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邻声 > 正文

颛桥小学:办学110年,传承文脉

来源:新民晚报     编辑:蔡骏,郭文才     2018-11-29 09:09 | |

今年是闵行区颛桥镇颛桥小学建校110周年纪念。颛桥小学自清末首开教门,历经风雨,沿革至今。百年沉浮,虽校名学制、办学规模迭有更替,校址几度变迁,但一代代“颛小”人坚持立德树人,化育一方学子。今天,让我们一睹“颛小”百年风采。

清朝末年,废除了科举制度,出现了中国近代史上难得的兴办新学热潮。

当时颛桥镇上的有识之士何其章等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赁颛桥南街民房,创办颛区小学堂,一个班级,一名教师,三十余名学生。

次年(宣统元年,1909 年)迁入华阳庙(又称南庙)后殿,这便是颛桥中心小学的前身,颛桥镇兴办于近代而脉络清晰地沿革至今的唯一的学校。

图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颛桥小学

新中国成立前的41年间,由于教育制度的演进,行政区域的扩并, 校名学制,办学规模,迭有更替。

在此段历史时期,先后有何其章、石友生、陈显洽、张翼、丁伯正、周文尧、陈文杰、何寅、庄敬、李思逸等十名先生担任学校校长。这10 名校长,将永远载入史册,其中要数张翼先生最有名望。

张翼(1899—1975)字凤三,人称“江苏怪人”,颛桥镇人。自1926 年起任颛桥小学校校长。他受武训办学思想的影响,为了扩大办学规模,曾发动镇上的社会名流,号召各界人士集资办学,用集资所得,新建校舍六上六下楼房一幢。

张翼深受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影响,主张学校厉行“八强教育”,他在1948 年为纪念颛桥中心国民学校四十周年而作并在《明心报》上发表的文章中说:

“ 当我在母校生长时,厉行我所主张的‘八强教育’。我所盼望的,要脑力强,视力强,听觉强,呼吸也要强,说话要强,吃饭要强,手和脚都要强。非但要育成强有力的躯干,而且要发扬健全的精神,使各个体,结为一团,同时促进其道德生活,训练成良好国民。”

1947 年

颛桥小学是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在颛桥地区的重要基地,党组织先后派中共党员曹友梅、胡训谟同志以颛桥小学教员的名义在颛桥地区开展革命活动,他们和颛桥小学的两名党员一起,为了宣传进步思想,创办“众安阅览室”,陈列《文萃》《民主》《周报》等进步刊物,组织“颛桥青年文艺社”“黎明社”等社团组织,宣传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团结了一批进步青年。

图说:《民主》周刊办公旧址(上海九江路210号2楼)

图说:《民主》创刊号上刊登的由郑振铎撰写的发刊词

1949 年

上海解放前夕,地下党员设法收听解放区电台广播,在群众中宣传战场胜利形势,以消除因受国民党欺骗宣传产生的疑虑,并做好迎接上海解放的准备。

1950 年

改名为颛桥中心小学,成立颛桥辅导区。同时成立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后称共产主义青年团)颛桥辅导区支部。此外,还创办私立欣欣初级小学和板桥初级小学。

1968 年

贫下中农宣传队(简称“贫宣队”)参加学校管理,颛桥中心小学改名为集体小学,西街分校改名为新生小学。由公社革命委员会下设的教卫组管理。教卫组由公社干部代表、贫下中农代表和颛桥中学领导、颛桥中心小学领导、颛桥卫生院领导组成。

1977 年

颛桥中心小学恢复原名,并撤销新生小学,并入颛桥中心小学。

图说:20世纪60年代颛桥中心小学师生合影

1978 年以后

颛桥中心小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大致走过了“夯基础、谋发展、创特色”的三步发展历程。为了改善办学条件,从1980 到1995 年先后建造了有27 个教室的教学楼两幢,建设了行政、电教、总务综合办公楼,翻建了食堂,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同时对村校也进行了调整、扩建、改建、新建,基础设施大为改观。

图说:90年代颛桥中心小学校门

2003 年

学校实施了历时一年半的扩建,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占地面积32 亩,建筑面积约13000m²,可以容纳35 个教学班的办学规模的教室和配套教室,拥有了手球馆、200米塑胶跑道、足球场、手球场等现代化的体育设施,全面开通了校园互联网,建造了“思源墙”等几处人文景观。学校的硬件设施已趋于区内一流。

 

图说:思源墙

2008 年

百年校庆之后,学校继续秉承百年传统,深入贯彻“学而有长、和美发展”的办学宗旨,以打造具有人文特色环境、多元特色课程、个性特色师资的“三特”教育品牌为发展愿景;

以“传承优秀民间艺术,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为艺术教育的策略,将安塞腰鼓非遗文化教育与课程建设和校园文化发展相融合,形成了以腰鼓艺术见长,以传承民间民俗文化为主导的艺术教育特色;以“体验自然、绿色生活,基于学校,面向人生”为科技教育的核心理念,着意为每个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多样化的体验与探究方式,培育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探究创新能力;以民间传统体育为基础,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在特色创优上积极探索,形成了传统项目与特色运动相结合的体育教育特色。

在此期间,学校又荣获了首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示范学校”,以及“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十佳校园绿景”“上海市节水型学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作为颛桥镇文脉传承的代表,颛桥中心小学“启颛蒙正,温润而泽” 的文化品格渗透的是颛小的气质。而这种气质折射的是“稳健、均衡、优质、特色”的发展品质。

来源:《鹤鸣颛溪》

本图文由颛桥镇授权刊登

投稿邮箱:linshenghao@xmwb.com.cn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