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邻声 > 正文

说唱还能满满古韵味儿?金泽"宣卷"成盛开在民间的一朵艺术之花

来源:新民晚报     编辑:李茜 郭文才     2018-12-11 09:12 | |

在诸多的戏曲中,说起上海市郊青浦区金泽镇的“宣卷”,或许未必人人都知晓。宣卷起源于唐宋时期的佛教活动,相传源于唐朝的“俗讲“和宋代的“谈经”。 据记载: 宣卷宣讲的就是“宝卷”,宝卷是由唐代寺院中的俗讲演变而来的一种中国传统说唱文学形式,一门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民俗戏曲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以“宝卷”为经史,其演唱文本就是宣讲宝卷,之后逐渐发展为一种说唱形式,以苏浙沪一带民间最为盛行。到清代形成的一种曲艺形式,后来逐渐演讲民间传说故事为主。

来源/金泽镇供图(下同)

在五唐时代,像宣卷、说书、评弹,民间则以说话(讲故事)为业的艺人,称之为“说话人”。据说当时的民间艺人,为了照顾迟到的听众,不得不先以闲话敷衍,刻意盘旋,妙趣横生。免得晚进场的观众听起来摸不着头脑,影响书场秩序。因此演出正文之前先由“入话”开场,入话又称“笑耍头回”或“得胜头回”与俗讲的“押座文”相仿。听话对象,一般是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城乡民众,故说者特别注重语言的通俗易懂。“话须通俗方传远”正是古人总结出来的一条艺术经验。

说起宣卷这门古老艺术形式,在青浦水乡淀山湖畔,具有渊源的历史,且在民间流传相当盛行。然而在早时候,民众对“宣卷”这门古老传统戏曲,还是比较陌生的,之后,渐渐被有关戏曲专家所重视。从此,古色古香的“宣卷”,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从民间深处农家客堂里,千呼万唤走了出来。通过走出去参加汇演的形式,才逐渐从农村,登上了城市的大舞台,一曲充满乡愁味道的古韵,受到了广大民众的热烈欢迎。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商榻当地的民间,就有民间宣卷艺人,逢年过节串村走户,或在村头巷尾搭起草台,为村民群众演出,深受广大村民的喜爱。如商榻民间宣卷老艺人孙建达、姜友明,所表演的传统宣卷《孟姜女》、《车棚产珠》闻名四镇八乡,通过汇演和交流,得到江浙沪戏曲专家的好评和赞赏。

八十年代起,商榻乡文化站,率先成立了一支宣卷文艺演出队,之后,新一代宣卷艺人,孙建达得意门生孙留云,从此脱颖而出,先后创作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反映现实生活中农民勤劳致富的宣卷曲目,孙留云主演的宣卷《阿塔卖茶》、《懒阿新遇仙》、《阿婆茶》、《螳螂娶亲》等;在表演形式,说唱功夫上,有独到之处,一曲悠扬的宣卷,走南闯北之余,名气大振,使台下观众一饱眼福。1984年年间,宣卷一路从乡村来到了热闹繁华的“上海大舞台”,观众门庭若市,受到了都市观众的追捧,戏曲专家的喜爱和好评。过后在参加上海及外省市曲艺汇演中,曾几度获奖,并得到进一步弘扬。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卷”, 如今进一步得到了弘扬和传承,为此,“宣卷”在青浦区金泽镇地区保护下,经宣卷老艺人的传授,宣卷这门经典艺术,在当地中小学校中,得以发扬光大,成了新老观众喜闻乐见的“珍贵客人”。随着宣卷走进邻里社区,演出的途径更加广泛,宣卷走向的舞台更加广阔,通过走南闯北表演交流,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

早时候的宣卷,只有木鱼宣卷。传统宣卷,以一人主宣为主,二人帮衬附唱,再有丝竹乐器伴奏,艺人在为观众表演时,有说、唱、做、念;南腔北调有之,韵味浓郁,别具一格。随着社会的发展,宣卷艺人开始注重起自身形象及舞台效果,脱下土布衫,穿上新长衫,手拿折扇,衣袋里藏着丝绢。戏台上放上“起拍”,艺人开头唱的第一句:“起拍一响,宣卷开场!”在说、唱、做、念等方面更贴近生活,再是有原先的木鱼宣卷,配有琵琶、杨琴、竹笛、三弦之类的民族乐器,唱来更是悠扬动听。

纯朴古老的宣卷,别具韵味。有句名言这样说:“越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正因为如此,多年前,像日本等国外不少学者专家,千里迢迢来到中国,饶有兴趣欣赏水乡淀山湖畔民间宣卷,感受着这一门戏曲艺术独特的魅力。情有独钟之余,国内外专家学者,称古老的宣卷是盛开在中国民间的一朵艺术之花!

作者:单金龙

本文由“金泽镇微信公众号授权刊登

投稿邮箱:linshenghao@xmwb.com.cn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