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学区集团高质量发展: 更负责任、更加紧密、更具活力 | 展望上海教育“十四五”规划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冯明     编辑:陆佳慧     2021-09-01 14:34 | |

教育.jpg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十四五”期间发展主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为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公益性原则,以公平而有质量为导向,构建全面、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生态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内在需求。营造该教育生态,除了加大资源供给、完善综合治理,强化学校责任、激发学校活力之外,建设高质量校际合作关系,通过高水平的校际共享与协作为学校赋能,让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成为好学校,甚为重要。

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是上海市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政策举措,其核心通过学区或集团的方式组建教育共同体,打破校际壁垒,促进校际合作,实现优质资源的辐射和共享。2015年在全市各区全面推进探索。2019年在总结前期探索经验和问题基础上推进紧密型学区和集团建设,从形式融合走向深度的内涵融合。从当前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成功案例来看,学区集团运作得好,可以发挥如下作用:一是拓展相对弱势学校的社会资源网络,提升这些学校的社会资源利用能力;二是可以为校长和中层管理团队提供经验交流与问题研讨平台,提升学校领导和管理水平;三是通过教师队伍建设和资源共享,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教师因材施教水平;四是通过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特殊需要和特色特长学生共育等,提升学校个性化教育水平等。

“十四五”期间,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对于学区集团发展提出了新需求和高要求。如何有效推动学区集团高质量发展,使之成为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影响源呢?

第一,更负责任,抵及质量核心。纵观近年来全球教育改革趋势,面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变迁,学习和教育技术的快速迭代,家长教育日益高涨的教育期望,传统的学校体系都面临极大挑战。即便如此,大部分国家及政府都认为“教育市场化”或者“非学校化”并不能真正有效解决问题。“再学校化”(Reshcooling)成为重要共识,即强化学校责任和作为育人主阵地的地位,同时促进学校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竞争走向协作,成为持续学习和改进的专业共同体。从国内来看,当前家长教育焦虑感强,学生学业负担重,校外补课多、学区房溢价高、家庭教育失当等问题,已经引起中央高度关注。要真正实现“双减”,根本之策在于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做到应教尽教,“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和“因材施教”水平,提供丰富、可选择的课程资源,提升家校社协作水平,学区集团都可以大有作为。因此,学区集团高质量发展,要有更强的使命自觉,站在让学校成为育人主阵地的角度,以终为始,深入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通过专业的诊断与策划,切实帮助成员校,特别是较为薄弱、问题较为突出的学校改善教育教学,让学生和家长有更多“获得感”。

第二,更加紧密,抵及常态运行。2019年以来,上海就提出从组织、教师、教科研、评价与培养方式等五个方面更紧密的要求。这些要求都是基于前期经验和问题不足而提出来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十四五”期间,学区集团的高质量发展,首先,体现在“更紧密”的有效落实上。学区集团和所在区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秉持问题导向,寻求瓶颈问题的突破,譬如协调“组织人事”,落实学区集团负责人的建议权和评价权;协调编制部门,落实学区集团教师编制蓄水池机制,扩大蓄水池规模;整合“区域研训”,推动区教育学院等专业力量参与学区集团建设。其次,体现在学区集团层面的系统集成上,按照“带得动、见成效、常态化”的原则,合理设计学区、集团规模,系统设计联合备课、作业管理、师资流动、联合教研、质量监控及其内外部评价激励机制,让“更紧密”在“全面、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上形成“合力”,提升能级。

第三,更具活力,抵及协同创新。学校之间高质量的沟通与协作关系,不仅可以便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共享,更可以为专业知识共享和实践创新提供支持。当学区集团拥有“活力”,校长和教师持有“教育者”的情怀和热情,不断更新教育质量观,积极地分享和合作,紧密携手,以更专业的教育创新满足上海学生和家长的需求,这将会更好服务区域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此,激发学区集团的发展活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需要加强区域对学区集团发展关键个体(相关校长、干部和优秀教师)的激励,合理设定激励性薪酬,加大学区集团在区统筹绩效考核中的比重。其次,大力提倡“教育家办学”精神,站在“教育让城市和社会更美好”的高度确立新时代“好校长”、“好教师”价值观,让“引领带动同行发展”和“践行社会责任”作为其重要标准。第三,搭建丰富多样的专业交流平台和科研资助机制,鼓励学区集团及其内部中间组织,参与流动的教师及其团队等开展实践研究,并从中获得作为“研究者”和“创新者”的“成就感”和“意义感”。

文/冯明(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