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造纸、染织和茶道“变身”课程拉近两岸同胞心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马丹     作者:马丹     编辑:任天宝     2019-01-18 17:52 | |

1春耕芒种 (1).JPG

图说:春耕芒种 校方供图(下同)

  造纸、染织、茶道,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并未离现代生活远去,而是“变身”为上海宋庆龄学校的校内课程。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亲手造一张纸,触摸传统文化的肌理;亲手染一块布,体验传统文化的质感。据介绍,这些传统文化课程是由台湾道禾实验学校和宋庆龄学校的老师共同探索开发的,如今大受学生欢迎。今天上午,课程工坊的三位中国台湾教师开讲《走进台湾》,携手将传统文化娓娓道来,也拉近两岸同胞心。

7冬季年味 (1).jpg

图说:冬季年味

  学生“玩中学”乐趣无穷

  五(2)班赵欣怡说:“在传统文化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比如耕种、造纸、染织,还学会了静心。”而对大多数孩子来说,玩中学让他们收获无穷乐趣,也收获了知识。三(2)班郭容言,一提及他来自中国台湾的“宽宽老师”,就喜上眉梢。“老师的课很好玩,她让我们脱了鞋子,光脚踩在上海老布上,去感受老布的纹路,还用老布和我们做游戏。”

  宋庆龄学校中国部小学老师黄文婷感慨道:“当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落实到动手做之后,孩子们学到的就不仅仅是技艺了,而是打通了多学科的学习。比如说扎染,就涉及到数学问题,一块布怎么折才能出现你想要的图形,折几次能出来多少个几何图案又是倍率的问题,调配染料需要称重,染的过程又有化学反应,这些都会激发孩子们去主动学习。”

  参与传统文化教育项目的宋庆龄学校中国部小学信息科学老师陈伟还介绍说,宋庆龄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并不局限于一课一时。“为了完成作品,孩子们还学会了合理地安排时间,学会了团队合作,组成合作小组,有了初步的项目化管理的意识。”

14老师们在共同欣赏染织成果.jpg

图说:老师们在共同欣赏染织成果

  分享也是中华文化的大爱

  “宋庆龄先生说‘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两岸教育者的分享、包容与合作,将热爱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种子和最宝贵的大爱精神播撒在孩子心中。在不久的将来,这颗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生长,成为庇佑两岸福祉的参天大树。”上海宋庆龄学校校长封莉蓉说。

  在教育工坊的合作中,来自中国台湾的儿童哲学教育专家张琼文,感受到师生间亲密无间的爱,反映在老师们对孩子的回应、呵护、照顾、尊重、对话里,更反映在孩子们对老师的回馈中。“这样温暖的教育氛围,正是两岸教育者认同彼此的真谛。”

  据介绍,除了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的课程开发,两岸教师还从二十四节气入手,整合了“节气与山水”“节气与韵律”“节气与工艺”“节气与健康”四大主题和模块,让中国传统文化进入科学、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孩子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紧密贴合。

  新民晚报记者 马丹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