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非遗走进沪上高校 传统文化也能很时尚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郜阳     作者:郜阳     编辑:蔡骏     2018-09-21 19:05 | |

视频制作:张剑

  新民晚报讯(见习记者 郜阳)铜鼓舞、木叶独奏、芦笙合奏、敬酒歌……这些极具苗族特色的表演让现场师生一次次鼓掌叫好。今昨两天,贵州苗族西江非遗文化传承代表团一行走进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以“非遗行,一脉香”为主题,开展系列苗族非遗服饰文化交流展演活动,此次活动也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4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

  两天的活动分别以““非遗行,技艺传”,和““非遗行,文化承”的主题,从静态互动展览到动态服饰秀演,高校师生全程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过程,不只是一个参与者,更是一名传承者。

  校党委副书记鲁嘉华告诉记者,非遗的传承需要全社会尤其是下一代的共同参与,只有拥有越来越多的观众、参与者、继承者,非遗文化才有“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的良好环境。

  贵州是一个拥有很多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省份,作为最具代表的苗族文化,西江千户苗寨是至今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最完整的村寨,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其中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有苗绣、苗族银饰技艺、芦笙制作等多达13项。

20180921_143233.jpg

图说:苗族舞蹈展示   来源/郜阳  摄

  在第一天的活动中,苗族匠人们手把手传授,学生们都跃跃欲试,亲手体验民族传统苗绣技艺、扎蜡染工艺及苗族传统银饰制作的全过程。一位进入毕业阶段的中法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学生说道:“现在正是我们决定毕业设计主题的时候,虽然我们是中法合作的服装设计院校,学院一直以来对于我们所教授的理念是如何将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世界先进的服饰设计理念结合起来,更好的创新,传承从而服务于市场,我想,这其实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理念不谋而合。”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民族服饰的动态展示秀演并不全是由苗族的艺术表演者来完成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服装表演专业的模特学生们也参与到了此次苗族服饰文化的展演中。模特学生们在苗族艺匠们的指导下,学会了苗族特有的服饰穿着礼仪。恰逢中秋佳节到来之际,苗族艺匠们与学生模特们一同,以民族独特的中秋时节服饰礼仪,向在场的师生们诉说了一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别样的团圆故事。学校也邀请了全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代表一同品赏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共话民族大团结的快乐。不少留学生也加入其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20180921_150800(0).jpg

图说:苗族学生代表和工程大学生共同展示苗族服饰  来源/郜阳  摄

  选择现代时尚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对话的形式,实现非遗文化的传承,是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一次创新尝试。选择高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载体和渠道,让大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直观的了解非遗文化,增强对文化传承的热衷与探索,是此次苗族非遗文化上海时尚之行的第一步。未来,主办双方还将就传统非遗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研发,非遗服饰古法制作技艺的现代应用,以及非遗文化传播模式的创新研究,开展更多深入合作。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