质量。未来,还会借鉴静教院的经验,进一步打造符合五四中学校情和学情的跨学科课程体系,优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升学校课程品质。

   新民晚报记者 马丹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