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用发现的眼睛探寻上海之“风”华东师大美院教师作品展开幕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王蔚     作者:王蔚     编辑:房浩     2019-12-24 09:18 | |

图说:“风起海上——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上海展”部分展品 来源/校方提供(下同)

  如何以原创性为起点,重新建构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如何把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当代性转换?艺术如何与科技革命结合,找到一种当代的样式?近日,“风起海上——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上海展”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开幕。此展是继今年5月成功举办“北京展”后在上海本地进行的巡回式展出,是对新成立的华东师大美院在美术教育和创作实践上的一次学术性梳理。展览较好地回答了艺术家们关注的问题,并全方位地呈现出艺术家的知识身份及其对时代话语的敏感性。

  本次展览以“美育定位”为导向,作品侧重“现实的观照和现场的阅读”,响应时代呼唤,聚焦社会文化和当下热点。展出作品时间跨度长达四十余年,共包括43位老、中、青三代教师的作品100余件作品,涵盖油画、中国画、书法、雕塑、装置、新媒体、摄影、综合绘画、漆画等多个门类。展览中不同风格的作品,不仅是一次视觉美学的分享会,更是一场不同思想和理念交锋交融的交流会。

  华东师大美院于2017年6月成立,现具有美术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除了重视教学和科研工作,学院更着力于培养创作型名家、名师。华东师大党委副书记杨昌利说:“立足于上海这片热土的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教师们任重道远,因为我们除了自己从事美育工作,还要培养将来从事美育工作的美术老师们,不仅培养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的美术师资,也要为全国培养大批具有海派艺术品格和国际艺术视野的美术教师。”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认为,这些优秀作品充分折射出了老师们的优秀品质、人格魅力、创作理念和教学思想。有着这样的一群师者来传道、授业、解惑,必然会培养出一批优秀艺术家和美术教育事业的接班人,从而薪火相传,精神常青。

  参展艺术家代表张方白认为,上海是一个最具有个性的城市。个人的精神性、个人的语言性和个人的艺术性是中国艺术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风起海上”这个“风”是扎根于艺术思想的“风”,是独立思考的“风”,是勇于探索的“风”。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王蔚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