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政府往前走一步 育儿难题少一点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陆梓华 马丹     作者:陆梓华 马丹     编辑:任天宝     2019-11-05 20:38 | |

教育.jpg

  孩子的事很小,小到无外乎吃喝拉撒、学习玩耍;孩子的事又很大,大到关乎千家万户,承载民族希望。0-3岁,最柔软人群的托育问题究竟如何做好?3-6岁,如何让每个孩子获得优质学前教育?学龄后的孩子,放学后的“330”时间太早,家长上班难以两全该怎么办?这一个个民生难题,考验着政府部门的决策智慧。

  普惠性托育

  3岁以下的婴幼儿,被称为“最柔软的人群”。不会言语、最易受伤的他们,本应以家庭照护为佳。但是,和全世界其他城市一样,上海几十万0-3岁宝宝家庭中,确实有一部分存在“看护难”,需要社会提供多样的托育支撑。近年上海一直在探索,希望能解年轻家长们的燃眉之急。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2018年4月28日上海出炉了0-3岁幼儿托育的“1+2”文件,填补了政策空白,遵循“政府引导、家庭为主、多方参与”原则,全面开展全市0-3岁幼儿托育服务工作。

  “‘1+2’文件出炉之后,上海一直坚持以普惠性为主导,鼓励多方参与提供托育资源同时,推动托幼一体化,让资源充分整合能惠及更多普通百姓。”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新增50个托育点”纳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全市16个区已经完成了布点,50个托育点和6个社会办普惠性托育机构已在或将为本市3岁以下、尤其是2-3岁儿童提供普惠性托育服务。

  “幼有所育”更要“幼有善育”。今年9月,市委书记李强在全市托幼工作现场推进会上提出“幼有善育”的更高要求。和0-3岁托育服务需求激增相比,上海3-6岁学前教育经历了十多年的攻坚努力,已基本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难题。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说,早在2006年起,上海就坚持公益普惠原则,把学前教育纳入教育公共服务范畴,而如今“入好园”已成为百姓新的民生“关注点”。今年秋季发布的《上海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里就特别提到,未来将整体提升本市幼儿园办园质量的发展指标和提升教师素质,“让家门口的好幼儿园、好学校越来越多,也响应教育从均衡向优质发展的需求。”

  晚托班升级

  孩子下午3:30放学,父母还在上班,如果家中没有老人可以帮忙接送,这“330”难题在上海,有了解决方案——学校开设“晚托班”。

  家长们口中的“晚托班”,在政府文件中被更为准确地表达为“校内课后服务”。早在2014年,上海就有调查显示,有近1/3的小学生有晚托需求。市教委出台文件,要求放学后看护服务逐步扩大至所有公办小学,服务时间一般为放学后到下午5时。2017年在嘉定、长宁两区试点的基础上,市教委在全市小学逐步试行放学后“快乐30分”拓展活动,每天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由此,晚托班从“1.0版”升级为包含“快乐30分”拓展活动和看护服务两项内容的“2.0版”。

  “然而,很多家长要下午5:00或者5:30下班,晚托班到下午5时,仍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市教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今年3月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决定自2019年3月20日起,全市公办小学在原有的到下午5时的免费课后服务的基础上,对家庭按时接仍有困难的学生,将免费课后服务进一步延时到下午6时。民办小学可参照执行。至此,晚托班“3.0版”应运而生。

  一天忙碌的校园生活结束,孩子们需要怎样的课后时光?上海的小学生校内课后看护设置了三个关键词:安全、公益、有趣。

  全市校方责任险已覆盖学校组织的、在学校范围内开展的课后服务,市教委要求学校建立相应的学生伤害应急处理机制。推出至今,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始终坚持公益属性,所需看护费用由财政经费解决。学校可根据资源状况和学生、家长的实际需求,一般安排做作业、自习、课外阅读等活动。其中,“快乐30分”时段可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拓展活动,比如书法、美术、阅读、游戏、体育锻炼、科学小实验等,尤其鼓励开展劳动教育和体育、艺术等活动。“校内课后服务不得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不得组织或变相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教学或补课。”这是上海对校内课后服务设定的严格“禁令”。

  “政府、学校‘跨前一步’,正是为了回应家长的现实需求,减少家长的后顾之忧,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强调。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马丹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