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连续20年,在南京菊花台长眠的烈士都会等来上海这所高中学弟学妹的身影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陆梓华     作者:陆梓华     编辑:任天宝     2019-04-05 10:13 | |

0405_2.jpg

图说:南洋中学学生南京行的日记和课题报告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摄

  说起“菊花台”,很多年轻人耳边恐怕首先响起的是周杰伦的歌。然而,在一群上海的十六七岁少年心中,“菊花台”是一个庄重的名字,是烈士校友安息之所,更铭记了一段英勇抗敌的历史时光。

  这群少年,来自上海市南洋中学。从1999年开始,该校高一师生都会在每年春天赴南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其中包括赴菊花台九烈士公墓祭扫该校校友、烈士朱少屏,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探访南京城完成课题探究等。不一样的“行走”,让一届又一届学生感受到厚重的家国情怀。

0405_3.jpg

图说:南洋中学学生南京行的日记和课题报告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摄

  去现场更真切理解爱国主义

  朱少屏烈士是南洋中学第一届毕业生,曾任中国驻马尼拉总领馆领事。1942年,日本侵略者要他“改弦易辙”为南京汪伪政权出力,效忠日本天皇。朱少屏等九名外交官无一屈服,对日本的无理要求严词拒绝。最终被日均残忍杀害。1947年,朱少屏烈士的遗骸回到了他熟悉的故土,葬于南京菊花台。

  整整20年过去,烈士墓旁,当年的学子们亲手种下的那棵“思屏树”,已经高大繁茂,也见证着每一届学子在这举行“争当合格南洋学子”宣誓仪式,每一批新团员在这戴上团徽。同班男生袁昊时曾组织同学们在现场召开微型主题班会,在这样一个场合,平时再闹腾的同学也安静庄重,同学们带着发自内心的尊敬为学长仔细擦拭墓碑,敬献献花。

  在学校的档案室内,20年来每一班级的参观日记,都被老师们细心地保留了下来,同学们的记录方式也越来越丰富精彩。“如果只是在课堂上探讨什么是‘爱国主义’,同学们很难理解,但这样的实践活动对学生有明显的触动。”校团委书记赵卿说,每年祭扫现场师生约有300余人,现场可以用鸦雀无声来形容,不用麦克风,每位发言者的声音都能听得一清二楚。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无需老师叮嘱,驻足、参观、悼念、献花,不少同学步履沉重,眼含热泪。高一(7)班男生邵熙隆是南京人,还保留着小时候在南京读书时,每年国家公祭日全城警报声起、师生肃立默哀的记忆。长大后再度回到家乡,走进遇难同胞纪念馆,更能感受到内心的震撼。

0405_7.jpg

0405_6.jpg

图说:南京菊花台九烈士公墓前的“争当合格南洋学子”宣誓仪式 南洋中学供图

  除了思念更有责任

  “如果说祭扫亲人是一种思念,那么祭扫英烈时,我觉得身上多了一份责任。”高二(8)班女生张楚楚告诉记者,父母都是新上海人,一路的打拼让她有机会站在上海,拥抱世界。这也促使她思考,作为未来的建设者,现在的自己该做哪些努力,延续父辈的奋斗精神,将这片烈士们用生命守卫的土地,建设得更好。“我们00后都被称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在这个环境下,我们要减少一些浮躁,给自己静心思考的时间,多一些积淀。”张楚楚说。

  和她有相同感受的,还有高一(8)班女生沈津雯。“走出遇难同胞纪念馆纪念馆,看到如今的繁华都市,我们应该思索,怎样才是爱国,如何更好地去爱国。”沈津雯说,如今,时常看到有人在网上发帖,觉得国内这也不行那也不好,不能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每次看到这样的文字,她都不敢苟同。“与其抱怨或者羡慕,不如承认差距,从身边做起。”她告诉记者,从一年多前,她居住的小区就开始了垃圾分类推广,如今已经成了邻居们的生活习惯。她也觉得自己是为城市的美好,出了一份力。

  南洋中学是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陈宏观介绍,独有的历史传承,给了南洋师生独有的教育资源。每年9月30日烈士纪念日,师生们共同聚集在学校先驱园前,祭扫南洋中学十烈士并向烈士雕像敬献花篮、默哀鞠躬。去年9月30日上午,正值南洋中学又一年的田径运动会暨科技节、艺术节开幕。在升旗仪式后,全体师生也通过肃立、默哀的方式缅怀先烈,寄托哀思。今年,学校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签署“馆校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实训基地”,连续20年的南京行,还将继续为一届届青年学子带来对历史和未来的的探索和启迪。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