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聚焦质量:深化基于规律的幼小双向衔接|展望上海教育“十四五”规划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郭宗莉     编辑:钱文婷     2021-09-02 12:09 | |

教育.jpg

  上海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巩固幼小衔接成果,深化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双向衔接”,这是新时期学前教育深化质量内涵,促进每一名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新任务,也是上海学前教育高品质领先发展的突破点。

  以“儿童发展为本”的学前教育改革为科学衔接奠定了质量基础

  上海幼儿园坚持“儿童发展为本”理念导向,积极开展学前教育课程改革,落实国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珍视游戏和生活对儿童发展独特的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上海幼儿园实践成果在全国也产生了先试先行的广泛影响,同时上海学前教育对于去“小学化”的治理起步较早,通过幼儿园自身的课程建设、保教质量评价的研究与实践,部分区幼儿园主动和小学开展幼小衔接的对话,以及尝试与小学进行教育资源合作。总之,这些为科学幼小衔接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是上海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基本杜绝。实现了尊重幼儿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实践转型和教师“幼儿研究”专业提升。

  二是幼儿园积极开展家园共育衔接指导,与相关部门出台的“去小学化”治理政策同步一致,家长渐进接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和家庭的入学焦虑。

  三是在“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幼儿园更加关注如何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积极减缓幼小坡度和解决衔接错位问题,与小学合作的意愿更为迫切。

  深化双向衔接,推动早期教育质量延续

  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是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的一项紧迫任务,深化幼小双向衔接开启了上海“幼儿优先,主动发展”学前教育提升质量的新的征程,其意义在于:

  首先,上海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深化幼小双向衔接”与教育部今年3月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总体要求高度一致。深化幼小双向衔接是帮助儿童做好身心全面准备和适应,培养儿童终身发展的习惯和能力,促进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顺利过渡的率先行动。

  其次,近年来幼小衔接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议题,探索本土情境下的科学幼小衔接成为各国在学前教育领域的努力方向。上海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深化双向衔接”,体现了将学前教育优先置于基础教育发展的前端,对学前教育整体性重视逐步转向聚焦于学前教育质量的重点关注和对质量延续的希冀,与OECD成员国对学前教育质量关注依循的路径同步。

  同时,幼小衔接是儿童第一次面对人生机构间的转换,成效如何关系着儿童能否应对未来困境,儿童终身发展的基础能否得以巩固。国内外相关研究都证实衔接教育如果不能顺利进行,在学前阶段所获得的教育效果有可能在一年级的时候减少或者消失。“深化双向衔接”不仅保障幼小顺利过渡,更能促进教育质量延续,从而增进儿童的幸福。

  准确把握儿童学习发展特点是深化幼小双向衔接的根本

  按照发展心理学和学习理论,从出生到8岁代表一个连续发展阶段,国际上一致公认为“儿童的早期”,其中6-8岁作为儿童学习的早期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要使幼儿园教育行之有效,还需要有一个从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过渡和交接环节,这是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这个重要阶段需要幼儿园和小学共同承担双向衔接的教育责任,即指向幼小双向衔接的深层次实践。

  一是要求确立以儿童成长体验为取向的衔接教育质量观。“深化双向衔接”就是要以落实服务取代硬性的入学标准,凸显儿童是幼小衔接的主体。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将“成人的儿童视角”积极转换为“儿童的儿童视角”,倾听儿童声音,关注儿童对衔接的体验与看法。

  二是要求幼儿园全程、全面为儿童做好发展准备。幼小衔接是基础教育第一个衔接的教育,幼小衔接从广义上认识,不仅指幼儿园大班阶段与小学一年级阶段的衔接,还应该包括整个幼儿阶段与学龄前期的衔接,其本质是指儿童连续不断的身体发展、社会化、心智成长的衔接。幼小衔接不应该仅仅将生理年龄作为儿童入学的唯一依据,还应该将儿童的成熟状态,也就是入学的准备性纳入过程。幼儿园要把握好全程、全面和重点的衔接教育关系。

  三是缓解家庭的压力和焦虑,引导家长成为双向衔接的支持者。幼儿园与小学要把家长作为双向衔接的支持者和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要从家庭入手,解决家长的教育之困,帮助家长服务儿童学习与发展。首先是提供信息和指导。从孩子入园的第一年开始,幼儿园就要分阶段持续递进地讲解儿童发展规律与学习方式,展示学前教育的价值,以及从维护和保护儿童利益的角度宣传国家学前教育的政策与幼儿园改革的成效。其次,建立信任的关系。为每一位儿童建立呈现幼儿发展进程的儿童档案,并且有定期就孩子发展作分析交流的机制,让家长有目的地关心孩子体验、支持孩子成长。另外,创设主导机会。引导因家庭困难、无暇顾及儿童发展的家长以及因焦虑和担心或者趋利等因素而对儿童带来不利影响的家长介入幼小衔接质量评估的过程,参与入学准备家园共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赋予家长积极“为儿童做准备”的机会和主导活动的权责。

  建立幼小协同治理机制需要突破壁垒

  基于规律的双向衔接的目的是为了使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的衔接实践更加科学有效。“深化双向衔接”指向深层次的实践,就是要解决幼儿园与小学长期分离而导致机构间异质化和交流合作的壁垒,从而提升协同治理能力。

  打破观念壁垒,就是要以儿童发展为本,幼儿园和小学教师改变对“幼升小”传统的认知,转变幼小衔接只是幼儿园单向对接小学和衔接教育是单一方面责任的观念,转而更加关注小学适应教育与幼儿园准备教育融合,以及幼儿园和小学教育情境的融合。

  打破机制壁垒,就是要以儿童发展为本,开展双向联动的教研,这是一条主要通道,在儿童研究与支持的专业理解上为两个学段的教师提供平台、机制和资源。

  打破信息壁垒,“深化双向衔接”需要加强循证研究,共同采集和分享儿童发展数据,深入挖掘分析数据信息,形成证据,基于证据推进幼小双向衔接持续常态和走向深度。

  文/郭宗莉(上海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黄浦区思南路幼儿园原园长)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