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打造“新工科”人才培养特色高中 黄浦区和上理工签约共建储能中学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陆梓华     作者:陆梓华     编辑:任天宝     2020-06-11 14:06 | |

WechatIMG856.jpeg

图说:签约仪式现场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摄

新民晚报讯(记者 陆梓华)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教育部在2018年首批认定612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在上海市黄浦区,区域将和高校携手打造一所凸显“新工科”素养人才培养的特色高中。今天下午,黄浦区与上海理工大学签约共建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储能中学(暂定名)。

试点创新人才早期培养

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市属重点应用研究型大学,有着百年工程教育传统,享有中国“制造业黄埔军校”的美誉。储能中学作为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将注入新工科素养的育人功能和内涵,激活普通完中办学活力和育人方式深度变革。双方合作将整合区位优质教育和高校学术专业优势,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有机衔接上提供支撑和动力,实现高等教育对基础教育引领、辐射、带动打造,区域教育特色品牌,推进普通完中育人模式变革,多维度服务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

根据规划,双方将在课程构建实施、教学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学习空间创设、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实践,全力打造一所“新工科素养”为特质的,有影响、高品质特色中学,注重学生“新工科”专业兴趣、专业志向、专业精神的激发,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素养、工匠精神、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素质。

上理工将充分发挥在光学工程、动力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一流学科优势,以现储能中学南校区为基地,共同合作研究规划、设计、开发、建设体现新工科教育特色、跨学科综合中学创新实验中心,集创新实验项目、创新特色课程、专家团队指导、实践研训一体的整体、系列新工科创新实验室,主要为能源、工程、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还有以大学相关领域知名教授专家命名、领衔的特色课程和实验项目,在教授专家作为导师带领指导下为储能中学和格致教育集团内师生的研究性学习和项目化学习开拓学习视野、创新学习方法。

双方也将依托大学在教育、文化和科技对外交流方面的经验和优势,支持合作共建学校开展师生国际交流,拓展中学生国际视野,拓宽中学生生涯规划发展路径,提升学生跨文化国际理解力。

此外,上理工也将和黄浦区合作开展区域创新教育创新人才早期培养试点。在今天的签约仪式上,区域创新教育科创实践基地揭牌,将面向全区学生开放共享。在去年举行的黄浦教育大会上,黄浦发布了上海首个“区域创新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揭牌成立“区创新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区校合作已经成功经验

近年来,黄浦区先后与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合作,探索了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上海师范大学卢湾实验小学、华东师范大学卢湾辅读实验学校等不同学段、丰富多元的办学样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与经验。

黄浦区教育局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合作创办的上海市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今年将迎来首批毕业生。三年来,同济大学派出多位管理和课程开发研究人员,为学校量身定制了以“设计思维”为导向的创新型项目化课程。近30名来自同济大学的教师走入学校课堂,为学生们带来了前沿的学科知识和全新的跨学科项目学习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学校多位学生在区、市级和国际各类竞赛中获奖。三名学生在芬兰阿尔托大学设计工厂主办的青少年3D打印挑战赛获得金奖。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与上海外国语大学“牵手”至今已经20年。在黄浦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合作办学使得学校的课程教学改革和外语特色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大学教授牵头开发的《世界文化纵览》《口语进阶》《翻译与写作》等课程以及德语、西班牙语等二外学习课程,都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多名上外专家在大境中学建立名师工作室,对大境中学英语教师团队实施系统培训和提升。学校做强“外语见长、厚积素养”的办学特色,学校有数十名学生考入上海外国语大学,办学质量也得到了高校的赞誉。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