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教育 > 正文

教育本质、教师需求是什么?教育评价为何?于漪在研修班上回答了这3个深刻的教育根本问题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易蓉     作者:易蓉     编辑:徐驰     2021-09-07 10:49 | |

于漪在研修班的线上首讲.jpg

图说:于漪在研修班的线上首讲 来源/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 摄(下同)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是什么性质的教育?”“评价教育质量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教师最重要的内在需求是什么?”今天,“人民教育家于漪教育教学思想”高级研修班开班,在培训第一讲,于漪对首批全市56名教师学员提出了这三个问题。

  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究中心自2020年9月5日揭牌以来,深入研究阐释于漪教育教学思想,发挥示范辐射引领作用,助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为进一步弘扬人民教育家于漪精神,培养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基础教育优秀教师,研究班应运而生。首批学员来自全市各区基础教育高中、初中、小学学段45周岁及以下的优秀中青年语文教师代表和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究基地校的教师代表,他们将在两个月的研修中,以“德智融合”为研修重点,通过专题学习、互动研讨等形式,学习和领会于漪教育教学思想。

“人民教育家于漪教育教学思想”高级研修班开班.jpg

图说:“人民教育家于漪教育教学思想”高级研修班开班

  于漪认为当前面临着“双新”“双减”的任务,面对新课题、新挑战,全体教师更要感到重任在肩,更要攻坚克难,因为教师队伍太需要引路人,太需要排头兵了。她认为,举办研修班的目的,就是培养特别优秀的教师,特别是意气风发的中青年教师,正处于精力旺盛、思维活跃的时期,要狠下苦功、努力修为,成为队伍的带头人。培训首讲上,于漪对青年教师提出3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于漪观点节选整理

  关于教育的本质

  我们从事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这个教育从纵向讲,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而中华文明有一部分就是教育文化的传承。因此我们的教育里头是有很多财富的,今天的社会主义特色教育,是在原来的中国教育基础上创造性的发展、创新性的转换。

  非常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教育自信。我们基础教育教师从事的是“人的打基础的工作”,但是我们受到种种的非议,总是把自己放在非常落后的境地。

  我们的基础教育在世界上是中上水平,我们没有必要去降低自己的价值。我们很多做法古人没有,世界各国也没有,比如说我们的这样一个大体量的教育,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普及义务教育,这是我们中国的特色。

  我们的教育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这是我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

  我在80年代就提出,我们的课不能只是讲实用功能,我们的课应该是多维的立体的,除了实用工具功能以外,还有思维的功能、德育的功能、审美的功能、文化的功能,是多维立体的。

  融合的思想是怎么形成的?我是这样考虑的:第一,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三个字——培养人。中国的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有中国心的时代新人。“人”是我们教育的核心理念,但是我们在应试教育的时候是无穷无尽的,练习操练是“见分不见人”,“分”是不能代表人的,我们违背了教育的本质。教育所有的教学都有教育性。我们的课堂必须是多维立体的、多功能的,是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我要把中国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到教学之中。

  第二是从学科的特点来认识的。学科特点本身的性质是要培养人的核心素养,本身是德智融合的。有人说语文,不能讲思想,一讲就不是语文了,就不是语言文字了。我不同意这个看法,因为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人,你语言文字本身就是表情达意,“表”和“答”是语言文字的形式和意识,它的内涵是混为一体的,怎么能够把它剥离开来?

  有的时候教师更注重学科教学技能技巧,而忽略了价值内涵。我们每节课的质量都影响着学生生命的质量,因此课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应该是在传授知识能力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些人误解了,误解德育就是跟学生讲些大道理。其实道理就在学科本身,关键他有没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是不是以人为核心,以国家战略为核心。有了这个两条,眼睛就明亮了,就能够发现教材里头是有那么多财富。

  关于教育质量的标准

  我们的评价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我想这个是我们做工作的做老师做工作的根本性要思考的问题。教育质量的标准就是培养人的质量,究竟是什么?

  我们评价标准经常是支离破碎的。任何一张考卷考不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顶多对某一部分的知识能力进行一些评价,而人的素质是综合素质。

  做老师的最为重要的是要尊重孩子的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全面发展是他的权利,教他全面发展是教师的义务。缺这少那,将来就对他一辈子都有影响。我们一再强调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对孩子生命的敬畏。

  还有个问题是“抓小放大”。我们往往有时候在关注某些具体的事情、具体的细节,而把根本性的东西忘掉了。家庭教育是做人的第一课,老师把孩子学习的动机、学习动力、学习习惯,是不是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对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内在需求是精神成长。人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教育不是一个结果,教育是生命展开的过程,永远面向未来,没有止境。因此,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成长,教师成长的越好,学生的收益越大。在精神成长方面,三个字很重要:一是思,一个不会思考的教师永远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二是学,要做到诲人不倦,首先要学而不厌,要下苦功学,扎扎实实读点“磨脑子”的书,用思想攀登,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三是做,实践出真知,要把课堂的泡沫挤掉,让孩子实实在在学到真本领,就必须实践,让实践来检验。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