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复学在即,学生、教师和家长先跨三道坎 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陆梓华 王蔚     作者:陆梓华 王蔚     编辑:任天宝     2020-04-23 09:26 | |

图说:安静的校园正在等待同学们归来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摄

  下周一,上海市的第一波复学即将开启,初三、高三学生将重回校园,见到“久别”的老师和同学。再过些时日,中学的其他年级和小学高年级的复学也将陆续跟进。稍稍适应了线上教育的师生,此时回归课堂教育,他们做好准备了吗?在家“宅”得过久,马上又要戴着口罩走进课堂,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暂时还不能像以往那样洒脱自如、激情奔放,大家能迈过心理坦然这道坎吗?还有家长,孩子不上学,他们着急,孩子真要上学了,他们或又要生发其他担忧,这个心结如何破解?

  一连串的新问题,摆在了学校和家庭面前,亟待求得科学解答。

  学生 悦纳自己克服“三忧”

  从寒假至今,位育中学心理教师金莉始终通过邮箱和微信和同学们保持着联系。在该校,各个班级由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担任班级心理委员,通过微信群了解大家的困惑并分享心理读本。下周,金莉也会和同学们一起重返校园,陪伴高三学生度过最后两个多月的冲刺阶段。

  “前段时间由亲子关系紧张造成的情绪问题比较多,临近返校了,对于自己学习状态的焦虑又会多了起来。疫情防控期间,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节奏被打乱,有些同学产生了一些不良情绪,返校后可能又会出现因为新的学习模式、学业负担、人际关系、考试压力等带来的不适应及焦虑问题。”金莉坦言,不少同学有“三忧”,一是担忧从居家模式切换到正常上学模式,自己是否能迅速进入复习迎考状态?二是担忧万一跟不上班级同学的脚步该怎么办?三是担忧回到校园后时间安排与线上学习有所不同,自己会不会消极倦怠?

  金莉宽慰同学们,高三阶段状态起起伏伏是正常的,每个学生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焦虑情绪,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是人类一种天生的警觉性,会使人们对环境更警觉,反应速度更快。只是,过度焦虑会影响身心健康和行为方式。有必要提醒同学们,务必正视焦虑,悦纳自己。同学们不妨问问自己“担心什么、恐惧什么、害怕什么”,以及“最糟糕的结果是什么、我可以做些什么”。大家要能够顺其自然,觉察并接纳自己的情绪。同学们也可以试试每天对着镜子自我鼓励和夸赞一番,在心里对自己说几句“我能面对”“没有什么面对不了的”之类的话,这样可以逐渐进行积极暗示,调动积极情绪。此外,同学们还可以学一学呼吸放松、想象放松等新技能,可以回忆自己以往的努力过程和成功时刻,体会当时那个信心满满的自己,从而给自己增添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虽然是即将返校学习,但疫情并没有结束,尽管算不上是“硝烟弥漫”,但也可能“危机四伏”。所以返校复学后出现各方面防疫要求严格、上课学习适应慢、心态波动大等情况,都属于正常状况,请与老师、同学、家长等主动沟通,相互支持,相信一定会渡过“难关”,重见彩虹。

  教师 静下心来克服“三急”

  稳定教师的情绪,也是复学准备的重点之一。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教师存在“三急”。一是急着希望疫情早点过去,早点摘下口罩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二是急着要把之前落下的教学任务补齐补好,他们已经为复学准备了“量大面广”的教学内容;三是急着要求学生“提高成绩”,特别是对一些后进生,恨不得他们在学习上能突飞猛进。

  “老师们还是非常期待重新回到校园的,更期待看到久违的学生。学校的工会、各年级组已经分别多次召集教师在线交流,教师也对复学后的各项工作做到了心中有数、心中有底。”文来高中党支部书记施力争说,学校给予教师的防疫保护物资是充足的,也为教师的工作提供了不少便利,包括错峰上班等,同时也要求教师在校园里要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以昂扬的精神面对特殊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宝山区教育学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蔡素文说,一样经历疫情的肆虐和全民抗疫的煎熬,重回校园的老师们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不适,比如,莫名的紧张不安、会有心慌心悸的感觉,甚至还有一些老师会因为升学考试就在眼前,而前面又长时间不能进行课堂教学,所以对学生们的成绩总是怀着提心吊胆和恐惧的心情,自己的睡眠质量差了,做事的专注度不高了,而且还总觉得耐不下性子了。有的老师不仅要为学校的消毒情况、卫生状况、饮食安全而过于焦虑,还要为教学压力而累。如此多的负面情绪一股脑地袭来,这对教师的工作与生活肯定是不利的。

  “学生的学业状况会存在差距,特别是经历过线上教育后,差距可能还会有所加大,这都是正常现象。教师与其着急,莫如行动,先要安定好自己的情绪。这几天,教师就应当提前把自己的作息表调整到上班时间,做一些能够让自己静下心来的事情。”蔡素文建议老师们未雨绸缪,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系统梳理知识点,尤其要理清教学的难点与重点。教学的路径清晰了,教师们的心里也自然会踏实许多。

  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之后,才发现“没有”学生的教学是多么的寂寞。但复学后的学生在学业上可能会出现更大的差异,对校园生活需要再适应。学习安排要循序渐进,教学进度不可操之过急,避免“满灌式”,不搞开学摸底考试,帮助学生度过在校学习生活的适应期才是关键。

  家长 切莫唠叨克服“三怕”

  几天前,在罗阳中学的网上家长会上,有家长提出了各种担忧,他们担心孩子回到学校后从早到晚戴着口罩,有可能会“皮肤过敏”。还有的家长建议老师不要拖堂,多安排些户外活动,让孩子在课间休息时能脱下口罩,在操场上透透气。王立英校长说,学校已经做好了周密的防控措施,希望家长与学校通力合作,不仅要做好孩子的生活后勤保障,更要做好家庭教育的心灵导师,多给孩子一些信任与鼓励。

  综合起来看,对于复学家长们主要有“三怕”。一是“怕闷气”,担心孩子长时间戴口罩会气透不过来;二是“怕落伍”,此前是上网课,比的是学习的自觉性,有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网课没上好,成绩会落下许多;三是“怕敷衍”,由于师生交往也要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因此,有些家长还担心老师不会像过去那样认真辅导,特别是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不会像过去那样“人盯人”答疑补差。

  “毕业班家长本来就担忧多,这也正常,今年这届毕业班的家长,他们的担忧和焦虑肯定会甚于往年。”市二中学心理学高级教师周宇说,在孩子备考的最关键时刻,虽然疫情的“警报”还未解除,但家长必须要有“定力”。一是要相信社会和学校的防控疫情措施是相当得力的,一定能保障学生的健康安全。二是要相信老师一定会尽心尽责把学生教好,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三是要相信考试制度是公平的,由线上教学转到课堂教学,大家都在一个学习轨道上。

  周宇老师给家长的最重要一条建议,是要多一点笑脸,不要成天愁眉苦脸的,更不要像录音机般唠叨个没完。家长给孩子多传递一点正能量的情绪,家庭里多充满一些祥和、宽松的氛围,孩子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升学考试。

  学期间出现亲子冲突、争吵时,家长要冷静,要善于分析出现的原因,事后与孩子多沟通,多体察自己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同时,家长也要指导孩子控制和调节情绪,改进亲子沟通方式,建立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静观其变”也是一种亲子相处的智慧。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王蔚

  【相关链接】

  相处要“疏离”,心灵要连接 心理教师给复学学生开出四剂良方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